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2019-03-22 07:52刘文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期
关键词:股骨头有效率病情

刘文莉

(辽宁省兴城市核工业总医院 辽宁 兴城 125100)

股骨头坏死(ONFH)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群,且多以缺血性坏死为主。近年来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导致ONFH的患病数量逐年增多。本病会对人体股骨头血液循环造成破坏,致使股骨头出现阶段性坏死情况,加上老年患者身体功能弱化,易出现并发症,从而加大了手术治疗工作的难度。围术期护理质量与患者手术效果和恢复情况密切相关,在开展手术治疗的同时辅助科学规范的临床护理可有效缓解病情,保障手术成功率[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98例作为观察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9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1∶1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患者年龄32~84岁,平均年龄(56.1±2.5)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2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2例,死骨清除打压植骨术5例;试验组:男26例,女23例,患者年龄31~85岁,平均年龄(57.5±2.4)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2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4例,死骨清除打压植骨术4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展开统计比较,结果显示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本次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干预,遵医嘱用药,做好病情监测,进行疾病知识常规指导等。试验组行临床护理路径:①建立临床护理路径服务小组:由护士长、责任护理人员、主管护师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以定期召开会议的方式对针对性护理操作流程和规范进行制定,同时制定评价标准和监控指导方案。对小组成员进行严格学习培训,并进行考核,取得考核合格证后方可进入到实习培训阶段,以便使临床护理路径质量得到保障;②术前护理措施:入院第1天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检查项目表并协助其进行相关检查,将患肢功能位的摆放练习进行指导,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严重程度、性质等。入院第2天对患者用药行为进行指导,叮嘱其必须严格遵医嘱按时、按剂量服药或注射,将手术治疗优势、所需时间及术中需要注意的内容进行讲解,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指导;③术后护理措施:术后第1天对患者进行持续性心电监护和生命体征观察,做好切口感染观察和预防。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要求患者必须严格遵照医师指示服药,禁止吸烟酗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术后第2~6天,进行饮食营养干预,做好压疮、便秘、褥疮等并发症预防对策。术后第7~13天,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功能训练,首先进行踝关节背伸训练和鸡肉恢复训练,然后以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为依据,适当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被动性活动锻炼;④出院健康指导:将定期返院复查时间告诉患者,支持和鼓励其保持功能训练的习惯,秉承适度的原则,合理调整锻炼时间、锻炼量和强度。禁止患者进行过度剧烈的体育项目,以免出现关节脱位、肿胀和髋臼破损、关节肿胀等并发症。改变以往不良饮食习惯和爱好,保持健康的生活行为,选择易消化、富含热量、维生素和蛋白的易消化食物,以增强体质促使病情快速恢复。告诉患者规律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修复损伤部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以使其合理安排生活和休息时间。

1.3 护理效果评价。显效:未出现跛行,髋关节不存在任何痛感,下肢未见缩短现象,X线检查提示骨硬化、增生、坏死等完全消失;有效:关节功能有所改善,下肢缩短在1 cm以下,X线检查提示股骨头出现增大或扁平样改变,未出现骨硬化、增生、坏死等情况;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X线检查提示股骨头坏死征象无变化或出现恶化迹象。护理总有效率的计算方式为显效率、有效率二者之和[2]。

1.4 统计学评析:通过相应版本的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所得相关数据,以百分率(%)描述护理总有效率,对比进行χ2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1.6%,其与试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5.9%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出现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比较2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的差异[n(%)]

3 讨 论

股骨头坏死属于临床常见病症,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手术治疗对该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因为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知识、手术治疗效果的认知较少,易形成恐惧不安、烦躁压抑等不良情绪,而心理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病情,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因此,做好围术期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至关重要[3]。

临床护理路径以患者病情特点为依据,为其指定针对性、个性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护理方案,通过总结和归纳,并严格遵照这一路径运用于具体护理中[4]。与常规护理相比,其属于多学科、多科室相互合作协调的新型护理模式,是为患者专门指定和实施的护理措施,其以将时间作为横轴参考点,将护理流程、用药时间、治疗方法等作为纵轴参照点,综合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和病情需要开展的护理指导,其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护理路径作为具有合理性、预见性等诸多优势于一体的新型护理方法,其特别适用于护理病程长、病情危重的患者[5-7]。

本组研究中,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得到如下体会,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股骨头坏死围术期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股骨头有效率病情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很有效率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