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信息公开为公众监督开启方便之门

2019-03-19 09:54范永茂
财政监督 2019年16期
关键词:透明度科目财政

主持人:2015年新修订的预算法,要求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必须同时按“功能属性”和“经济属性”编制预算和列明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财政部根据预算法要求开始启动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此次决算公开就是新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使用首次落地。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细化公开到功能分类项级科目,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细化公开到经济分类款级科目。“账目”更明细了,体现了我国财政改革中哪些方面的进步?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范永茂:财政预算管理是国家管理的重要方面,也直接体现着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强调把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嵌入国家治理体系当中。近几年来,我国围绕着财政预算改革迈出了坚实的脚步,治理水平不断提升。2015年的新《预算法》要求政府编制预算时必须同时按“功能属性”和“经济属性”列明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今年中央机关决算“账本”公开是首次按照预算法的要求采用改革后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相比过去,经济分类到细化到类款级科目,能更清晰、完整、细化地反映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比如多少钱用于人员工资、机构运转、对下属事业单位补助、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等方面的情况,这种经济分类的预算科目符合国际货币基金预算科目标准,是政府预算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表现,也是国家财政预算管理能力提升的又一体现和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的又一步骤。

财政预算就是贴着价格标签的公共政策,预算信息公开越详细,越有助于民众了解政府的钱多少花在了自己身上,多少又花在了公共服务上,这对于有效监督当然是有意义的。从长远来看,建立现代化的预算制度,通过财政预算加强对政府部门各项财政收支活动的约束和控制、提升政府运转效率,并且充分发挥财政管理在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有效规范政府行为的同时,也在有效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徐晓雯:预算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规定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体现着国家的方针和政策。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加大预算公开改革力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做好预算公开工作,进一步提高财政透明度,对于改进财政管理,强化社会监督,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透明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信息公开的明细化,标志着我国财政改革向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迈进一大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走向法治财政。做到“依法全面公开”,我国的财政活动复杂,预算科目上有 “类、款、项、目”四级科目,过去的财政信息只公开到“类”的级别,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一种很笼统的感觉,公众会看不懂,看不清,无法对预算进行有效监督。新修订的预算法,要求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必须同时按 “功能属性”和“经济属性”编制预算和列明支出经济分类科目。2019年中央部门公开的除法定涉密信息外,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项”级科目,其中的基本支出公开到经济分类“款”级科目,全面、真实反映部门收支总体情况。“账目”更加明细化,方便人民群众监督政府财政,加大人大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力度。

走向透明财政。“账目”的明细化,有利于确保公开的预算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提高财政透明度,有利于促进透明政府、廉洁政府建设。

走向高效财政。“账目”的明细化,有利于预算部门依法履行公开主体责任,健全考核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强化部门责任意识,督促资金使用单位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杨雅琴:过去有较长一段时间,我国政府财政信息不对外公开,有点“关起政府的门窗”做事情的味道。老百姓不知道政府在做什么,要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政府不主动公开财政信息,就是政府不愿主动改变“老百姓不了解政府”的情况。这不仅会降低政府公信度,更不是以民为本的服务型政府执政方式。最近几年,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积极主动公开预决算信息,其实是我国政府执政理念正在从过去的管理型向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理念转变,是政府在执政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的表现。

从财政改革方面来看,财政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紧密相联,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政府财政信息不透明。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攻坚时点上,而财政改革则是重中之重。在这个时候不断推进政府财政信息公开透明、提高财政监督管理水平,有利于构建科学、规范、高效、阳光、透明的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其结果必将是政府绩效水平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升。

刘晓青:我认为,这体现了财政改革中的两方面的进步:一是我国政府和部门预算编制的质量显著提高,特别是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精细性、科学化和规范化程度大大提高,增强预算执行刚性约束,从而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财政信息公开的工作成效显著,财政透明度显著提高。政府预决算信息公开的完整性、细化程度较前几年都有了很明显的进步,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从而使公开的财政信息更客观、全面和真实地反映财政收入、支出情况,更好地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影响在于,一是有利于构建民主政府,增强政府行为的合法性。财政信息能够全面地反映政府活动范围、方向和结果,提高财政透明度能让社会公众更加全面地了解政府的活动信息,减少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对政府活动监督障碍,保证社会公众对政府活动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的实现,让政府决策更多地体现民众的意志,这无疑有利益推进民主政府的构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二是提高财政透明度有利于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促进高效政府的建立。提高财政透明度,公众和社会组织能够通过政府公开的财政信息获知政府的行政成本、政府的活动内容以及政府的活动结果,从而对政府行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资源浪费、腐败寻租行为以及政府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需求进行评价和监督,以此提高政府活动的规范性。同时,提高政府的财政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为政府活动的绩效评估工作提供方便,促进绩效政府的构建。三是有利于提高公共财务管理活动的效率。提高政府财政透明度有利于社会和公众对政府活动进行有效地监督,减少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能在执行公共权力的过程中发生与社会公众利益目标偏离的决策和行为,尽可能使政府的行为体现公众利益,为社会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四是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政府的财政信息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市场运行的状况,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市场主体通过获取这些信息,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市场资源合理配置。同时,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市场主体可以通过一国的财政状况来分析该国存在的经济发展机遇、是否存在着财政债务风险等等。

主持人:此次决算公开中,各部门都在公开信息中设有“部门概况”一栏,对部门职责和机构设置进行说明;公众还可以对照“部门决算情况说明”一栏的文字,对8张表格的数据作进一步了解;公开的决算信息除了在各部门网站可查,财政部门户网站“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和中国政府网“中央预算决算公开”专栏均有登载。这些都体现出“阳光财政”精神,旨在提高公众监督参与度。这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应?

