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传承和传播的非遗数字化研究

2019-03-08 02:52吴忠东
西部论丛 2019年6期
关键词:遗产保护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忠东

摘 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丰富,数量和种类繁多,传统的保护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非遗”数字化保护对当前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来说尤为重要。数字化技术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通过“非遗”资源数据库建立、数字化“非遗”平台推广、数字化“非遗”传习所构建,不只是“非遗”的一种存储、展示、宣传和教育的外在手段,而且具有真正发挥确保“非遗”生命力的作用,是科学、高效实现“非遗”保护与保存的重要新途径。

關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遗产保护

引 言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建设,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大流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环境受到了威胁,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活态性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而数字化保护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开发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创造了新的技术和物质手段,形成了新的保护方式和路径,从而推动了社会公众更广泛享有人类文化遗产。

1国内非遗研究现状

从发文机构角度分布统计,发文数量较多的科研机构大多集中在广东、北京、湖北、山东、重庆等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区域。从期刊来源角度分析,相关论文遍布几乎所有类别期刊,说明非遗研究已经进入人文社会科学的主流研究视野。从发文地区角度分析,发文地区的研究力量主要取决于学术机构与城市经济实力。除此之外,发文地区自身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也起到一定作用。

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式的几种优势

2.1数字化保护方式是一项“抢救性”转录工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根植人们日常社会活动中。2005—2009年的全国第一次非遗普查留下了大量的各类档案,建立了以文字、照片、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记录下来的“非遗”资源档案,收集了一大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和文献。以徐州地区为例:全市共普查登记“非遗”线索47055条,调查统计代表性艺人44744名,普查记录的文字资料共有847.9万字,拍摄照片达20075幅,录音761.7小时,录像601.5小时,收集的民间作品、实物共8593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弥足珍贵的传统档案不能及时转化成数字化档案予以保存,有可能若干年后,这些用传统手段保存的普查资料将不能呈现在我们眼前,使普查成果失去意义。徐州地区目前已有2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和1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离世,当时普查所拍摄的录像资料由于没及时转化成数字化资料,导致10年后的今天我们想复原其代表性作品和所掌握的技艺,已成为了人去艺绝的遗憾。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式是一项“抢救性”转录工程。

2.2数字化保护方式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完整保存

2005年以来,随着国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定的国家+省+市+县(区)4级保护体系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申报的热潮。一些具有历史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的非遗项目列入名录体系成为突出政绩、提升文化底蕴的象征,而后续的保护工作则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和持续工作热情。相比较申报时的热火朝天,后续的保护、传承工作大都虎头蛇尾,停滞不前。随着越来越多传承人的年龄逐年增大,传承群体后续乏人等原因,宝贵的非遗资源随着岁月的流逝受到了损害和遗失。通过扫描、摄像、摄影等数字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及代表性传承人精湛技艺,可以更完整、安全。2.3数字化保护方式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保存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传承人技艺、项目文献资料、器物作品的记录工作,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保护,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序、不断发展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式,首先要确保不论是口述史,还是纪实性记录,都要真实、准确、客观地反映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一旦运用数字化手段采录、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今后将成为历史文献供后人调查研究;其次通过数字摄影和录音、二维或三维扫描、全息影像等现代化信息科技手段,可以将声音、画面、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传承谱系等全方位展示,既可以真实、完整、动态地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征、技艺特征、表现手法或唱腔、动作等,又可以为后人学习传承、复排展演提供珍贵的资料。所以说,对于现在仍有生存空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数字化为它们提供了传承、发展的真实的资料依据;而对于已经失去存在基础的、即将消亡的“非遗”项目而言,数字化的精准记录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一种“记忆”保存。

3新时代下的非遗数字化传播

多数非遗保护政府机构在利用官微开展工作时,渠道上不够重视,定位上不够明确,功能利用上缺乏深度与广度,运营监管上不够到位。针对这些问题,改善策略主要有:整合资源,构建立体的传播渠道;明确定位,提高官微的运营水平;用户至上,丰富传播的内容与形式;不断完善,加大官微的监管力度。

4未来展望

非遗数字化研究,应该在现有数字人文项目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对不同非遗项目数字化技术的选择与采纳问题的研究,实现技术与非遗数字化项目的最优匹配;加强对非遗数字人文技术应用的研究,一方面促进对VR、AR、3S等现有非遗数字化中已有应用但并未广泛应用的技术的应用研究;另一方面,寻找与研发新的可用于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技术,借鉴其他学科知识,广泛尝试与创新;加强对非遗数字化资源的共享与利用状况的实证研究,如不同数字资源的语义异构与互操作问题,同时关注国内外最佳案例的分析与探究,以促进非遗数字化成果能被更好地传播与接受。

结 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复杂,通过数字化保护方式完整、活态、准确地记录“非遗”资源的全貌,是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保存的重要途径。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以数字化方式“活起来”,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

参考文献

[1] 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遗产保护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字号”川菜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方略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若干问题分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