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要回归生活

2019-03-22 15:29
成才 2019年6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世界

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会上明确提出了思政课要坚持“八个统一”,思政教师要做到“六要”。同时强调:“上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课程。”就小学教育而言,思想政治课主要指《道德与法治》,其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如何有效发挥这门课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我们以为其关键在于要让《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归生活。

一、道德与法治教育为什么要回归生活?

第一、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人在其生长的世界可分为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科学世界是从人的生活世界的活动中衍生出来的,是生活世界的理性综合物与抽象图像。其中,生活世界是人类的根本家园,为人的成长提供了基本的需要,科学理性只有回到现实的生活世界中,才能显示对人类的意义。我国著名学者项贤明概括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把人类社会中的教育现象分为科学世界的教育和生活世界的教育两大领域。同时,他把道德教育也分类在这两个领域,即科学世界的德育和生活世界的德育。小学《道德与法治》其内容主要包括: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由三条主线贯穿其中: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内容都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中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抽象与概括。正如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所言,“道德同存在的事实性密切相关,而不是同隔离实际的理想、目的和责任相关。作为道德基础的事实,来源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来源于人们在愿望、信仰、满足和不满的生活中相互关联的活动结果。”生活是道德的沃土,道德源于斯,长于斯,与生活“同呼吸,共命运”,没有生活,也就无所谓道德。生活作为道德“基础事实”和道德是一体化,脱离了生活的滋养,道德就会变成没有生命力的僵死的条文和抽象的原则。基于此,我们认为道德与法治教育应该回归生活世界。

第二、生活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即现道德)有两种,即心智方面的和道德方面的,心智方面的美德大体归功于教育,而道德方面的美德乃是习惯的结果。”意思是说。美德分为可传授的和形成的两部分,知识方面是可以教授的,而德性方面却是在生活中逐渐形成。我们今天在学校课堂中教授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是理性的知识,是可传授部分,而不是道德本身。传授只能让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学生德性的形成,则必须依赖于学生包括学校生活在内的所有社会生活。譬如:我们在德育教育课中,教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而在实际生活,因种种原因,学生并不能做到,所以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怪现象:不管是红灯还是绿灯照样穿行马路。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学生虽然掌握了有关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但德性还未在生活中养成。杜威指出,“为社会生活做准备的唯一方法,是参加社会生活,离开任何直接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现有的社会环境,以建立对社会有益的和经用的习惯,不折不挠地用通过水外的动作教儿童游泳。”若以这样的教育方式教育儿童,把教育与生活的世界隔断,其结果必然是知行不统一。道德教育总是在“生活世界的视野内运动,不能隔离这种视野”。作为道德与法治教育背景因素的生活世界是鲜活的,未分割的,完整的人文世界,在生活的世界中进行道法教育,可以充分吸收生活世界的直观性,本真性,体验性的营养,促进个体道德的生命成长。因此,我们强调道德与法治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

二、道德与法治教育如何回归生活?

脱离儿童现实生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极易造成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背离,使教育无法落到实处,而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让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归生活,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让教学方式回归现实生活。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教师会根据书本上的讲述,向学生客观的表达道德观的重要性。这种灌输式教学不仅使德育异化成抽象的条文与符号,而且这种远离生活的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德育教育失去兴趣。让教学方式回归现实生活世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三会”:一是会预习,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预习单,引导学生开展前置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到生活中寻找预设问题的答案,并在预习时要学会圈点一些重要的内容;二是会合作,在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就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授课过程中,如果简单的问题,单个人能解决的,就由学生自行解决;如果单个人解决不了,可小组合作解决。通过合作学习不但调动了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还有利于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使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内化于心。三是会质疑,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针对新闻上比较火的一个“老人倒地该不该扶”话题,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一起质疑讨论。通过唇枪舌战之后,小学生会自己明白,碰见需要帮助的老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他们,但是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护好自己。小学生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中,积极地思考和讨论,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灌输,因为有了思想的碰撞,有了生活的体验,有了对真实事件的思考。因而能大大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让教学内容回归现实生活。小学道德和法治教育和其他学科比起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主题,选取生活中不同案例展开教学。例如在教学《花儿草儿真美丽》这课时,有教师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

【课堂实录】——《花儿草儿真美丽》片段

教师出示三幅图:

第一幅图中公共花坛里的鲜花是大家共同欣赏的,你摘了别人就不能看了。

第二幅图里这些小草太嫩了,还需要慢慢养护,所以这里用护栏把它们保护起来。

第三幅图,大自然中去跑一炮、跳一跳,采一些野花编个花环,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

师:再来看几幅图,他们这是对花草的爱护吗?

(教师出示情境图1:武汉大学的樱花开了,真美!我想爬到树上照张相,摇一摇树枝,下一场花瓣雨,顺便把这美好的瞬间照下来,我可以试试吗?)

生1:这样做不对,你把花瓣都摇落了,别人就不能欣赏了。

生2:爬到树上,会把树枝弄断的,不爱护花草树木。

师:你来赏樱花,大家也在赏樱花,这样做不文明。

(教师出示情景图2:老人们在公园里扯着树枝锻炼身体)

生:老人们这样锻炼也不对,会把树枝扯断,损坏树木。

师:你们给爷爷奶奶建议一下,可以到哪里去锻炼身体?

师:这几种情况,你怎么看——

(课件出示农民伯伯在田间除草、园艺工人在修剪枝叶、花店里的插花、户外草地上露营)

生1:农民伯伯除草是为了庄稼长得更好,是可以的。

生2:园艺工人修剪枝叶也是让树木长得更好。

生3:野外的草地上可以露营,不会影响小草的生长。

师:露营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在草地上乱扔垃圾,我们要给小草生长提供一个好环境。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教师先用教材中的情境图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用几个生活中的情境图来拓展。这样的教学设计抓住典型的生活事件,把科学世界的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教育紧密链接在了一起,让学生在与各种社会因素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

第三、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来自实践,最终也将指导实践。正如鲁洁老师所说:道德的学习不能站在生活之外去进行,道德的学习者不能是一个静观的凝视者,必须是一个行动的实践者。因此,在进行小学道德和法制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教学的课堂拓展到实践中去,让小学生在切身参与中去感受,去体验,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的明白这些知识的真正意义。例如,在学习“感恩”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一起去附近的敬老院,去看望老人,为他们捶捶腿、唱唱歌、聊聊天,这些小学生作为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和“小公主”,都是爷爷奶奶服务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他们感受平时父母的不容易,从而学会感恩。又例如,由于现在网络、电视的普及,小学生受到这些的影响,会认为吸烟、打架、吸毒是一个非常酷的事情,法律意识非常的淡薄,不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一定不可以触碰的。教师可以带小学生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去少管所表演,并给他们准备礼物,让他们在和曾经失足的孩子的交流中,感受自由的可贵,提高自身的追求,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

总之,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育要回归生活是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刻认识到,强调道德与法治教育要回归生活的世界,不是要其无条件地迎合现实生活,而是要发挥其“立德树人”作用,引导儿童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世界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