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高中化学知识 促进化学知识结构化

2019-03-07 11:21肖文燕
考试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高中化学

摘 要:在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中,因为化学知识逻辑缜密,结构严谨,对学生来说学习起来相对会比较吃力。通过让学生内化知识结构,从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化学学习。因此,本文在立足高中化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内化高中化学知识,促进化学知识结构化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教学;知识结构化

一、 前言

所谓的知识结构化,就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认知学习是指通过构建和组织相互的知识体系互相融合,帮助学生更快进行学习。这种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之一就是布鲁纳。布鲁纳认为,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认知陌生事物的过程,他更强调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希望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的过程。本文将结合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促进化学知识结构化,展开讨论。

二、 建立化学知识提纲

传统教育,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将教师传递过来的知识进行被动的消化。教师为了能够保证并且检测学生是否将知识记录进脑海,往往会采取题海战略,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记住这些学习知识,但也会让学生越来越反感原本就枯燥的学习课堂,长此以往学生将很难再提起学习的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采取相关的措施对课堂教学进行改变,其中采用的比较好的一种方式,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知识提纲。这就要求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对课本的知识点有一个整体的、牢固的把握,并且能够准确指出本课程所需要考核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在考试复习的时候准确无误找到考点,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在为学生构建知识提纲的时候,不能全盘代替,让学生也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结构的内化。

以苏教版高中化学为例,教师在教授《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这节课时,首先明确教学目标:第一,让学生能够认知物质的科学分类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尤其是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类;第二,能尝试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第三掌握化学基本反应的性质,能够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基本反应类型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第四,了解化学家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和内容,从而体会化学的学科价值。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建立知识提纲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找到相对应的理论知识,看看学生自己能够找到多少。对于高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自行总结,然后教师再对学生总结的知识提纲进行多退少补。

三、 采用问题教学法,形成知识逻辑

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較高,导致学生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从教师角度来说,课堂教学活动受到教学课时的限制,所以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便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现象,可以在课堂上设置问题。问题的设置必须是由浅入深,一步一步,让学生对于化学课堂所教授的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记忆。问题的设置不仅能够活跃课堂,还能够通过层层问题的构建去培养学生的逻辑结构。

以苏教版高中化学为例,教师在教授《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时,首先明确教学目标:第一是让学生能够简单了解太阳能、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从而了解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广阔前景和尚未攻克的一些技术难题;第二通过联系生产、生活中实际,让学生了解到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是怎么被利用的,同时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开发和利用高能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先从提问学生“你日常能见到的属于是利用了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有哪些?”入手,然后再问“你知道这三种能源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紧接着让学生阅读之后,问“其中太阳能它是怎样被运用于生产生活中的?”。通过问题的层层设定,帮助学生对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三者之间在化学的定义,有一个完成的逻辑结构认识。

四、 注重知识的简洁明了

高中化学教师想要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去促进学生实现化学知识的内化,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个人形象。人都是视觉动物,因此教师在板书时要做到干净简洁,让学生可以一目了然。

以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时,首先明确这一节的教学目标是:第一让学生能够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二让学生能够理解外加物质、温度、电解质浓度对于电离平衡产生的影响;第三让学生应用可逆反应的相关知识,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状态;第四通过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事物变化中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从而学习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法,进而初步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转化的辩证观点。其中这节课主要是要让学生写出HCl和CH3COOH的电离方程式,这样一个化学方式必然要涉及实验。所以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单独观看视频,看看这个化学方式中提到内容与这节中反复提到的电离平衡,怎样才能知道电离平衡的存在。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请一些学生起来回答,然后教师再来给学生展示电离平衡存在的实验,即利用0.1摩尔每升CH3COOH、

CH3COONa固体、冰醋酸、蒸馏水以及PH传感器,进行化学实验,从而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而加水稀释,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越稀越电离的结论。

五、 结语

总之,对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来说,高中化学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将知识具体化、结构化,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的知识结构框架,培养学生的知识逻辑,使整个化学知识能够简洁明了。只有这样学生的化学知识才能牢固,学生的知识内化过程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吴振峰.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化”的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2]赵爽.高一化学理论知识复习课的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3]严海荣.高中化学结构化教学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35).

[4]陈素琼.图式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肖文燕,福建省石狮市,石狮市永宁中学。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