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2019-03-13 13:07车若语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6期
关键词:城市融入社区治理农民工

车若语

摘要:现阶段,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也逐渐进入了社会改革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背景下,各种类型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各个区域普遍存在的“农民工进城”问题,如果不能给予其及时、有效、科学的处理,将会深刻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文章以社区治理为切入点,结合十九大报告中的具体要求,探讨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现实状况,就如何有效融合社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社会性问题的妥善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融入;社区治理

一、引言

纵观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区域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以及相关制度与政策的引导,人口的流动都是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社会现象。十九大相关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及社会变革的重要阶段,由此,相关主体有必要从不同的视角进一步探究农民工融入与社区治理的具体策略,这对于我国的持续、高效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农民工社区融入现状探究

(一)经济生活融入

著名学者雷文斯坦在“人口流动”问题中首次提出了“推拉理论”。所谓的“推拉理论”,是指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可以分为积极的“拉力”与消极的“推力”,前者主要指的是人口流入地区的优势所在,后者则表明了人口流出地区在某一方面的不足。“推力”与“拉力”相结合,共同推动了人口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就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态势,无论是经济的发展态势,还是文化的建设水平,城市地区都存在明显的优势,以此催生了大量农民工流入城市的社会现状。在这一单向流动的过程中,经济被视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就意味着农民工的社区融入,最为基础的就是要摆脱农村的贫困土壤,过上更加富余、充实的生活。研究与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大多数融入城市社区生活的农民工,已经可以满足自身吃、穿、住、行的基本需要,甚至还会获得一定的结余,已经实现了马斯洛的第一层需求理论目标。

(二)日常生活融入

本文探究的重点,在于农民工城市融入现象与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这两部分,如何实现一种动态的平衡。美国芝加哥学派教授R·帕克则结合社区的一些特点,对其做出了如下表述:所谓社区,就是立足于一定的土地基础,在一定区域内聚集并且有效组织起来的人口,依据一定的结构、体系、制度,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群众性组织。在社区中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普遍处于一种互动交流的关系。而在农民工大量进入城市社区的背景下,这一普遍的互动模式也并未被打破。研究表明,城乡二元制度依然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建设,但是放置在日常生活、娱乐的层面,“二元制度”的影响却有所削弱。具体来说,社区的居民们并不会过多的强调地域归属,他们之间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借助于“邻里守望”的模式,建立起温馨、和谐的社区亲情。换句话说,如果想要实现农民工在城市社区的真正融入,就必须让他们感受到“认同感”与“归属感”,否则就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融入。

(三)社会心理融入

社会学领域的一些专家认为:在评判进城农民工适应状况的各项指标中,心理适应度是最高等级的一个指标。换句话说,只有一个人完全认同并且践行了城市的文化价值理念,并获得了心理归属感以及情感认同度,我们才可以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融入”。特别是对于那些并不以长久居住为流动目的的“返乡型”农民工来说,城市各社区之于他们,不过是一个暂时的落脚点,终有一日他们还会回到自己的家乡。除此之外,基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反映在城市社区的居住层面,表现为他们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弹性排斥。简单地说,在社会心理层面,城乡之间依然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他们缺乏对社区居住环境的认同感,同时也缺乏改造、管理社区的积极性,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融入”。

综上,从个体经济、社会生活等层面来看,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逐渐削弱,进城的农民工不仅满足了自身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同时也逐渐认同了城市的文化观念。但从社会心理层面来看,许多农民工还不是很认同“城市居民”这一新的身份,实际的“城市融入”效果不容乐观。

三、农民工城市融入现存问题探究

相关学者在社区治理方面提出了如下的理论:社区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场域”,以及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承载者,在实际运行与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特殊性与层次性的显著特征。一方面,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度引导,深刻影响着社区的建设动向,进而影响着广大社区主体的互动关系,包括社区管理者、市民、进城农民工等;另一方面,社区不仅仅是人们居住或者是交往的重要場所,同时也寄托了人们的社会情感,传达了其自身的心理认同。

