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课堂良性教学生态

2019-03-13 13:24侯克友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良性构建小学数学

侯克友

[摘 要]所谓教学生态,就是教师、学生、课堂等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起的一种良性关系。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交往互动,有助于激发师生双方的热情,循序进渐地构建课堂良性教学生态,促进师生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良性;教学生态;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2-0064-02

“生态”原本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教学生态则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课堂之间的千丝万缕关系。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两者协同合作,构建良性的教学生态,促进教学效果有效提升。

一、积极参与——良性教学生态的精气神

良性的教学生态应重视学生精气神的提升。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顺利掌握主要的内容以及重要的知识点,而不是本末倒置,在课后采用题海战术进行补救。要充分发挥课堂的重要作用,就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兴致高昂、热情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除了用精练准确的语言进行讲解外,教师还应该通过实物进行必要的演示,让学生观察把圆分成若干等份的等腰三角形后,三角形的底边和与圆周长的关系以及三角形的高与半径的关系,进而归纳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其实,这就是不仅要通过语言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还要通过实物演示,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参与的感官越多,就越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越能够调动学生的精气神,从而构建良性教学生态。

还有一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法——讲练结合,即教学与检测相结合。课堂中,教师要分配好教师教的时间和学生学的时间,教师的教必须让位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必须为学生的学服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压缩讲授的时间,延长学生练习和测试的时间,通过练习和检测,让学生保持精神集中,时刻关注课堂,从而发挥课堂主阵地的重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从教与学两个角度出发,不仅要备好讲授的内容,而且要备好学生练习的内容。练习的内容必须精选,要有针对性,切实起到检测和巩固课堂所学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交往互动——良性教学生态的纽带与桥梁

课堂是动态的,课堂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得以富有活力地展开。一堂教师不停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小学数学课,绝对无法构建良性的教学生态。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要观察学生的眼神,以便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随着教学的推进,教师还可以通过师生问答,促进教学双方交往互动,让教学互动成为联系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促进各课堂成员的思维和心灵实现顺畅沟通。这要求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设计好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且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随时生成新的有效问题。例如下面这道题:

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30天能完成。甲队单独做了24天后,乙队加入。两队合作了12天后甲队被调走,乙队继续做了15天才完成了这项工程。问: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要多少天?

对于这样复杂、枯燥的工程问题,如果仅仅是教师讲授,而没有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课堂该是多么无趣无味呀?而如果教师先提出“就以我们平时的思路来做,这道题可以顺利解答吗?”这样的问题,学生受到问题的暗示,就会意识到用常规的解题思路或许不能顺利解答,从而变通思维,有意识地另辟蹊径,探寻新的解题思路。接着,教师让学生自己分析题意,归纳出完成这项工作的两种方法。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合作与单独做。”教师:“甲队的单独做与乙队的单独做能不能部分合并呢?”教师再次抛出问题,与学生互动,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学生稍作思考后回答:“甲队单独做了24天,乙队单独做了15天,可以转化成甲、乙合作了15天以及甲队单独做了24-15=9(天)。这样,只要设甲队的工作效率为未知数x,就能很快求解。”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只要教师设问得法,在恰当的时机与学生交流互动,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学生就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给教师以惊喜。师生双方凭借着这种交往互动,沟通了心灵,增进了师生情谊,为良性教学生态的构建搭建起一座美丽的桥梁。

三、螺旋上升——良性教学生态形成的必然过程

良性教学生态是各种教学生态中较好的一种,并不是每一种教学生态都是良性的。比如,有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教师的一言堂给无情地遏制了;有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教师的“催眠曲”催得昏昏欲睡……

良性的教学生态,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才能实现。在这样的教学生态中,师生双方都思维活跃、神采飞扬,课堂效果呈现螺旋上升的发展态势。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激发,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部分学生遇到挫折,学习情绪逐渐低落。这时候,教师再次启发、点拨、引导,使学生重新燃起学习数学的热情。如此反复多次,师生双方就能渐入数学学习的佳境。因此,在构建良性教学生态过程中,教师不要妄想一蹴而就,要有耐性,更要有恒心。

四、共同发展——良性教学生态的终极目标

课堂是师生交往互动的场所,也是师生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场所。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应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教和自己的学,不断积累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形成数学思维,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在课堂上也能够获得发展吗?答案是肯定的。最初,教师处于初级水平,随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不断累积经验,逐步由变成经验越来越丰富、教育教学能力越来越高超的教师。这不仅是职称上的变化,而且是教育情怀的提升,更是教学业务能力取得长足进步的体现。因此,在良性教学生态环境中,师生应该是共同发展的,并且师生的發展应该成为这种教学生态的终极目标。

继续以前面所述的工程问题为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由常规思路突破到非常规思路,由再次审视题目到分析归纳出完成这项工程的两种方法,由静态、文字型的题目上升到动态的思维型的解题思路,从而在思维的创造性、审题的仔细性、分析归纳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有效地培养了数学素养。

教师在组织、引导和合作的过程中提出了下列三个引导问题:

1.以常规的思路来做,这道题目可以顺利解答吗?

2.请自己分析题目,归纳出完成这项工作的两种方法。

3.甲队的单独做与乙队的单独做能不能部分合并呢?

这三个问题抓住了核心,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进入佳境。而教师在设计这三个引导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能力得到了培养,教学技巧得到了锤炼。

总之,教师要有构建良性教学生态的意识,并不断钻研构建良性教学生态的手段与策略,使数学课堂永葆生机与活力,使学生和教师自身都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责编 吴美玲)

猜你喜欢
良性构建小学数学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