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虹
(1.闽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福建漳州363000;2.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理论与实践成果,极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目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激活发展内生动力,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成为新时代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动力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内生动力是指启动的内部力量或原生的力量,它是一种能够引起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发展的一种持久的力量。探索新时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生动力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1],为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战略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经济领域的改革手段,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视角。以供给侧改革视角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供给侧和需求侧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现象。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平衡发力,以供给侧改革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主体主要由思想理论教育课教师和辅导员等政工干部队伍组成,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主体相对单一,供给主体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留下不良的刻板印象。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舆情多变和社会思潮多元等新问题和新挑战,信息碎片化、价值多元化、文化多样化和利益差异化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念、模式、途径等带来新的挑战,客观上对供给主体的教育能力提出全新的要求。诚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深刻指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1]可见,供给主体是否具备足够的教育能力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高低。近年来,教育部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了大量的学习与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职业素养,但还存在小部分教师思想观念未能及时跟上新时代变化,理论水平和业务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而一线辅导们则忙于大量的行政事务,缺乏“充电”和学习的机会和时间,未能真正发挥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作用,难以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发展。
思想理论课程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供给内容的主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突出坚持时代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阶段性原则[3]。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内容存在“产能过剩”现象。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地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还存在部分重复供给情况,未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衔接和深度拓展,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反感和排斥心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欠佳。另一方面,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新时代的要求存在脱节问题。虽然当前高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投入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品供给,包括各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各种线上与线下的教育教学资源等,但这些内容存在同质化现象,一些内容还存在娱乐化倾向,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并未完全得到学生内心的接受和认可,学生处于被动参与或接受的状态,造成一定程度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存在多种供给实施策略,但多以正面的、单向的、显性的供给方式以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需求侧的主体性,造成教育效果的弱化。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手段不够多元,存在课堂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供给方法,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存在课堂灌输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另一方面,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实施大多以思想灌输和引导为主,供给载体和方式不够多元,隐性的、间接渗透的供给方式未能发挥效能,未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体现对教育对象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供给方式的针对性、创新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实施策略上必须实现路径转换与方法创新,挖掘隐性的供给资源,构建符合学生思想特点和心理需求的话语体系,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有效教育行为的实现依赖人的主体性作用发挥。所谓主体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同思想教育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功能特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凸显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其人的本质属性,才能做到尊重和满足教育对象的现实与心理需求,维护和发展好教育对象的利益诉求。马克思认为人在肯定自然界、外部世界的客观性前提下,人作为主体“能动地表现自己”,人的主体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只有满足“人的需要”,才能发挥和实现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功能,人的需要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终极动力与内在根据,是人的存在方式和价值目标[4]。因此,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回归人的本性,以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为新的生长点,以实现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把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理世界和精神世界作为新的回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对象的合理现实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多样需求的诉求中实现价值引领,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矛盾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新时代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随着历史条件和新时代任务的变化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内部矛盾也发生变化,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供给过程中的矛盾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内部动力和活力源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已经逐渐凸显为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诉求与境况、手段与效果之间的矛盾[5],这些矛盾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的成效。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聚焦思想政治教育深层次矛盾的解决,把握不同矛盾在新时代的特点以及矛盾内在联系,抓住矛盾转化的规律,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基本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的全方位的变革与发展,在不断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矛盾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与客体,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是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内生动力的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价值怀疑甚至持消极否定的态度,那将影响和弱化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和价值取向;而如果学生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也表现出不认同态度,甚至出现情感上的排斥或行为上偏差,这终将也会制约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效果难以实现。因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等要素的价值认可和接受,提高双方认同的契合度,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是激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生动力的关键点。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聚焦薄弱环节,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全面激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生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体制与制度环境,不断释放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与制度活力,为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制度具有指导性、强制性和约束性的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持[6]。因此,高校要坚持和强化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顶层设计,做出明确的制度规定和有序安排,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撑,为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保障;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着力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家校”合作机制等,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激活内生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最大限度提高育人的实效。一方面,要建立多元供给主体,形成一个包括广大政工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科专业课教师及学生在内的多元供给主体,形成全校合力育人的良好格局;同时,将社会组织、学生组织、学生典型以及与之相关的校外知名人士、优秀校友等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系统中,最大限度发挥各类主体在合力育人中的作用[7]。另一方面,拓展供给要素,积极打造新时代“三全育人”一体化格局。统筹课内外资源,凝聚校内外育人力量,构建全员育人的多元供给格局,搭建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和组织育人为核心的育人体系;细化各个育人要素具体操作步骤和环节,明确实施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完善精准的微观育人运行机制,形成高校合力育人和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各个育人要素之间有机衔接,最大限度整合和盘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起高校育人共同体,从而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供给包括思想产品供给和教育服务供给两个方面[8]。不断促进思想产品和服务产品的优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发展永葆活力的关键。学校要通过加强专业的培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提升,为提供学生更加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产品与服务奠定坚实基础;积极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精品课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与时俱进,增强教材的时代感、吸引力和可读性;最大限度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利用学生社会实践、外出实习、就业创业等契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体验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产品和服务供给[7]。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上要充分体现时代性,汲取丰富的时代精神资源和内核,促进把握时事热点与学生现实诉求结合,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指教育对象对自身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或过程后获得的精神利益及其对该获得内容的积极主观体验[9]。获得感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核心和关键。它聚焦大学生现实的或潜在的发展需求和期待,使大学生在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层面上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产生一种正向的、持续的积极心理感受,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生成的内在根源。学生的获得感越多,满足需求程度越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感受和积极主观体验越深刻,越能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和动力。因此,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获得感入手,把它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不断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获得感,不断促进学生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增强获得感,这也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供给指明了方向。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供给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遵循因事而化原则。因事而化原则是以学生的实际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立足点,结合学生思想的实际、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引导学生往积极、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遵循因时而进原则。因时而进原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进程,实现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要整合传统与现代技术,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工作,增强科学供给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策略、载体等与新时代的要求有机融合。三是遵循因势而新原则。因势而新原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情势的演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做到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为学生提供精准的思想政治教育供给[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