(一)制度障碍

制度是现阶段农民工城市融入困难的最为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首先,长时间以来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从制度的层面将农民工的身份固化为“农民”,即使他们进入城市并且获得了较为稳定、富余的生活,依然很难打破因城乡二元制度带来的行为限制以及心理桎梏。其次,我国现阶段所使用的户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工子女的正常流动,所以他们在教育、医疗等领域未能得到同城市孩子一样的待遇。因此,部分人为了自己的家人以及孩子,成为所谓的“返乡型”农民工,他们从内心深处并未建立起对城市的归属与认同感。最后,尽管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制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在医疗、社保领域,仍然存在着城乡、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农民工难以享受到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二)互动障碍

社会学家库里认为,自我只有在广泛而稳定的社会交往之中才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达到人们所说的“社会自我”。由此,农民工只有同社区居民、社区管理者以及其他城市人口展开广泛而又稳定的交流互动时,才可以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融入”。但现实情况在于,许多城市社区中的管理者以及其他居民,受到行为方式、思维习惯等要素差异的影响,往往会从思想意识层面排斥同农民工的交往、交流。另一方面,许多农民工将自己定位为“农民工”,城市社区不过是其“暂住地”,自身从未归属过城市。自我意识与他人认知的共同作用,使其始终游离于社区互动环境之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农村土壤。

(三)文化障碍

伴随着人口流动规模的扩大化以及频率的加速化,许多城市社区逐渐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亚文化群体,而且凸显出“异质性”的显著特征,农民工就是这一特征的代表。由于农村地区的“乡土文化”与城市地区的“现代文化”都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植于他们的思维深处,仅仅依靠几年的流动生活很难进行彻底的转变。农民工在经济层面的适应过程较短,即可以在较短的時间内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但是在文化方面的融入则是艰难并且漫长的过程。除此之外,大多数农民工进城的方式都是“自我组织”,在城市中工作、生活问题的解决,也基本上依托于这一原始的网络关系,缺乏深入的拓展。

四、农民工城市融入策略探究

现阶段,城市社区管理与农民工城市融入难以动态平衡的问题,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稳定、高效发展。为了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在结合城市社区的地域性特征,以及农民工的流动性特点,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一)管理制度的科学建立

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首先必须从最为根本、宏观的制度层面入手。具体来说,社区是相关管理制度落实的载体,借助于社区,农民工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有效诉求,实现了自身同城市的全面融合。所以,国家应当加大对这一方面社会事务的政策引导力度,为各项事务的有序、高效开展,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例如,应当拓宽农民工参与社区治理的途径,在社区内部建立起专门的组织,使其可以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更加真实、全面的表达自身的主观诉求,提升其对于城市的归属感。

(二)社区网络的全面支持

我们不能将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简单的看作一个身份的转换问题,这一过程需要借助繁杂的社区网络,从而使其在第一层次经济融入的基础上,逐渐实现较高层次的社会生活与心理文化融入。这一目的的实现,一方面需要在社区内部营造起开放、包容、和谐的社区文化,例如可以建立专门的文化组织,定期举办社区联欢会,营造起欢乐、和谐的社区氛围。另一方面,社区应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社区服务,给予不同居民利益诉求以及情感表达的畅通渠道,并在问题提出与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互帮互助的社区情感。

(三)管理素质的科学培养

社区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的专业性要求。所以,社区应当在国家以及其他主体的支持下,有效应用各种类型的社会资源,从就业、技术、理论等层面对农民工展开全面的教育培训,使其可以逐渐适应城市的发展步调,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区的各项事务中来,自觉践行“城市一份子”的理念,从较高的层次实现“城市融入”的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适应城市生活,有效发挥社区的功能和作用,相关主体应当借助于管理制度的完善、社区网络的建立与社区教育的开展,从不同层次帮助农民工融入城市,更好地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助力。

参考文献:

[1]朱明宝,杨云彦.城市规模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基于全国24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6(04).

[2]张宏如,李群.员工帮助计划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模型——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还是心理资本[J].管理世界,2015(06).

[3]王迎,江小青.社区教育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实践分析与模式探究——基于天津市的调查[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4]翁远霞.成人教育促进女性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5]聂伟,风笑天.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与精神健康——基于珠三角外来农民工的实证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6]孟庆莲.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J].法制与社会,2013(15).

[7]李开宇,张波,李士娟.西部农民(工)城市融入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视角[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

[8]沈君彬.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积极社会政策体系:理念、特征、实践[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11).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

猜你喜欢
城市融入社区治理农民工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户籍障碍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对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影响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