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货币互换协议下的人民币国际化

2019-03-08 02:52王敏
西部论丛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摘 要: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从美国扩展到全球,从金融领域扩展到实体经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由此引发了学者关于货币互换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本文从货币互换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涵义出发,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梳理了人民币互换的三大阶段,提出了要充分发挥货币互换功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货币互换 人民币国际化 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由于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开放,避免了直接面对危机的冲击,但周边国家的货币恶性贬值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这使得我国加入地区性金融合作机制—《清迈协议》,并签订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元霸权结构的不合理性,各个国家开始呼吁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单极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也被提到议事日程。

改革開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2009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2008年次贷危机后,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同多个国家开展货币互换,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一、货币互换与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互换是指两笔金额、期限、计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货币不同的债务资金之间的调换。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 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认可, 行使计价、结算和储备的功能。由定义可知,它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人民币成为结算货币;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

从货币的可兑换性来看,通过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外国央行得到人民币,再将人民币注入金融机构,使得企业能够直接借到人民币用于购买我国的商品。但是,这主要作用在经常项目上,很少涉及到资本项目;从货币的结算职能来看,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使得人民币在越来越多的双边贸易中充当结算货币,尽管其在国际贸易总额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从货币的储备手段来看,在货币互换协议下,一些国家开始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但数量较少。

由此可以发现,货币互换只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实现的一个配套措施。随着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流出的人民币规模会越来越大,人民币能充分发挥其计价结算功能和储备功能,从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我国,资本账户还没有完全自由化,汇率制度未完全市场化之前,货币互换是提供短期流动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二、人民币互换的三大阶段

(1)《清迈协议》框架下的人民币互换

2000年5月4日,第九届东盟与中国、日本和韩国“10 + 3”财政部长在泰国清迈签署“清迈倡议”。此时的合作呈现出的特点是以美元作为协议货币,额度小,区域特征明显。在清迈协议指导下,2001-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与他国央行共签订9份总金额为195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理论上,《清迈协议》下的人民币互换可以扩大人民币的境外流通量,扩大对人民币的使用,但实际上东盟10+3国家基本上没有使用过货币互换资金,只是在积累外汇储备。所以说,这一阶段的货币互换和人民币国际化关系并不大。

(2)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人民币互换

2008—2010年,中央银行与他国央行签订8份总金额为8035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这一阶段互换的额度较大,而且协议货币由美元变为人民币。这一阶段的人民币互换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造成的流动性紧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是此阶段货币互换的一个间接原因。

(3)后危机时代下的人民币互换

危机过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人民币国际化也在有序推进:具体表现在:跨境人民币结算额在迅速增长,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在有序建设。与此同时,中央银行也在积极开展人民币互换业务,和前两个阶段相比,这次的额度更大,而且更加主动。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人民币互换业务开展的首要动因。

三、全面发挥货币互换功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1)提高人民币互换资金的实际使用率

目前,我国已与多个国家和的中央银行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结算,但大部分货币互换协议都是备用性的,货币互换资金使用率较低。如果货币互换只是备用性的,那就不可能成为交易的计价和结算货币。因此,必须提高人民币互换资金的使用率。

(2)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共同推进

2008年次贷危机后,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所以应继续推进人民币的跨境贸易结算和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建设,充分发挥货币互换在贸易投资中的功能。

(3)拓宽货币互换的地域范围

人民币互换有利于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因此,应提升与金砖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重要战略伙伴之间的金融合作,同时应积极推动亚洲货币金融合作,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在亚洲的使用。使人民币先实现区域化,最终实现国际化。

(4)利用“一带一路”契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带来了双边和多边贸易量的大幅度增加。在“一带一路”中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在基础设施建设环节、商品贸易环节、投融资建设环节、重大项目建立环节扩大人民币的使用,争取使人民币成为关键货币。

参考文献

[1] 尹继志. 货币互换与人民币国际化[J]. 金融与经济, 2014(6):26-31.

[2] 胡华锋. 中国货币互换协议的动因分析[J]. 国际金融研究, 2012(6):12-19.

[3] 蔡彤娟, 林润红.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人民币国际化:互动、挑战与实施方案[J]. 国际金融, 2017(7):50-55.

[4] 翁东玲. 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与人民币的国际化[J]. 经济学家, 2016, 12(12):45-51.

[5] 王昆. 货币互换与人民币国际化对比及其意义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18):96-97.

作者简介:王敏(1993—),女,汉族,籍贯:河南焦作,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市场研究

猜你喜欢
人民币国际化
深港通开启能助推股市上涨吗
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及其对策
发挥离岸人民币债券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升级推动作用
关于中国国际储备需求问题的研究
“一带一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论述
日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论“新汇改”及汇率贬值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旅游业影响的对策分析
沪港通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互动机制研究
新常态视角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及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