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庆松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 沈阳 110041)
超声检测通常用于肝局灶性病变的筛查,然而其在定性诊断方面略有欠缺[1]。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超声造影等技术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与进步,可有效的展示机体内病灶处的微循环状态,从而有助于疾病的定性诊断[2]。本研究采用增强CT以及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病变患者进行定性诊断,并对其差异进行初步的分析,获得了一定的结论,现进行如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以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120例(病灶120个)肝局灶性病变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69例为肝细胞癌,21例为肝硬化再生结节,血管瘤与胆管细胞癌各7例,肝腺瘤与FNH(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各5例,4例为肉芽肿性炎,2例为肝炎性假瘤。患者病灶直径为1.0~5.0 cm,平均(2.71±1.06)cm。其中病灶直径低于2 cm的患者共计43例,超过2 cm的77例。不同诊断方式中患者疾病概况见表1。
1.2 方法:利用GE LOG E9超声诊断仪以及SonoVue对比剂对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测。将59 mg SonoVue与5 mL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再通过常规超声检测对病灶的大小以及位置进行记录,固定探头后,取2.4 mL对比剂注入并使用5 mL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处理。注入对比剂后的6 min内进行连续性观察,并对病灶的图像结果进行记录与存储。动脉期为注入对比剂之后的8~30 s,门脉期为注入后的30 s~2 min,延迟期为注入后的2~6 min。增强CT方面则通过Siemens Sensation16D与GE lightspeedVCT64D多排螺旋CT以及优维显对比剂进行。对比剂按照1.5 mL/kg计量并通过3 mL/s的高压单向推注方式施用。在注射造影经后的30 s与70 s,通过全肝脏平扫的方式分别对动脉期与门脉期状况进行扫描,延迟期情况的扫描则为对比剂注入的4 min之后[2-3]。
1.3 图像分析与评估:本研究获得的图像均由相关工作经验超过3年的医师独立进行,且将其结果与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确定[3]。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结合四格表的诊断性试验分析法对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分析。
2.1 病灶直径低于2 cm的增强CT与超声造影诊断概况:在病灶直径低于2 cm的情况下,超声造影诊断敏感性为90.0%(18/20),特异性为60.0%(12/20),而增强CT则分别为95.5%(21/22)与16.7%(3/18)。见表2。
2.2 病灶直径超过2 cm的增强CT与超声造影诊断概况:病灶直径超过2 cm时,超声造影诊断敏感性为97.9%(47/48),特异性为75.0%(15/20),增强CT则分别为93.9%(46/49)与57.9%(11/19),差异相对较小。见表3。
肝局灶性病变的良性或者恶性的不同决定了治疗方案的差异[2]。在临床实践中,通常采用超声方式对肝局灶性病变进行检查,但此种发生无法有效的呈现良性与恶性病变中声像图多样性与交叉性的差异[1]。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低机械指数条件下即可有效的完成实时灰阶造影成像,完成对机体内局部区域血流灌注的情况检测[3]。本研究采用增强CT与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病变进行定性诊断,并将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主要判定依据。结果发现,两种方式对于肝局灶性病变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当病灶直径低于2 cm时,超声造影与增强CT的敏感性相当,但超声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而当病灶直径超过2 cm时,二者敏感性与特异性之间的差异不明显。本研究发现肝腺瘤及增生性炎性病变虽然较少,但由于二者影像学表现较为接近,因而误诊率较高,该情况与医师经验不足有一定的关系。综上所述,在肝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应用增强CT以及超声造影均具有较好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可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
表1 不同影像学检测手段中患者疾病概况对比(n)
表2 增强CT与超声造影对病灶直径低于2 cm的诊断概况比较(%)
表3 增强CT与超声造影对病灶直径超过2 cm的诊断概况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