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合

2019-03-07 11:21王国和
考试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课件信息技术

摘 要:针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合进行分析,阐述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意义,并且介绍了当前计算机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现状。本文结合这些内容,总结了如何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堂进行科学融合,如教师接受培训,创新教学观念,巧妙应用多媒体技术,深入研究学习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定幫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多媒体技术;课件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逐渐被应用在各个行业中,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无处不在。小学数学课堂和信息技术之间相互融合,不少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教师思考如何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 小学数学教学融合信息技术的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较强的理论性,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存在一定难度。学生理解数字和逻辑问题的时候比较困难,因此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计算机技术的融入,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和动画形式进行展示,也可以参入一些故事情节,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授学生更为丰富的学习内容,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信息技术无处不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符合新课改对数学教学的要求。

二、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各个学校均开始鼓励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各种类型的公开课和优秀课程比赛中,已经将是否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一个评比标准。现代化教育技术逐渐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并且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部分学校在应用计算机技术时,有喧宾夺主的嫌疑,反而对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多数教师对计算机技术了解的过于浅显,在设计课件时缺乏新意,部分教师仅将书本上的内容重新复制在课件上,导致信息技术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此外,存在部分学校,在应用信息技术时,不考虑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应用多媒体教学,每节课均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放弃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计算机技术的不合理应用,不但不会提升教学效果,反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广大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对信息技术合理应用。

三、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合

(一) 教师接受培训,创新教学观念

多数教师对计算机技术了解得比较粗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显得不是十分得心应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水平。因此,教师应当定期接受计算机专业知识培训,尤其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的课件制作和微课制作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需要对教师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当前,我国已经处于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了解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极大提升教学效率,将教师平时板书的时间节省下来,为学生讲解更多的知识点。此外,制作数学教学课件,可以反复应用,如有更新内容,仅需要在原有内容上进行适当调整,不但能够减少教师工作量,并且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可以从网络上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拓宽学习思路,一举多得。

(二) 巧妙应用多媒体技术,深入研究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抽象,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对直观看到的内容印象更加深刻。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巧妙应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转化,通过图片的形式或者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印象,从而牢固掌握。然后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共同探讨,最终对相应知识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圆的画法》过程中,教师先为学生准备课件,然后借助多媒体,对这一课件进行展示。课件内容为,先画出一个点,然后使用一条线围绕这一个点进行顺时针旋转,线的两端重合后,就形成了一个圆。这一动画的播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让同学们对圆形形成的过程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此后,教师还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对绘制这一圆形的步骤进行分解阐述,通过分步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圆形形成过程。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化,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且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 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因为知识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导致小学生对这一学科缺乏学习兴趣,部分学习因为理解问题的能力较低,导致出现对这一学科的抵触心理。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否则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带来不利影响。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加减法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则简短的动画,动画的内容是一只小兔子到超市买胡萝卜,故事介绍了小兔子手里拿着,妈妈给的10元钱,超市收银阿姨告诉小兔子,胡萝卜2块钱,然后找给了小兔子7块钱。观看到这一环节后,教师向学生们提问,超市阿姨找给小兔子7块钱对不对。同学们开始思考,然后在心中计算,最终得出答案。

通过多媒体课件中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动画的形式将学生带入到情境,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但是也不乏应用不合理现象。因此,教师应当接受计算机方面知识的培训,了解如何合理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从而促使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曹美兰,于文,韩翠萍.面向教学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翻转课堂建构与实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6):78-80.

[2]梁颖.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5):153.

[3]李鹏飞.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农业,2018(5):103-104.

作者简介:王国和,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西王学校。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课件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