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舞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

2019-03-22 16:00程金荣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手语心理健康动作

李 峰,程金荣

一、手语舞简介

手语是用手势比量动作,根据手势的变化模拟形象或者音节以构成一定的意思或词语。是听力障碍者(即聋哑人)交际和交流思想的一种手的语言,也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工具”,对于听力障碍者来说是主要的交际工具。而手语舞是区别于手语的,它是手语、舞蹈和团队心理拓展相结合的产物,也可以称之为“团体心理手语舞”。手语舞的动作简单易学,适合在学校推广,对提升参与者的心理素质、放松身心、凝聚人心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前,手语舞对于国人来说还很陌生。1982年,日本残疾人艺术团到上海聋哑青年职业技术学校访问演出,首次将手语舞介绍到中国。1985—1989年,我国开始自行研创手语舞。80年代末是聋人手语舞的初创阶段;90年代初,小虎队歌唱组合用手语伴唱的歌曲《爱》在全国掀起了学习手语歌的热潮,此后,很多人进行了手语舞的研发,开始将手语广泛融入流行歌曲当中。手语舞已不再局限于聋哑人编创和表演,其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包括爱国情怀、团队建设、强健身心等,也因此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推广。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教育教学意图越隐藏,其效果越明显。最好的教育是没有痕迹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而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不留痕迹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功效。在中小学推广手语舞便是如此。

手语舞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多种风格,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能够展现他们的团队风采、塑造良好风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手语舞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励志风格的手语舞。此类手语舞的歌词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给予人们情感上的启发,能使脆弱的心灵看到希望。手语舞的动作设计充满力量感,歌词和动作以及韵律相互结合,可以将情感和力量注入心灵,从而内化产生强大的动力。比如手语舞《中国人》,动作充满了力量和激情,非常具有感染力,可以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升华。

二是抒情风格的手语舞。此类手语舞的歌曲气息宽广,曲调优美、流畅,动作与歌词紧密结合,温柔舒展,表情细腻。比如手语舞《感恩的心》,其最大特点是歌曲舒缓抒情,动作轻柔缓慢,表演的同时带动情感的抒发与充盈。

三是谐趣风格的手语舞。此类手语舞的歌曲节奏简单明快,轻松活泼,动作简单易学,充满童趣。比如手语舞《两只老虎》,动作轻快活泼,诙谐有趣,让学生在欢快愉悦中放松心灵、缓解压力。

二、手语舞对中小学生的积极作用

手语舞是一种感情的沟通,心灵的释放,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身心得到放松,对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是健身作用。手语舞不仅手在动,很多时候是全身运动,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积极作用。同时,手语舞的动作编排充满趣味性,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增强协调能力。表演手语舞的时候,需要脑中想着,口中唱着,全身舞着,在这一过程中,手、脑、口并用,全身心投入,增强了身体的协调能力。

三是开发视觉及思维能力。表演手语舞需要调动大脑的各种机能参与运动,大脑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在学习手语舞的过程中,需要细心观察,关注细节和微小的动作,这样可以锻炼眼力,使学生观察能力更敏捷、更细致。同时,对动作的领悟和练习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开发思维,促进学生大脑的发育。

四是调节人的情绪,引发共鸣,让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比如,在感恩教育主题班会中学习手语舞《感恩的心》,能够让学生深刻领悟到感恩的主题,身心投入其中,行动紧随其后。另外,手语动作是一种很好的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有利于内向的学生表露自己的内心情感。

五是展示学校和班级的良好形象和文化内涵。整齐的服装、悠扬的乐曲、优美的舞姿,体现了集体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面貌,集体的向心力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增强。同时,整齐划一的团体手语舞还能有效增强团队的心理动力。比如手语舞《我相信》,反映了一种永不放弃、永不服输的精神,在考前心理疏导中使用,能够使学生充满不服输的力量,缓解紧张心情,积极应对考试。

六是烘托气氛、激发内心力量、提升行动力。在感恩教育中,使用与主题相符的抒情风格的手语舞,能让学生更容易进入相应的情境中,情感升华由内而外。在汶川地震后,心理工作者带领震后幸存的小学生做了手语舞《中国人》,使学生感受到百折不挠、团结奋进的中华民族精神,激发内心力量战胜地震所带来的心灵创伤。

此外,手语舞中的音乐和舞蹈还能起到音乐疗法和舞动治疗的双重功效。实践证明,音乐可以训练弱智儿童,治疗儿童孤独症,它和舞动疗法广泛地被应用于教育当中,对于调节身心、提升自我认识、激发个人潜力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手语舞在中小学的推广途径

通过分析可见,手语舞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十分显著,值得在中小学校中大力推广。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为保证手语舞作用的有效发挥,我们总结出以下四种推广途径。

首先,课前手语舞。利用课前3分钟时间,让学生集体做一段手语舞。短小的手语舞既不影响正常课程,又能让孩子们凝神静气,调整身心状态,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中去。尤其是下午第一节课前,手语舞还能使学生从困倦状态中尽快醒来,以更加清醒的状态进入课堂。

其次,课间操推广手语舞。选择适合的手语舞作为课间操统一推广。全校师生在同一时间共同表演,整齐的动作,优美的形态,既怡情益智,又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团队的力量,强身健体的同时提升心理品质。手语舞与广播体操有不同之处,其动作和歌词相结合,有特定含义,姿态更加优美灵动,会成为校园中一道不一样的风景,对于学生来说有新奇感,有参与的积极性。

再次,在大型活动中表演手语舞。在大型活动中表演手语舞,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热情,鼓舞士气,激发情感。比如,在中考、高考等重大考试之前的动员大会上,手语舞《我相信》能有效提升学生们的激情和动力,调动其积极情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在考前短暂的复习时间里起到鼓舞士气、增强信心等积极心理作用。

最后,手语舞风采大赛。组织手语舞比赛,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尽可能地展现学生的活力与风采。为了荣誉,班级全员参与,对于全体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四、教授手语舞的注意事项

为了使手语舞的推广真正起到积极的心育作用,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不刻意强调学生的动作是否准确,姿势是否优美,而应积极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共同参与。手语舞和专业的舞蹈不同,作为团体活动,重在参与,如果过于追求动作的标准性和整齐度,就很容易压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失去了集体活动的意义。

其二,在教授学生手语舞的过程中,教师要分步骤讲解,让学生知道每一个动作所代表的歌词意义,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熟练动作。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歌词,了解歌词含义,使动作配合音乐后能充分展现手语舞的灵魂。

其三,在学生练习手语舞时也应分节练习,熟练后再串联表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引导鼓励,而不是责备苛求,要鼓励学生大胆释放自己,积极展示自己。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练习手语舞的过程其实就是心理放松、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就是心育的过程。教师的积极鼓励和不断表扬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挖掘潜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其四,手语舞的推广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手语舞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通过缓慢渗透、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作用的,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学校和教师对于手语舞的推广工作一定要长期坚持,只有这样,手语舞才能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同时,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手语舞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手语舞的积极意义,接受手语舞的推广工作,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学校、配合教师,只有这样,手语舞才能在中小学生中发挥其应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手语心理健康动作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动作描写要具体
科学认识中国手语,努力提高应用水平
奇怪的手语图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