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颖
(东北国际医院急诊科,辽宁 沈阳 110000)
急诊室是对患者施以手术诊疗的重要场所,对于手术质量的护理质量管理尤为重要[1],因为对于急诊室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进展如何,会直接对患者的诊疗成效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2],与此同时急诊室是对患者施以手术诊疗,那么必然就会出现很多需要较高精准程度器械设备[3]。因此对于急诊室的医护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要求较高,而急诊室的护理质量管理关乎着万千诊疗的患者生命,更决定了医院的进展,同时也直接对医院的整体疗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品质管理圈是由日本学者研发而来,能够很大程度的改善工作人员整体工作效率,降低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的方法[4]。基于此选自本院急诊科的40名医护工作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探讨品质管理圈对急诊护理质量以及安全管理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自本院急诊科的40名医护工作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医护工作人员均为女性,年龄未20~40岁,平均年龄为(27.9±8.19)岁,护龄为1~20年,平均护龄为(13.29±3.65)年。其中大专学历以上有4名,中专2名,本科学历3名。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6人,护师12人,医护工作人员21人。成立相应的品质管理圈活动小组。另外选自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实施品质管理活动之前的120患者为对照组,以实施管理活动之后的12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为20~75岁,平均年龄为(36.5±4.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58例,年龄为22~76岁,平均年龄为(35.9±5.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实施方法:由本院急诊科的40名医护工作人员成立相应的品质管理圈活动小组。改组的主要组成为1名品质圈长和39名组员。通过评选进行圈长的评选,随后由圈长负责掌握品质管理圈所需要掌握的吸纳管官内容,并且制定一系列的学习内容,在日后的一定时间内与组员之间展开一定的内容学习与探讨,应用实践于具体的急诊室护理工作中。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相应的问题所在,小组之间共同商议解决办法,随即确定下一步的急诊室护理质量管理相关内容。对品质管理圈定期的进行评定提出建议,从而不断的发现问题所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以此来形成良性循环模式,最后对品质管理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做出对比相较。
1.3 评定标准:对护理质量的评定标准通过记录患者在入院期间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并发症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人员的具体护理合格率还有一级或者以上级别的护理质量。对于患者的满意程度使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以及护理质量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通过使用SPSS18.0软件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使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使用χ2检验,以P<0.05存在显著差异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相较: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相较[n(%)]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相较: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分别为93.33%和61.66%。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2 。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相较[n(%)]
通过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方法,分析患者对于急诊室具体护理需求,随后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还有随访观察等多方面的整体护理质量提升[5]。使用品质管理圈是当前临床医学的急诊室护理中必然的发展趋势,此种方法也正随着护理的改变而逐渐进步。急诊室护理质量已经不能只是仅限于,对患者进行手术护理中的配合,而更应该将具体相关的护理应用于实践的护理过程中去[6],让患者拥有优质的护理体验,提升患者的康复成效。急诊室护理工作较为繁杂,但是却是一项必须认真对待的工作,拥有较高的难度以及强度,将岗位护理贯穿于急诊室的护理工作中,有效的提升手术服务成效[7]。经过本次研究发现经过岗位护理之后,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通过在医院的急诊护理中实施品质管理圈,能够显著的提升整体的急诊护理质量以及安全管理效率,很大程度的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并发症状发生率,并且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质量的整体满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