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品格培养与教育的实践探索

2019-03-22 16:00明,白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品格绘本幼儿园

赵 明,白 晶

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校管理学会倡导并提出了备受关注的21世纪人才所需要的“三大能力”。其中的第三项能力,即以责任感、自律性、权利意识、尊重他人、诚信处事等为主的公民能力,被视为学业能力和个人能力的基础,以及个人和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针对三种能力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逐渐形成备受重视的独立体系,也就是品格教育。“品格”指人的品性和品行,即人的德性和其他基本素质的综合体,是一个人各种优良品质的综合。幼儿阶段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它对一个人的命运及其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品格教育就其概念的界定,具体指向的是思想品德教育,表现形式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指导纲要》倡导要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那么教什么能让幼儿拥有终身受益的品格呢?《纲要》又给了我们明确的方向,“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依据,“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培养兴趣”所传递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阐述中也是清晰可见的。那么,围绕“独立自主”和“自尊自信”所进行的品格培养则是品格教育的核心所在。基于以上品格教育的相关探索与思考及指导与建议,我们在幼儿的品格培养方面做了如下实践。

一、尊重幼儿,利用多元丰富的文化环境与活动体验培养幼儿自信心

首先,创设环境,帮助幼儿完成自我身份的认同、表达与接纳。创设丰富、可感知的文化环境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品格的物质条件。我们每月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和内容,适时更换主题墙面,通过亲子共同制作海报、主题墙展示的形式,帮助幼儿来认识自我,如“我喜欢的水果”“我喜欢的动物朋友”“我最爱的颜色”“我喜欢的车子”等。孩子们经常围在班级的主题墙边向伙伴介绍自己的喜好,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自信心在一次次和同伴清楚地表达中不断得到提升。

每天清晨的点名环节,我们不是让幼儿简单地说一声“到”,而是让他们走到前面和教师拥抱,体会师生的浓浓爱意,然后站在讲台上向小朋友介绍自己,从最开始只能简短地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年龄,到现在能流利介绍自己来自哪里、喜欢的好朋友、兴趣爱好等。孩子们从开始的胆怯、唯唯诺诺到现在的落落大方、从容自如,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在逐渐认识自我后的自信。

在各种教育教学游戏活动以及一些大型活动中,我们会适时创设各种品格教育的环境,如教师和幼儿一起制定活动或游戏的规则,并提醒他们在游戏中要自觉遵守,从每天区域游戏不争抢玩具开始,逐渐渗透到要学会分享;幼儿从开始的自顾自到学会关爱他人、团结小朋友;从胆小怯懦到勇敢尝试、解决各种困难并学会合作。还从每周的升国旗、唱国歌这样的集体活动中启发他们初步的爱国情感。

其次,透过集体活动中的同伴互助行为,帮助幼儿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学会服务自己和他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隐含着品格教育,如清晨来园时,幼儿园大班的哥哥姐姐会佩戴“礼仪小天使”的绶带,在门口迎接每一位弟弟妹妹和教师,他们彬彬有礼地对每一位走进幼儿园的教师和小朋友热情地打招呼“老师好”“小朋友好”,一声声清脆有礼的问候传递着文明礼仪的正能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忘抓住时机进行品格渗透。以生活课程为例,学习自己吃饭、洗脸、穿衣……再服务他人,争做值日生、同伴互助等,教师们把品格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个周末下午,我们还会进行一次谈话活动,让小朋友在同伴面前夸夸自己的小伙伴,找到别人的闪光点和自己的不足,这些隐性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尊重他人、公平公正、有爱心的良好品格。

再次,以欣赏绘本故事、创作艺术作品为媒介,让幼儿在真、善、美的愉悦体验中形成良好的品格。绘本作为儿童“人生的第一书”被公认为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与一般图书相比,绘本的价值就是它能把平时很难理解的、内涵较为深邃的道理用最浅显易懂的故事呈献给幼儿,使其在充满童趣的绘本故事中体验和感受关怀、分享、坚强、勇敢这些积极情感及良好品格。绘本阅读能提升幼儿的语言涵养、激活幼儿的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最重要的是能给幼儿带来生活的启迪和情感的滋养。为了让幼儿更多地感悟绘本故事的精髓,我们在图书角放置了大量的绘本,在每日的晨间活动中,幼儿在吃过早饭后,会自发去图书角取绘本进行阅读,遇到看不懂的会请教师来讲一讲,伴着舒缓的音乐,晨间的阅读活动显得轻松又温馨。我们还开展了“爸爸妈妈讲故事”的活动,每星期都会邀请一位家长到班级给孩子讲绘本故事,来讲故事的爸爸妈妈还会给孩子们带来小礼物,让孩子们在这种充满温馨与爱意的环境中体会来自他人的关怀。

