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已死?

2019-03-08 02:52隗立宝
西部论丛 2019年6期
关键词:存在哲学价值

隗立宝

摘 要:哲学在当代社会面临失去其地位的危险,被认为是无用的学问。而人们崇尚科学,认为科学已经取代哲学,但哲学在当时仍然具备存在的价值,他是探究人的学问,来源于人,服务于人,回归于人。科学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哲学却是贯穿人类终始的。

关键词:哲学 科学 存在 价值

霍金在他的《大设计》的第一页就宣称“哲学已死”。因为“哲学跟不上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现代发展的步伐”。诚然,近代科学出现以来,哲学在保卫自己领域的战斗中屡屡遭到前者的打击,有人说,哲学史就是哲学灭亡史,科学终将代替哲学。希格斯玻色子常见衰变被捕获,基因婴儿诞生等等,可以看出,科学不仅是当世人类探索的热潮,还能够作用于外部世界,造福人类。而哲学在当下却频繁出现在人生鸡汤的词条中,纯粹的哲学却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哲学与科学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哲学真的死亡了吗?如果没有,哲学的价值何在?

一、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从哲学史上来看,古希腊的哲学,特别是智者学派之前,哲学的认识对象和科学是无二的,哲学家们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水(泰勒斯)是数(毕达哥拉斯)是火(赫拉克利特),这些观察猜想,无不和现代科学家打碎粒子的目的是相同的,可以说,在古代,哲学家就是在研究科学,即便到了近代,像牛顿这样的人物,也会在公开场合说自己是哲学家,出版的著作也会起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至于到了近现代为什么有了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分别,明显是因为(一)方法,哲学家们在“思”,而科学家们在“验”。科学家会承认泰勒斯一干是科学家的祖先,却一定不会把他们当做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人物。但哲学家不一样,泰勒斯被称作第一个哲学家,就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对世界本质进行思考的人。科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出以猜想和归纳的研究方法,而哲学基本上沿用的是思辨的方式,有的哲学家甚至倡导印度佛教的冥想,这也成为了近代科学主义潮流中对哲学研究的最大批判。(二)对于本质的认识不同,科学家在努力打碎已知的最小粒子,而哲学家对本质不仅有泰勒斯,还有苏格拉底,福柯。前者追逐好的生活,而后者关注人生活中美的展现。更多的哲学家以人的视角思索有意义的本质,而非一粒粒冷漠的基本单位。研究本质就好像一个花瓶,哲学家们在思考花瓶的本质是观赏还是容纳,而科学家却在打碎瓶子。

从学科本身来看,哲学确如大树的根系,大地是人的思维,而科学冲出大地,虽然和根系链接,却和空气阳光直接相接触了。通俗的讲,科学研究的是自然,哲学还是研究人的学问,无论哲学家对世界进行了什么样的建构,最后仍会回到人所在的位置或人在当中的位置。哲学就是思考本身,只不过伴随人类的进步,有的思考被模式化了。而在近代以来的哲学中,精细化和对应化是一个趋势,科学有科学哲学,其下有生物哲学,物理哲学等,语言学有语言哲学。哲学本是一个没有实践的学问,甚至作哲学研究不是创造性的,对应具体学科的行为,是对模式化规范化的思考做反思。哲学本身并不会消失,科学可以作用于物质世界,哲学而是作用于人本身的,哲学伴随人的意识产生,只能消失于人的意识的消逝。

二、科学的尽头是哲学

因此,在面对哲学已死的论调,首先要明确,科学仍是哲学认识世界的方法中的一种,但他具备了很广泛的实用性,对世界的改造作用是推动科学主义社会化,形成普世观念的原因。仅仅是利用数学方法表达宇宙运行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科学只会被贴上“能自圆其说,具有完整体系的认识论”标签而已。威尔杜兰特在《探索的思想》中提到“每当一个研究领域产生了可以用精确的公式来表示的知识时,它就进入了科学的行列。每一门科学都是以哲学开始,以艺术告终的。它起源于假设,而结束于累累的硕果。哲学是对未知事物(如在形而上学中)和所知不确切的事物(如在伦理学或政治哲学中)所做的假设解释,它是真理攻坚战的前哨阵地。科学是被占领的领土,在它的背后,是那些安全地带。在那里,知识与艺术建立了我们这个并不完美的奇异世界。哲学之所以看起来迷惘彷徨、驻足不前,是因为她总是把胜利的果实留给自己的女儿——科学,自己却永不满足地踏上探索未知领域的征程。”科学的发展尚算起步,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还是未知,重新定义、建构科学的任务仍然是哲学要讨论的问题(也许需要的是哲学家和科学家身份兼备的人物)。老子曰: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哲学开辟了方法和道路,科学得以快速发展,一旦这条道路受阻,人类仍需回到哲学,探寻新的道路。我们希望科学可以一直探索下去,但人不会因为科学到了尽头或者受到阻碍而停下脚步,而在这个时候,哲学会回到这个领域,回归那个刚开始的“为什么”。

三、哲学的回归

绝对科学的世界观沒有人的位置,单纯把人类放在自然规律当中是极为不明智的行为,科学探索或许有尽头,但人类不会给自己限定尽头,哲学不是只有与科学冲突的一面,还有伦理学和美学,何去何从,觉不单单是科学应用与技术,技术拓宽受限制的人类活动空间和时间,而仍需从人类本身去探索,无论是什么样的研究,即使初衷是好奇心,终点也会回到人的生活,而生活包含着人类的生存还有好的生活。而科学冲击的,不单单是哲学,还有人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人类观察世界,洞悉了世界的样子,却把自己弄丢了,这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吗?在当今这个物质生活快速发展的时代,人类正在逐渐的解放双手和双脚,人类的机能正在逐步被机械替代,一味的重复机械的劳作,只会遇到机械的冲击和人性的缺失。因此,我们仍需要哲学,他能指引我们反思自己的价值,重建人生的价值。哲学是人的哲学,是人生活的哲学,就像梭罗说的那样“要成为哲学家,并不是只要有深邃的思想,甚至也不是去建立一所学校就行了,而是要热爱智慧,并愿意按照它的吩咐去过一种艰苦朴素、自食其力、宽宏大量和充满信心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史蒂芬霍金.大设计[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

[2] 威尔杜兰特.探索的思想[M].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1.12

[3] 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7

[4] 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1

[5] 陈嘉映.哲学·科学·常识[M].中信出版社,2018.3

猜你喜欢
存在哲学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怀疑与存在: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
浅析笛卡尔之“上帝”观
微信圈子的“存在”之痒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小黑羊的价值
英文目录及摘要
放大你的价值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