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2019-03-07 02:05冯秋朗
智慧健康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性化例数手术室

冯秋朗

(德阳市人民医院 手术室,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手术是很多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1]。手术室护理是确保手术正常开展,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手段,传统护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患者对护理的需求[2]。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意义重大。本文旨在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方面所具有的应用价值,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接受手术的患者中抽选161例,利用数字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中81例患者编入实验组,其余80例患者编入对照组。实验组男53例,女28例;患者年龄25-72岁,平均(45.28±7.19)岁。对照组男51例,女29例;患者年龄26-71岁,平均(45.31±7.22)岁。经检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人数等基本数据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②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名;③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④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治疗要求和标准。

排除标准:①未成年患者;②意识模糊的患者;③研究期间不配合医护人员者。

1.2 方法

对照组的护理干预方式以常规护理为主,内容如下:第一,基础护理[1-2]。手术开始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如患者的病情、需要接受手术类型、手术过程中是否需要身体附属器械等,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手术前相关准备,包括调节手术室的温湿度,检查相关器械等[3-5]。如果患者肠胃功能和进食功能受到损害,还需要做好营养支持,从而增强患者免疫力。第二,心理护理。手术前,大多数患者出于对手术的担忧,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这些负面心理对手术成功率有着一定的影响。第三,手术配合。在接受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充分配合主刀医生,做好体位护理、情绪护理等,并且准备好手术所需的相关器械,提高手术成功率。

实验组在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方式,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术前,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手术通知书的相关内容,做好术前访视,并且通过术前访视,对患者的相关信息及生命体征进行充分了解。同时,在病房巡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主要自己的语气和态度,与患者沟通交流时,应该语气温柔,态度和蔼。如果发现患者情绪不对,应该立刻帮助患者做好心理辅导,充分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和手术的恐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患者护理依从度,提高手术成功率。第二,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三查七对”工作,并且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选择适宜的体位。同时,为了保护患者的隐私,还需要帮助患者遮盖隐私部位[6-7]。实施手术时,护理人员应该全程陪同,同时,通过安慰、按摩手、面部等行为,充分缓解患者的紧张心情,提高患者就医依从性,提高手术成功率。第三,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做好清洁,将手术过程中,残留在患者身体上的消毒剂与血迹清除干净,并且严密地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手术中焦虑程度、手术满意度等,并将其作为观察指标。

1.4 评价标准

护理效果可以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总有效率计算公式为: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手术中焦虑程度包括:严重焦虑、明显焦虑、焦虑及无焦虑等多种标准,总焦虑率计算公式为总焦虑率=(严重焦虑+明显焦虑+焦虑)/总例数×100%。手术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以计量分析与计数分析为主,计量分析处理公开与计数分析处理工具均为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手术中焦虑程度比较

实验组总焦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中焦虑程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根本”的新型护理模式,在人性化护理模式当中,护理人员不但要做好基础护理和手术配合,更应该为患者考虑。手术前,为患者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和相关检查,确保患者符合手术要求。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除了配合医生的手术之外,还需要顾及患者的情绪,做好安抚措施[8-9]。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清洁和转接,在将患者送入病房休息时,需要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尤其是相关注意事项的交接,以及患者需要接受的一些特殊护理交代,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也能得到优秀的护理服务。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临床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普遍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人性化例数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