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物欲思想内涵

2019-03-08 02:52毛笛
西部论丛 2019年6期
关键词:道德建设庄子

摘 要: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其中关于物欲的主张,例如“物物而不物于物”、“知足知止”等观点,对于当下浮躁社会面临的物欲困境而言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深入探析庄子物欲思想的内涵,把握其中调节物欲的关键举措,有利于引导当下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破除“物质至上”的物欲困境。

关键词:庄子 物欲思想 道德建设

引 言

由于时代发展带来的价值观念变化,导致物欲困境成为了当前社会道德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正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于2007年出版的《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一书中所提出:新旧时代交替出现的各种复杂难解的社会问题,其中的最大者,是合二而一的一对问题:“一方面,温饱即将全面解决,这在生物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于是空虚、无聊必然发生。另一方面,物质的供应仍以加速度、疯狂地推进,乃至商人成了最强的社会势力,消费成了最大的社会运动,追求快乐成了与之配套的、俘获众多男女的生活哲学。”而物欲却又是人类基本欲望诉求的需要,对人类来说物质决定意识,是生存和思维的基础。生而为人就如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般都有基本的物欲诉求,人类对于物质的追求实则是一种天性,无法避免。因而正确认识物欲方可解决当下的物欲困境,引导当下的社会道德建设,而庄子的物欲思想在承认物欲合理性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物欲的主张,有利于破除当下“物质至上”的物欲困境。

一、庄子物欲思想的内涵

在《庄子》一书中“物”之一字出现得十分频繁,无论是内七篇还是外杂篇,例如内篇《齐物论》中的:“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外篇《山木》:“物物而不物于物”,以及杂篇《外物》中的“外物不可必”等等。

(一)“万物”

在庄子本人眼中的“物”即“万物”,也就是世间万物,包含此类含义的“物”多出现于《庄子》内篇当中,例如《齐物论》中的“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当中的“物”。清代林云铭将此句译为:“凡物各有是非,各有彼我”,陈鼓应则直接将其中的“物”译为“世界上的事物”。由此可见两人都将此处的“物”视为了一个范畴庞大的整体,其中蕴含了世界万物,即天地间存在的一切,甚至包含了自视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以及因人而产生的各种“成心”、“我执”等主观精神方面的产物。在庄子看来大千世界无物不有,虽然彼此之间各有特性,有的甚至相伴相对而生,但万物之间的关系是平等而自由的,正如庄子自己所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即天地万物都拥有各自存在的方式与理由,不管是轻微渺小的草茎还是高大坚实的梁柱也好,亦或是丑陋的女人與美丽的西施,从道的角度看来都是通而为一的,没有是非对错与高低贵贱。世人觉得万物不一不过是因“成心”而已。

(二)“成心”

“成心”出自《齐物论》中:“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一句,关于“成心”林云铭在《庄子因》论说道:“成心,谓人心之所至,便有成见在胸中,牢不可破,无论智愚皆然。”陈鼓应则直接将其释为“自己的成见”。可见“成心”实际上就是人们各自心中的各种成见,即一种定势的先验观念、范畴,正如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说:“范畴是这样的概念,它们先天地把法则加诸现象和作为现象全体的自然界之上。”通过先天的范畴去综合客观世界材料,都将自己的主观认知认为无可辨驳的绝对客观普遍的真理,实际人人都不过以成心为师,都不过受着主观心理定势的支配,而不是带着“纯粹”的本心来认识事物。庄子整句话实则是向世人发出了一个诘问,即如果人们都依据自己的成见来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那么谁又没有一个标准呢?也正是因为世人的“成心”所在,世间万物才会分崩离析,有了高低贵贱、有用无用之别,分离出了所谓的“外物”。

(三)“外物”

