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字字义及演变

2019-03-08 02:52王亚楠
西部论丛 2019年6期
关键词:东郭引申为中华书局

王亚楠

摘 要:世人皆知,古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而迄今为止只有中国的文明生生不息,流传至今。历经千年而不朽,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字的出现及使用,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从文字的产生直到今天文字已有几万之多。不容置疑,每个汉字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文字背后的意义不容忽视,特别是快餐文明充斥的现代社会,理解文字含义,静心沉淀显得尤为珍贵。所以特此以“道”字为例进行分析,而“道”字含义似乎贯穿古今,把无到有,实到虚,无我到有我之境,天人合一之意展现近乎完美。所以本文简单讨论“道”字三个层面,本义,具体形象义和抽象义。以及浅析“道”字含义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道 具象 抽象

一、“道”字本义

(1)(2)(3)

这是“任重而道远”的道字,本为会意字,(1)是金文的形体,其两侧是个“行”字,“行”字原表示十字路口,在这十字路口内部有个“人”(上“首”下“止”),这就表示人在道路上行走。(2)是小篆形体,变为从“首”从“辵”,其实,也正是金文的省变。(3)是楷书的形体。

《说文解字》:“道,所行道也。”“道”字的本意为“路”,如《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1]”其义为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路程不过二十里罢了;《周礼译注·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2]”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另一种韵味,这里呈现了两个系统颇为有意思,一是农田系统,二是沟洫系统。农田以“夫”为基本单位,一夫受田百亩。而夫田和夫田之间有水渠称为“遂”,遂上有称为“径”的道路。每十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沟”的水渠,沟上有称为“畛”的道路。每百夫之田之间,称为“洫”的水渠,洫上有称为“涂”的道路。每千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浍”的水渠,浍上有称为“道”的道路。每万夫之田之间,有称为“川”的水渠,川上有称为“路”的道路以及我们最为熟悉的《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3]”中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夸父在逐日道路上的艰辛。由以上我们确实不难可以看出“道” 字的本意就是道路。

二、“道”字的具体形象义

“道” 字字义不可能一成不变,也可以看出事物的发展并非是固守不前的,随着时代的变化事物需要文字进行表达,但是文字的数量是有限的,理所当然的文字意义便有所演变,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从上文的道路可知路是走出来的,这边到那边,中间便有一段路程,这便是行程。如《孙子·军争》:“日夜不处,倍道兼程。[4]”便是行程的具体表达。由“路”可以引申为“规律”,如《荀子译注·天论》:“循道而不贰。[5]”也就是说: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不违背。由“规律”可以引申为“方法”,如《商君书注释·更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6]”这是说:治世不只是一条途径, 有利于国家不一定要去学习古代。治国有方,有主张,所以“道”又能引申为“主张”如《孟子·腾文公上》:“从许子之道。[7]”这是说:根据许子的主张。“道” 也可做“导”字的通假字,读作dǎo,如《左传·襄公三十年》:“不如小决使道。[8]”意思是: 不如决一个小口,把河水疏导出去。

由小及大,于细微之处见不平凡才是我们所要追寻的意义。

三、道字的抽象义

“道可道,非常道。”这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读来非常有韵味,但是如果真的需要说出其具体意思,确实有难度,从而达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此外,我们能体会到我们先贤的智慧,把不可言说的意思,自己所不了解的可以说是在那个时代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事用这样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便是“道”字抽象意义的最初表现,而且涉及的范围极广。

《庄子》中有一段对话,东郭子问庄子:“你所谓的道,究竟在那里?”庄子说:“无所不在!”东郭子说:“指出一个地方来!”庄子说:“道在蝼蚁身上。”东郭子说:“怎么这样卑下呢?”庄子说:“道在细小的米粒中。”东郭子说:“怎么更加卑下了?”庄子说:“道在瓦甓里面。”庄子强调“道无所不在”。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无所不在,天下万物都是道的体现,象中寓道,所谓“无逃乎物,至道若是”。毋庸置疑的可以了解到物只是道的载体,故目击而道存。道在无象的意义充分表达出来。虽是无象,确实决定世界意义的根本。而道究竟是什么,无法用语言具体确切的表达。

总 结

“道”字的具象意义和抽象意义并非是泾渭分明,一点关系没有,两者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地。如《古尊宿语录》中记载:“问:“如何是道?”师日,“五风楼前。”问:“如何是道?”师云:“墙外底。”云:“不问者个。”师云:“问什么道?”云:“大道。”师云:“大道通长安。”问:“如何是道?”师云:“家家门前长安路。[10]”在这里,僧徒所问的是抽象的道,而禅师则由具体的道路来作答。禅师们为何选择道路之类的意象来回答抽象的道?正像我们上文所说的,道无处不在,道又无处可觅。所以关于道在何处以及如何是道的问话,禅师都回避直接回答,而常以道路在何处来作答,但这并不是让你从石头、树叶中间寻找道。道不在任何地方,道不是任何东西。这里突出一个问题:具体的物象和抽象的道的关系。

所以越是在这个快速的时代,我们更应该静下心来,慢下来,仅仅一个“道”字便蕴含了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么我们所没有发现的事物会多么震撼人心。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

[2] 杨天宇《周礼译注·地官·遂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1日出版

[3] 《山海經·海外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

[4] 《孙子·军争》山西古籍出版社

[5] 张觉撰《荀子译注·天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8月第1 版

[6] 高亨《商君书注释·更法》中华书局1974年11月出版

[7] 《孟子·腾文公上》中华书局出版社

[8] 《左传·襄公三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9] 赜藏主《古尊宿语录》中华书局1994年5月出版

猜你喜欢
东郭引申为中华书局
兔死狗烹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倒霉还是幸运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不一样的吃饭
小黑熊受骗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神奇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