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生物学科思想重要性的认识

2019-03-23 06:13蒋桂林
中学生物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学科科学

蒋桂林

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思想是学科体系的三个要素,而学科思想则是一个学科的灵魂。怀特海有一句教育名言,爱因斯坦也重复过他的这句话: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试想想每个人从小到大在学校学了多少知识,做了多少题,但当工作以后(或者若干年以后),那些从前背了又背的知识还记得多少?但是,当人们碰到问题时,照样会想办法去解决、去克服困难,也就是当把在学校学到知识都忘记以后,人们恰恰是运用剩下的东西去思考,去解决问题。知识忘记了,能力沉淀下来;灌输的忘记了,熏陶的沉淀下来。剩下的越多说明教育越有效果,啥也没剩的教育就是无效的教育。这些剩下的东西实则就是思想和方法。

1 学科思想的概念

思想,一般也称“观念”,是一系列的信息,输入人的大脑后,经历一个包括采集、整理、汇总、分析、判断等细节得出一个成型结论的复杂过程,形成的一种可以用来指导人的行为的意识。

布鲁纳认为:在每一门学科中都存在着某些广泛和强有力的适应性观念,这些观念形成了学科的深层结构。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理解它与许多其他事物之间的有意义的联系。掌握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培养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态度。布鲁纳极力主张教给学生的学科基本结构其实就是学科的思想和方法,人们将其称之为学科思想。

生物学科思想就是指人们在认识、探究生命活动规律的过程中对生命的本质、特征、价值的基本认知,对科学的思维和方法的基本掌握,是基于生命科学而产生的解决问题的固定的思维意识。

2 生物学科更加重视学科思想的教育的原因

首先,生物学科的两大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描述性和实验性。描述性强的学科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而知识记忆的时长是有限的,一段时间后就会遗忘,所以理解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提炼碎片化知识背后的大概念、原理、观念就十分重要。在知识遗忘后,思想就沉淀下来了,所产生的影响将是长期的、随时随地的。这也就是学科的核心素养养成了的表现。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其学习过程中必然有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学习,有实验设计原则的使用,有科学精神的熏陶等。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科学思维的训练、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科学态度的领悟等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这也是学科思想的凝练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之道。

其次,当下国家实施3+3(1+2)考试模式,大力提倡尊重学生的课程选择权,部分学生会在高考科目中选择生物。按照《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选考生物的学生才需学习三个选择性必修模块,全体学生都必须学习必修模块。而考虑到总课时等因素,必修模块仅两个,知识体系上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所以掌握生物学科灵魂性的要素——学科思想就更加重要了。

3 生物学科所具有的重要的学科思想

生物学科主要包含一下几点学科思想:

(1)整体性思想:如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细胞中各种复杂的细胞器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但要完成一项复杂的生命活动必须由多种细胞系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不这仅反映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而且也反映了局部与整体、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2)进化的思想:现在地球上有那么多复杂那么多种类的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生物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经历了适应与自然选择的过程,才会出现生命结构的层次性、生命活动的规律性、生物的多样性等。

(3)平衡性思想: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适应一定的环境,无论细胞生活的环境、人体的稳态的维持、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ATP的水解与合成、细胞分裂的周期性等都有一个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通过调节到这个平衡点附近才能能使各种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同时也是高效有序的进行。

(4)探究的思想: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史、生长素发现的过程、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等,都是生物学家们经过长期的探究过程才得己发现、论证和完善的,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过程。

(5)哲学的思想:如同化与异化、合成与分解、遗传与变异等生命活动都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细胞学说的建立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关键是发现了物质化的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等。

4 在生物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学科思想的方法

4.1 归纳法

例如,教师将探索遗传物质的几个主要的实验组成一个学习单元,在学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的侵染实验、RNA病毒重建的实验后,让学生自己归纳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实验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等;在学完光合作用发现史后,可以让学生总结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的同时,让他们归纳自己所领悟到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4.2 联系法

例如,在学习细胞学说的意义时,教师可以和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进行联系,尤其是与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关系,让学生寻找物质的概念和细胞的联系。在学习遗传时,教师要提示学生想想生物的性状是否是一成不变的传下来的,在学习新陈代谢异化作用的时候想想跟同化作用有什么聯系。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自然就想到哲学上的一些基本观点。

4.3 体验法

生命科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实验中既有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的经历,又有科学实验设计的原则的应用,还有一些实践类活动,如考察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维护情况等,对整体性、平衡性思想又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之,在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今天,教师必须重视学科思想的学习和渗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最核心的本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学科科学
【学科新书导览】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