《庄子》之“物”的另一层含义是“外物”,例如杂篇《外物》的第一句便是“外物不可必”,林云铭注释此句时有文曰:“外物,外来之祸福也。”如今一般将其释为“外在的事物”也就是身外之物,主要囊括了两层含义。一是人心内在的主观精神产物,这种“物”因“成心”而产生,与个人的社会经历、思维方式、教育修养等戚戚相关,一般指对事物的看法与判断标准,例如公孙龙子的《白马论》与《坚白论》,孔子的“仁爱礼仪”等等;二是指人性命之外的客观物质,即对人来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客观事物,这种“物”又可细化为为两类,一类是维持人类生命所需要的生存资料,例如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生存物资,当然也包括了金钱。另一类则是人类在社会交往中所衍生出来的抽象物质,例如在《庄子·骈拇》中有这样的记载:“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丈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可以看到在庄子眼中如权利、地位、名誉等抽象物质都属于外物。

从“外物”囊括的主要范围看来,“外物”其实是“万物”的组成部分,“外物”是世人以自己的“成心”划分出来而不是庄子分离出来的,世人以自己的爱好与标准,来判断一切,给身边的事物划分等级贵贱,庄子不过是将此种情形按照世人的逻辑表述出来罢了。《齐物论》的点题之句便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天地与我是一同存在的,万物与我是同一的,人跟万物一样都是“道”衍生出来的,都是它的一份子。由此可以看出庄子对待天地万物都是非常客观平等的,“外物”是“万物”的一份子,庄子对其的态度亦是如此,从《庄子》中提到的“外物不可必”便可窥得一二,句中的“必”指的是定准,固定的标准,而世间的人事万千,所谓的“标准”也自然万千,整句意在告诫世人“外物”没有固定的评判标准。

(四)“真宰”

关于“真宰”的说法很多,历来学者们都认为庄子对其的描述趋近于“道”与“自然”,郭注成疏便是如此。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首先看一下庄子在《齐物论》中对于真宰的描述: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

林云铭在解释此段时曾说道:“其所以使我有无穷之变态者,皆是物也……乃听其与物相逆相顺,无忧止底,一旦形尽,而此真亦销灭无存”。其中“使我有无穷之变态者”以及“听其与物相逆相顺”,两句阐述了真宰的功用,即真宰的确是主宰者,如此看来真宰作为一个主宰者的角色,无形但确实存在,有些类似于“道”与“自然”,但它主宰的是“受形以来的我”,这里的“我”,并不是人的“本我”,而是被存在于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成见所影响以及被各种是非的标准所束缚着的复杂个体,真宰控制这种“我”以不同的心理和情态与世间万物相处,相处的方式则有相顺相逆两种。林云铭也在《庄子因》中说其与“百骸、九窍、六藏”一样“皆是物也”,阐明了真宰的属性,即真宰也是庄子眼中万物的一员,并不是超越一切的“道”。由此可见真宰并不是什么“道”与“自然”,倒是比较倾向于某些学者论证出来的“人心”,即“‘真宰就是那个让‘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 的心理与情态周而复始反复出现的发动者,那个‘吾丧我 的‘我 的实施者,也是那个‘怒者 ,因而也就是人‘心”。

二、庄子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

《庄子》文本之所以如此反复地提及“物”字,是因为“物”在庄子心中不仅饱含深意还内含严密的逻辑关系。

(一)、同根同源

由以上所述,可以得知“成心”“外物”“真宰”皆属于万物,实则都源自于“道”。

“成心”是人类受形以来接触外界所产生的认知经验,固化的标准规则,亦是身外之物;“外物”由“成心”控制“真宰”或“真宰”受“成心”影响而从万物中分离出的物;“真宰”是“本我”与“受形之我”之间的连接,本质也是万物之一。道生万物,并没有区别对待其中任何之一,其成与毁都自有规律。

既然物无区分,那么对于物质的欲望亦然,它的存在亦有其所然,在《庄子·外物》有“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的记载,从这个故事可以就看出庄子并不否认物欲的存在,并认为人类对于某些物质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并且不可或缺的,不然清高孤傲的他不可能向一个不靠谱的朋友借钱借粮,他明白物质是人生存的基础,相对于其他哲人对于物欲的回避,庄子光明正大地承认了物欲存在的合理性。

庄子这种万物同源的思想,有利于人们客观公正的认识物欲,消除当下社会对物欲的消极认识,积极直面物欲存在的合理性与客观性。物欲是人与生俱来的,即使死亡也无法逃避物欲,但物欲本身无可厚非,有时物欲甚至可以是人生存的动力,对物欲的合理追求亦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因而不用谈物色变,甚至避而不谈。

