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9-03-22 07:52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期
关键词:脑血栓有效率护理人员

于 洋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辽宁 沈阳 110101)

脑血栓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和普遍的脑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血液黏稠度增高、脑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管腔闭塞和狭窄,最终导致了脑梗死情况的出现。针对上述情况,我院把优质护理的理念应用到脑血栓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最终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下面本文将对优质护理在脑血栓疾病中的具体应用做出如下分析。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80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脑血栓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并对患有精神障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排除。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一组,对照组中23例为男性患者,17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33~77岁,平均年龄为(54.23±7.27)岁,病程在2~6年,平均病程为(3.58±0.54)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为25例,女性患者为15例,年龄在32~78岁,平均年龄为(54.11±7.29)岁,病程在2~5年,平均病程为(3.24±0.50)年。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配合医师进行基础性治疗,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并对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观察组患者则对其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长期在疾病的困扰下,非常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此时,就需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与患者主动进行沟通和交流,沟通时态度要亲切,语气温和,让患者愿意把自己心里话告知护理人员,并逐步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绪,最终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1]。

1.2.2 环境护理:为了加快患者的康复,护理人员还需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可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病房进行设立,仅供部分情况特殊的患者使用。护理人员应对病房进行定期的通风,确保病房空气的新鲜,根据天气情况对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同时,还应叮嘱家属尽量降低对患者的探视次数,以此来确保患者具有足够的时间休息[2]。

1.2.3 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保持较为舒适的体位,告知患者家属定期为患者翻身和拍背的必要性,并对具体的操作进行指导。此外,还应采取相应措施,以免发生患者坠床情况。

1.2.4 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制定饮食方案,饮食中应含有大量蛋白质食物,如豆制品、瘦肉和鱼类等,并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减少脂肪食物的摄入[3]。

1.2.5 药物护理:脑血栓患者在治疗康复期需要服用大量的药物,因此,护理人员应把具体的用药常识告知患者,并对患者服用药物后的反应进行密切观察,如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处理,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1.2.6 并发症护理:脑血栓疾病在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合理、有效的并发症护理就变得尤为关键。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有效咳嗽进行相关的指导,尽量避免呼吸道内痰液残留情况的发生,必要时可以采用机械进行通气。针对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注意患肢的摆放,以免发生痉挛畸形;而针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需要定期对膀胱进行冲洗,并对尿液进行尿检,以免引发泌尿系统感[4]。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其中当患者能够进行正常的语言表达和肢体活动,并且相关临床症状消失,则为显效;当患者肢体肌力改善情况超过Ⅱ级,能够进行正常的语言表达,相关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改善,则为有效;当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任何好转,或者加重则为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技数资料用[n(%)]表示,计数资料的检验用t表示,P<0.05则代表数据符合统计学标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和9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显著优势(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7.5%和1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优势(P<0.05)。

3 讨 论

脑血栓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和普遍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脑动脉发育不足、外伤等是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因素。由于该疾病的病情较为复杂,因此,在治疗该疾病时还需对其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以此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

本次研究,我院提出了对脑血栓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式,该种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等,除此之外,还需对患者的康复进行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包括:行走训练:护理人员需要先帮助患者进行平底走动的训练,当达到一定效果时可以过渡为楼梯走动训练,以此来帮助患者恢复其关节功能。①生活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吃饭、洗漱和换衣等,以此来慢慢恢复患者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②上下肢功能的训练:首先对上肢的摆放进行联系,下肢的练习则采用屈曲运动的方式,并对四肢的活动进行训练,最终达到主动练习的目的[5]。③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和9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显著优势(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7.5%和1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优势(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脑血栓疾病时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具有明显效果,同时对患者病情的恢复也非常有利,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脑血栓有效率护理人员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很有效率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