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19-03-07 11:21崔永峰
考试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改核心素养

摘 要:新课改大环境下,高中物理课堂要求改革为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一个辅助引导的作用,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对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目标适用于素质化教育下对新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即培养具有较高核心素养的综合性高端人才。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新课改;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较为灵活且复杂多变,需要学生具有敏捷的物理基础思维,较强的物理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得到相应的物理实际问题解决的训练,才能将高中物理知识真正掌握。在新课改环境下,结合素质化人才教育目标与需求,根据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本文總结出一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一些具有时效性的时间策略。

一、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教师注重对于学生进行物理基础知识和固定解题技巧的灌输,忽略了对学生物理基础思维以及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传统教学模式方式单一,教学过程枯燥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物理的兴趣,只是在应付应试教育下的物理考试和学习。但是这必将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低下,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过于依赖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监督,同时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动力,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模式固化,学习方式死板,做题循规蹈矩,不会灵活变通等。这些结果的导致归结于教师不会引导式教学,只注重给学生“吃鱼”,而不是教学学生如何“打鱼”。

二、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探究

新课改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改革应该遵守“学生为主,教师起到辅助引导作用”的基本思想原则,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思维习惯,同时侧重点从学习物理固定基础知识转向培养物理基础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根据物理课程的特点——运用灵活,解题复杂,教师也应该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原理,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一) 加强教学情景模拟

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模式单一且枯燥,缺乏实践探究,磨灭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理解物理基础知识,物理现象产生的原理和物理规律。在新课堂模式改革下,教师应该注重物理情景模拟,将产生物理现象的实验或者操作带入课堂中,使学生直观看到物理现象产生的过程,便于学生理解物理原理和物理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出好的物理基础思维。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物理现象中,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带入生活中,教师可以用乘坐汽车移动、走路,和小时候喜欢坐的滑梯进行原理分析与比对,让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回归生活,可以发现乘坐汽车,走路过程中自己和发力点并没有发生位移,但是却产生了一个力,具有这样特征的力我们都可以叫作静摩擦力。而像做滑梯这样产生了位移产生的力叫作滑动摩擦力,学生可以根据实际生活的现象观察来理解物理概念与产生的原理,方便理解,记忆,区分,和灵活的运用。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物理概念和现象有了一个更好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增加了物理课堂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 合理利用物理思维导图

在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思想中,主张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自主探索和发现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进行合适的反思与总结。那么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堂上教师的查漏补缺就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的预习工作中的有利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预习任务,梳理清楚知识点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对于所语系的知识有一个框架性,系统性的了解与认知。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针对学生预习时做出的思维导图出现的知识点遗漏、知识疑问,或者重点突出部分进行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完善思维导图的制作,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个知识体系的脉络和联系。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中,教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自主预习这一章节的内容并且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归纳和梳理,如图1所示是一个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时的片段截取图:

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预习物理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知识理解呈网络化,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内部的联系和区别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方便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的进行,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课后的整理与复习效率。

(三) 运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化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许多物理教学原理和物理现象通过视频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和直观得感受到物理现象的产生过程和背后的原理以及物理规律,方便学生认知和理解的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加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例如,在《向心加速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在网络上搜索卫星绕地球转动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提示学生注意卫星的运行轨迹,并让学生思考,卫星的运动可类比于什么运动。这样直观地让学生进行视频观看,有助于学生对圆周运动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了解向心加速度的原理。

三、 结语

新课改环境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模式的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物理基础思维以及学生的交流沟通,团队协作能力等,符合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的标准。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一些创新性想法需要我们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袁家凤.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学周刊[J],2018(6).

[2]向国孝.新课标下如何实施高中物理高效教学.学周刊[J],2018(6).

作者简介:崔永峰,山西省临汾市,山西省翼城中学校。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新课改核心素养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