范永茂:“阳关财政”体现的是预算的透明度,透明度本也是现代预算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除了可以提高公众监督和参与财政管理的效果外,透明度的变革也将带动国家治理的透明度的变革。透明性本来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特性和核心要素,也是国家—公民受托责任关系的基石,更是纳税人的民主诉求。美国政治学家Cleveland早在1915就声称,“没有预算的政府是看不见的政府,看不见的政府是不负责任的政府”。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模式中,通过增强预算透明度,进而增加公共事务管理的透明度,让政府的行为曝光在公众面前,提高政府操作的公开透明度,把“看不见的政府”变成 “看得见的政府”,即在重塑政府的公众形象,也意味着预算能够成为一种对政府和政府官员的“制度控制方法”。

徐晓雯:“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透明是最好的监督,预算只有公开、透明,才能提高公众监督的参与度,有效约束政府行为,防止腐败和利益操纵。财政阳光化一直是我国财政改革的重点。近年来,“互联网+"为全面实现阳光财政提供了技术保证,形成“互联网+”阳光财政模式。“互联网+”阳光财政的根本目标在于运用互联网技术,使互联网和阳光财政深入融合,构建新的财政监督管理体系,扩大阳光财政监督范畴,提高公众监督参与度。

财政信息公开度高,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其社会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财政信息公开有利于公众更好地了解财政资源配置情况,通过对财政活动的监督,确保财政最大限度地作用在实现社会公平的领域。二是财政信息公开能够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有利于降低腐败。财政信息公开能够有效地缓解政府与公众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实现财政资金有效管理和财政问责的必要条件。三是财政信息公开有利于发挥社会监督机制。财政信息最能体现政府的各项活动方向和重点导向,财政信息的公开、透明,各级政府责任得以明确,自觉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能够减少政府活动中的寻租行为和地方政府官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强政府公信度。同时,能够扩大民众在政府治理中的参与程度,积极发挥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

杨雅琴:政府部门公开部门机构设置、部门职责并非我国首创,也并非我国独有。美国、加拿大、欧盟、OECD等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以多种途径公开了机构职责和机构设置。这对于提高公众监督有极大的好处。

我国政府刚开始公开预决算信息的头几年,社会上有意见说看不懂政府的账。之所以看不懂,就是公开的信息还不够,没有足够的信息说明这些钱花得合不合理。某部门只公开预决算数据告诉大家今年花了多少钱,对老百姓来说,这只不过是一堆数字,无法判断这个数字的合理性。老百姓需要数字之外的其他信息来判断这个部门花这些钱是不是合理的,而机构设置和职责公开就给老百姓提供了这样的信息。职责和预决算两类信息结合,老百姓可以看看这个部门的花是否都花到履行其职责的项目上,没有做其他非本部门的事情;还可以看看这个部门花的钱是否多了,超出完成其职责的合理金额,真正起到社会公众监督的作用。长期以往,政府各部门会在监督之下各司其职,最终使政府职能更好地得到履行。

刘晓青: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对财政的透明度愈加关注。这不仅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遏制贪腐不良之风,提高政府公信力,亦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快民主社会进程,实现社会公平稳定的重要举措。

一是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良性互动关系。政府主动将预决算信息全面、及时地向社会公众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不再以强权机关的形象出现在民众面前,这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公众了解政府的政策意图和财政行为,增进其对政府的理解和信任,并对政府的活动提出建议,有效地反映其利益诉求,积极发挥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实现政府与民众对社会的协同治理。二是有利于遏制贪腐不良之风,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公民的代理人,政府拥有公共权力和资源,在当前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若信息不对称容易滋生腐败,进而削弱政府的公信力,引起群众的对立情绪,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威胁。但是,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可以从源头上遏制贪腐现象的发生,便于社会监督,促进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助于高效行政,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三是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快民主社会进程。财政信息公开能起到指引经济发展方向的作用,能部分避免盲目投资投机所带来的经济冲击,有利于为各种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财政信息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与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公众的沟通,故其有利于推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加快民主社会建设的进程。四是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提高财政透明度有利于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政府公共资源配置的情况。财政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资源,政府在进行财政资源配置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到社会公平因素,通过对政府财政活动的监督,确保政府的财政活动最大限度地作用在实现社会公平的领域,如促使政府加大在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等。同时,社会主体能够平等地获得获取信息的权力,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和政府活动中的寻租行为的发生,从而使社会主体能够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

猜你喜欢
透明度科目财政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中国FTA中的透明度原则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股权结构与信息透明度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对策
提高基金会透明度 促进慈善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