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使用静脉溶栓疗法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

2019-03-07 02:05胡莹花张黎李青松
智慧健康 2019年6期
关键词:溶栓心肌梗死静脉

胡莹花,张黎,李青松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人民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3200)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于临床中十分常见的心肌坏死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发生急性缺氧缺血引起,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1-2]。静脉溶栓疗法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但其治疗风险较大,因此,重视AMI患者护理干预质量对疗效提升非常重要,能降低并发症,促进良好的预后效[3-4]。本文主要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静脉溶栓疗法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0例患者作对象,随机分两组,研究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42-75岁,平均(54.53±10.31)岁;起病至入院时间为1-6h,平均(3.12±0.54)h。对照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45-80岁,平均(54.98±10.37)岁;起病至入院时间为1-8 h,平均(3.36±0.52)h。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常规相关检查、病房整洁、监测病情、日常护理等。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予以预见护理,主要为:①成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主要包括主治医师1名、资深护理人员2名,根据患者使用静脉溶栓疗法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干预。②健康宣教,结合患者身心状况行心理护理,并予以定期宣教。③加强病房巡逻,实时观察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生命特征变化,有效结合临床经验评估患者病情,从而有效防止病情延误。④将心脏起搏器、除颤仪等仪器置于病床旁边,防止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备好利多卡因和升血压等药物,防止患者血压降低或出现心律失常。⑤指导患者进行吸气、深呼吸等方面的训练,使其尽量保持心理放松,从而增强对静脉溶栓的耐受力。⑥指导患者饮食以高纤维的食物为主,如水果、蔬菜等,并保证饮水的充足,以此促进排便通畅,防止排便用力而增加心脏负荷。

1.3 指标观察与评估

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并发症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3项。临床疗效评定标准[5]: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心功能改善2级或2级以上为显效;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但低于心功能Ⅰ级为有效;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均未改善或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20.0软件包分析,计数相关资料表示以例和百分率[n(%)],以χ2检验,当P<0.05两组差异具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比研究组多,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n(%)]

2.2 两组患者疗效情况

研究组患者:3例无效,15例有效,25例显效,临床总有效93.02%;对照组患者:14例无效,13例有效,10例显效,临床总有效62.16%;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比对照组高,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随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患者死亡。静脉溶栓疗法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要疗法[6],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患者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心力衰竭、心源休克等不良事件,不利患者疗效保障,甚至会发生猝死[7-8]。临床护理质量会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因此,本研究主要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采取预见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本研究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临床疗效93.02%比对照组高,差异具统计意义;且研究组心源性休克24例(55.81%),心律失常25例(58.14%),心力衰竭2例(4.65%)等比对照组少,结果与张静等研究结果相符合,表明预见护理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原因考虑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因病情危急,疾病认知缺乏等,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大幅度降低治疗效果。预见性护理注重结合患者的病情和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有效护理,有利于实现良好的预后。具体为:研究组护理人员通过健康手册、视频等方式进行疾病知识健康宣教,并指导患者溶栓步骤、配合等,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同时,准备好溶栓治疗相关的药物、器械,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利于工作更好实施。医护人员需要主动和患者交流、指导,了解并满足其项需求,讲述成功案例,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增强其治疗自信心,使患者保持治疗最佳状态。同时,监测患者各生理指标和特征,并做好应急措施,同时对患者进行饮食、排便指导及呼吸训练等,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受样本、时间等影响,未对两组心理状态和满意度等影响分析,有待临床再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预见护理属于临床有效护理方案,能促使护理工作更加专业、科学化,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予以预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并提升患者临床效果,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溶栓心肌梗死静脉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