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情境中微课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3-22 05:55孙子建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活动教学方式

孙子建

微课是帮助小学生更好学习知识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和模式,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对小学教师来说,如何更好地利用微课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微课的主要特征

学者对于微课的含义有很多种观点。其中,胡铁生认为,微课通常情况下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是针对课堂的学习目标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1]。黎加厚教授在《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一书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微课是能够专门解决一个知识点的小课程,在很短的时间内呈现出明确的教学内容[2]。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微课是通过教学视频,在很短的时间内针对某个知识点而开展的教学活动。

微课的主要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时间通常是很短的。微课的时间一般是5-10分钟,主要是因为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通常都是很短的,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微课的教学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它一般都是围绕课堂的重要知识点,对于一些难点的教学效果会更加突出。第三,教学内容个性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能选择更加丰富的资源,但这种个性化应该是适度的,如果过于个性化,可能会适得其反。第四,教学设计全面性。微课虽然时间短,但教学过程不会缩水,课题导入、引导、总结和反思等每一步都必不可少。

二、在小学教学情境中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关注对象不明确。我国微课的发展和普及并不是很快,大多数小学教师很少采用微课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将微课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再加上平常的教学工作非常繁忙,疏于教学研究,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微课就是微视频,二者之间没有差别,对微课与微课程之间区别的认识也很模糊,并没有从本质上理解微课的内涵。有的教师是被动参与微课大赛才开始接触微课,制作微课只是为了参加比赛,没有真正应用于教学,因此,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且很多教师对微课的关注点是基于辅助教学的角度,而不是为了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学习,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认识的偏差以及盲目制作,不仅浪费了时间、精力,还影响微课的效果。

2.缺少相应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通常指的是根据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对完成教学后的结果或者是过程进行评价和价值判断的一项专门为教学决策进行服务的活动,同时它还能够对教学活动存在的价值进行正确判断。很多微课缺少练习环节,有的具备练习环节但没有反馈,导致教学评价的欠缺。

3.缺乏制作技巧且过于注重形式。很多小学教师在微课制作方面还不是非常熟练,大多数教师都是采用录屏的方式,也就是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录制视频,并且在录制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都是Power Point,无论教学内容是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录屏类微课均高达95%。教师教学任务重、时间紧,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制作微课,加之不了解设计流程、不熟悉软件的使用,通常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做法,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以学生为中心,这就造成微课在小学教学情境中并没有广泛应用。

三、对策和建议

1.以个性化学习为基点,提高教师专业素养[3]。当今社会已进入个性化学习时代,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应该以个性化学习为主,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紧跟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教师还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独特的教学方式,进而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教师,同时,向周围优秀的教师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身的差距,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能力对于个性化教学活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地学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最新的教育信息,通过广泛的阅读扩展知识面,通过实践丰富教学经验。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总结、反思才能形成个性化教学,只有融入个性化学习中,才能更好地推动微课为教学服务。

2.重视需求,避免资源浪费[4]。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从中国微课大赛来看,大部分的培训视频以及相关的微课教学都只是侧重制作和实施。因此,在普及微课的过程中,应强调需求分析,加强微课制作者对微课更全面的理解。在设计、制作微课前,应先思考这个教学内容是否有制作微课的必要。微课只是为教学服务的一种技术手段,是以吸收为学习手段,以设计结构为接受的一种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微课。

3.结合学科与学段制定微课评价标准。微课评价往往侧重选题、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这几个方面,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借鉴软件开发的过程与测评,一个高质量软件产品在完成过程中,不仅有前期的用户需求分析,还要由专家对其结果进行测试和评价。因此,在对微课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参考软件的开发过程以及测评,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微课视频,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有价值的微课,后期还应该让其他教师或者学生对微课进行评价。为确保微课的高效性,制定一个具体、合理、以学为目的的评价标准尤为重要,针对学科、学段的微课评价标准将对微课教学起到指导意义,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微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指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4.完善微课学习环境。由于学校硬件条件有限,应展开家校合作为小学生微课学习提供条件。一方面,可以将所有的微课视频存储于教室的电脑,在空闲的时候播放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微课视频。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在家也可以轻松观看微课视频,这样父母在周末的时候和孩子一起观看,家庭和学校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微课学习环境。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学活动教学方式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