(二)、“真宰”为枢

“成心”“外物”“真宰”“万物”之中,“真宰”为庄子物欲思想的中枢连接点。“真宰”受“成心”影响对物产生偏见与欲望,从而将“外物”从“万物”中分离而出,人们对物质的多余欲望也由此而来,物欲便是由于人心受到多余的物所累,喪失掉真正的本我,以至于失去对于外物的掌控反被外物所控制,不顾原则与底线不断地追逐外物来满足自我的欲望。

但“物”本身是客观存在的,自有其存在的意义,没有彼此之分,“外物”从人的“成心”而来,“成心”便是物欲困境的“制造者”,它影响“真宰”,使人沉溺“不必要的物”,即人类生存合理范围之外的物。例如金钱的看法,原本作为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帐单位的一种工具,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到“金钱万能”等固有标准的影响,金钱变为了社会地位、自我价值高低的象征,人心受其影响便控制人作出不断追逐金钱的各种行为以求实现自我价值,堕入拜金的深渊。“成心”来源于人的社会交际,无法避免,但“真宰”源自内心,面对“成心”的影响,“真宰”可以调节本我去合理地追求物欲。庄子在《山木》篇中对物欲提出了“物物而不物于物”的观点,即面对外物、成心与真宰的纠缠,要掌握主动权,做物欲的主宰者,利用物欲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防止陷入物欲的困境反被外物所主宰。对于如何在与物欲的纠缠中掌控主动权,主要有两种方法:

1、看透物的本质

在《缮性》篇中有云:“物之傥来,寄也。寄之,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在此段论述中庄子向世人阐明如“轩冕”即官位爵禄等外物在人的生命中只是暂时寄存的东西,而这种暂时寄存的东西它的到来或失去都是不可制止的,无法强力挽留,这便是物的本质。所以不必为荣华富贵而存心任性,也不应当因为穷困而趋从世俗,丧失本性。当外物在人们身边来去的过程中,看透外物的本质方能认识到“其乐彼与此同”的含义,即身处荣华富贵与贫困潦倒的时感受到的快乐都是一样,也就是在与外物的相处中,无论它们带来的影响是好还是坏,都能恪守真宰不受外物影响,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而始终保持住本我,也就是人的初衷不受其污染。

2、谨慎知足

从《庄子》文本以及其它众多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庄子本人一生都是非常穷困潦倒的,但他并非没有机会去获取财富和地位等令人钦羡的外物。在《秋水》篇中记载了“庄子辞聘”的故事,此段事迹在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亦有记载,但庄子最后拒绝了这次机会,为何庄子会拒绝楚王的重金聘请呢?其实从庄子给楚国两位大夫的两个选择即“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可以看出。其中“死为留骨而贵”的选择显示了庄子对于物欲的谨慎态度,对于楚王抛出的“橄榄枝”,庄子没有只看到有利的一面,例如权利地位带来的巨大利益诱惑,也看到了其背后隐藏的风险,在权利的挣扎中,一着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可见庄子对于物欲的态度可谓是谨慎至极;而“生而曳尾涂中”的选择则显示了庄子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正如他在《逍遥游》里所说的“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人们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资料不管是现实具体的事物还是抽象的名利,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而过度追求多余的外物便会陷入庄子所说的“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的悲哀境地,而知足的人则不会因为受到多余物欲的诱惑而将自身的性命前途置于险地。

参考文献

[1] 林云铭.庄子因[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王景琳,徐匋. 《庄子·齐物论》中的“真宰”与“真君”[J]. 文史知识, 2015(1):68-76.

[4] 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M].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3月.

作者简介:毛笛,1988年生,女,重庆秀山人, 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理论,庄子思想研究。

猜你喜欢
道德建设庄子
《庄子说》(二十三)
儒家礼文化对彝族道德建设的启示
浅谈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高校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对策探索?
道德观建设在英语师范专业教学法课程中实施模式研究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加强员工道德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庄子说》(十八)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