《纲要》在艺术领域的基本思想和原则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情感、体现成就感。二是艺术活动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三是幼儿艺术活动是精神创造活动。由此可见,艺术活动对孩子品质发展的重要性。在日常的艺术活动中,我们会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幼儿的创作性,通过艺术创造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自信心,培养幼儿真、善、美的良好品格。还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如“三八”节“母亲节”“国庆节”等对幼儿进行感恩的教育,让品格教育润物细无声。

二、一日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养成基本的自我管理行为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由于幼儿处在具体形象思维期,所以对其进行品格教育时,必须是直观的、形象的、具体的。只有把这些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才更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

首先,教师和家长言传身教,树立好品质的典范,在一日生活中影响幼儿。模仿的直观特质,使它成为幼儿品格培养过程中的基本学习手段,幼儿的认知是通过模仿成人的道德行为及言谈举止来完成的,教师和父母本身的良好品质都是养成幼儿品格的重要因素。借助家长会和开放日这个平台,我们与家长进行品格教育及培养方面的有效沟通,达成教育共识,成人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幼儿,做幼儿的好榜样。在幼儿园和家庭,教师和家长都会随机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偶发事件,随时对幼儿进行品格教育。“身教胜于言教”,家长和教师们以身作则做孩子品格学习的好榜样。

其次,学习礼仪歌谣,从中学习日常礼仪,了解正确的行为标准。歌谣语句短小,朗朗上口,深受幼儿喜爱,为幼儿的品格培养带来了一些趣味性。孩子们很喜欢这些小儿歌,“小小勺儿手中拿,一口饭来一口菜,安静吃饭不说话,残渣轻轻盘中放,营养饭菜吃光光,桌面地面都干净。”餐前说一说这首《吃饭歌》,慢慢会发现,孩子们的进餐习惯越来越好。教师搜集大量礼仪教育的歌谣,利用游戏的形式和孩子说一说,讲一讲。午休时,孩子们说一说“轻轻走进午睡室,自己的衣服折整齐;脱衣上床有秩序,衣服鞋子放整齐,安安静静入梦乡。”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域走廊,我们会提醒幼儿:“我要学猫猫,走路静悄悄,脚步咚咚咚,声音实在吵……”幼儿在这些趣味横生的礼仪小歌谣中,逐渐养成了说话轻声、安静倾听,做事有序的好习惯。

再次,让幼儿在轻松的游戏环境中培养良好的习惯,潜移默化地进行品格教育。陈鹤琴先生说“各种高尚道德,几乎都可以从游戏中学得,什么自制,什么克已,什么诚实,什么理智的服从,这种种美德之形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在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唤醒其主体意识的同时,诸如独立、自制、秩序、合作这些终身受益的品质也在潜移默化之中习得……”幼儿园里,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我们的一日生活都贯穿在游戏中,每天下午的区域游戏时间,孩子们在娃娃家、图书角、美工区、医院……各种区域里游戏。他们每天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区域,在游戏中自觉遵守规则,体验着伙伴之间的和谐快乐。在日复一日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学会了自助与乐群,逐渐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谦让、互相帮助等良好的品格,游戏在幼儿品格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显而易见。

三、耐心指导和悉心教养,家园携手培养幼儿良好品格

幼儿品格教育一定是由幼儿园、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教育。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把品格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是必要的。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充分挖掘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有效资源,共同创设有利于幼儿品格发展的系列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开展“争做清洁小达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是老师妈妈的小帮手——宝宝从小爱劳动”“我爱爷爷奶奶——体贴关爱,懂得感恩”等系列活动时,都请幼儿的父母参与进来。如在“我是清洁小超人”的活动中,在孩子们每天的洗漱时间里,父母用相机帮助幼儿记录洗漱的影像,并通过微信平台朋友圈的形式发布,家长们之间相互点赞、相互激励、相互影响督促,他们每天用各种形式记录孩子的点滴进步,孩子们也逐渐在父母和教师的关注下,自觉养成洗漱的好习惯,并延伸到自己收拾玩具、做简单家务、为爷爷奶奶做点事儿中。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注下,在各种媒介平台的宣传教育下,幼儿的良好品格在逐渐形成,学会了坚持、懂得了感恩,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园携手,共同助力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

对于人的一生而言,知识与能力的获得都可以在日后通过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去获取,唯有品格的养成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它影响着人的终身发展!在幼儿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形成过程中,良好品格的培养与教育,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品格绘本幼儿园
绘本
绘本
绘本
我爱幼儿园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