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案例传播“软暴力”概念

2019-03-26 17:45陈开和
法治新闻传播 2019年5期
关键词:烧烤店张某手段

■陈开和

2018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严厉打击“软暴力”犯罪。今年4月,“两高两部”又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实施“软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软暴力”的定义、“软暴力”的表现形式、“软暴力”的程度标准、采用“软暴力”手段实施犯罪的认定与处罚、采用“软暴力”手段实施违法犯罪的黑恶势力认定等做了进一步的具体规定。这对于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了更明确的法律依据。

把“软暴力”这个概念传播开来,让社会舆论对“软暴力”犯罪形成强大震慑力量,是普法和扫黑除恶斗争的需要,也是新闻媒体尤其是法治媒体应担负的重要社会责任。“软暴力”这个概念在传播过程中面临哪些障碍?如何克服这些障碍?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聚焦法治 避免泛化

《意见》明确将“软暴力”界定为“违法犯罪手段”,它是指“行为人为谋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响,对他人或者在有关场所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恐慌进而形成心理强制,或者足以影响、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手段”。它可能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可能扰乱正常生活、工作、生产和经营,也可能扰乱社会秩序等。“软暴力”与传统暴力犯罪一样,都会带来严重危害。这就从法律上明确了“软暴力”的性质和特征。

但是,在《意见》出台之前,“软暴力”概念的使用非常随意,其含义极为宽泛。这就给《意见》所界定的“软暴力”概念的传播带来较大困难。比如,有人把“软暴力”作为影视片的一种类型。上个世纪末,一度流行的《星际大冲撞》《火战金刚鼠》就被称为“软暴力卡通”;有人从审美和平权的角度,将女性选美比赛看成是对女性实施的一种“软暴力”;有人把体育赛场上球迷的互相叫阵称为“软暴力”;有人把家长对孩子需求的“超量满足”称为家庭教育的“软暴力”;当然还有人们更熟悉的种种因为情感问题而导致的“家庭软暴力”;学校里老师变相体罚成绩不佳的学生被称为“软暴力”;公共汽车上的工作人员用方言报站被认为是对非本地乘客的“软暴力”……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不同语境之下,“软暴力”的含义千差万别,与《意见》中所下的定义相去甚远。

从一个随意性很强的惯用语,变成一个严谨的法律概念,许多人可能一时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动力去辨析和了解。因为在认知规律上,人们往往会“先入为主”,不同的人对“软暴力”概念的理解都各不相同。

以案释法 情理交融

法律要求精确和理性,而每一个具体的司法案件,都有着丰富的故事和细节,可能激发民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软暴力”相关的司法案件,有许多都令人触目惊心,很容易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要把“软暴力”这个概念传播开来,除了说明包括《意见》在内的相关条文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采取“以案释法”的办法,把采用“软暴力”手段的种种违法犯罪表现,分门别类地讲述出来,使受众对其产生更直观的了解,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从而能够更自觉地同种种“软暴力”行为做斗争。

《意见》出台以来,各地法院对“软暴力”案的判决逐渐多了起来,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也越来越多。案例配合解读,对“软暴力”这个概念的传播收效很大。比如,上海某法院关于新开张的烧烤店遭到“软暴力”干扰的司法判决案例,在全国各大媒体以及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年2月,冯某和张某在上海宝山城区合伙经营一家烧烤店,不久徐先生也在附近开了一家烧烤店。开业当天,冯某和张某组织25人来到店里,半天不点餐。徐先生报警后,民警接报到场,这些人才开始点餐,但不少人只点了一根羊肉串,继续纠缠并干扰该店正常经营。结果,冯某、张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另有13人犯寻衅滋事罪,分别被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至七个月,其余人另案处理。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上,这个配有视频的司法案例,都获得广泛的传播和评论。今年8月,济南市长清区法院一审宣判全省首例“软暴力”案。被告张某做高利贷业务,为逼债在他人葬礼上播放歌曲《好日子》,使用大喇叭起哄闹事,法院一审以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罪责,判处主犯张某八年有期徒刑。这个案子也在各种网络平台上得到广泛传播。

融合联动 精准传播

严厉惩处各种以“软暴力”手段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是扫黑除恶斗争的重点之一。政法系统在这场斗争中发现和惩处的“软暴力”犯罪案例,为有效传播“软暴力”概念创造了最有利的现实环境。新闻媒体应着力创新传播内容和手段,采取线上线下统筹联动,多种平台融合传播的方式,扩大“软暴力”概念的传播效果。

“软暴力”手段违法犯罪实施的主体和对象不同,相关案例报道的目标受众也不相同,因此,媒体应研究和了解目标受众的信息使用习惯,在不同的平台、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来传播相关的新闻主题。如果能够比较集中地推出相关的专题节目、专栏报道和评论,以及多个终端的音视频和图片、文字的报道,法律意义上的“软暴力”概念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必然会得到有效增强。

猜你喜欢
烧烤店张某手段
烧烤店暴力打人案,我们该如何看待
你非叫我跑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张某拐卖儿童案公诉意见书
另类烧烤店
囧版三国之烧烤之行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