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中医药防治

2019-03-28 08:05姜明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赤芍红花糖尿病足

姜明平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北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四平 136000)

糖尿病足的发生和感染、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足或下肢组织被破坏,导致糖尿病足这一病变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该并发症存在较高的致残率。中医药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比较确切,近年来,临床逐渐重视该治疗方法的应用[1-2]。

1 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

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3-5],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足这一慢性并发症十分常见,随着糖尿病病情的不断进展,导致糖尿病足逐渐发生。从中医角度来说,糖尿病足的范畴主要包括“脱疽”“脉痹”“血痹”等。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认为糖尿病的病机主要为燥热偏胜、阴津不足。糖尿病足和糖尿病存在一致的发病机制,然而其具有多样的临床表现和复杂的致病机制,因此各医家的认识也各不相同。

2 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方法

2.1 内治法

2.1.1 瘀血内停型 多在坏疽前期出现,早期肢端有缺血情况发生,存在趾端感觉丧失、感觉迟钝、麻木、灼痛、刺痛,足部皮肤苍白,皮肤皲裂、干燥,干而无汗,皮肤瘙痒,趾甲增厚,毫毛脱落,皮肤营养障碍,下肢间歇性跛行、怕凉、无力等相关症状,同时脉沉细而涩,苔薄白。主要对患者进行益气通络、活血化瘀治疗,主要治疗药物包括白术、黄芪、生地黄、桂枝、桑枝、地龙、白僵蚕、鸡血藤、赤芍、丹参、川芎、当归、红花及桃仁等。

2.1.2 寒湿阻滞型 患侧肢体发凉,皮温逐渐降低,遇冷则出现疼痛感,得热则感觉舒适,足底部和趾间出现溃烂情况,或流脓血,剧烈疼痛,间歇性跛行,甚者趾端皮肤干黑,且范围不断扩大,腰酸痛,浑身乏力,脉细涩,舌淡苔白腻。主要对患者进行散寒除湿、温阳通络治疗,主要治疗药物包括黄芪、茯苓、怀山药、枸杞子、山萸肉、桑寄生、独活、红花、当归、赤芍、川芎、川断、川牛膝、川乌、桂枝及制附子等。

2.1.3 湿热毒盛型 足局部皮肤紫红、潮红,灼热、漫肿,触之皮下有波动感,皮下积液,皮温高,切开以后可见污秽臭味脓液溢出,周边存在实性的漫肿,病变具有较快的变化速度,甚者会波及全足或小腿,患者或有高热症状伴随发生,脉滑数,舌质红绛。主要对患者进行解毒化瘀、清热利湿治疗,主要的治疗药物包括:木瓜、白芍、土茯苓、赤芍、牡丹皮、当归、半边莲、虎杖、黄连、栀子、茵陈、玄参、连翘、野菊花、蒲公英及金银花等[6]。

2.1.4 热毒伤阴型 足部存在红、肿、热、痛症状,或有溃烂伴随发生,浑身乏力,精神萎靡,烦躁不安,脉洪数或弦数,舌质暗红。主要对患者进行养阴活血、清热解毒治疗,主要治疗药物包括:黄芪、太子参、石斛、生地黄、玄参、赤小豆、车前子、天葵子、牡丹皮、赤芍、当归、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及紫花地丁。

2.1.5 气阴两虚型 足创面存在缓慢的肉芽生长速度,周围组织有红肿现象,疮口有大量的脓汁,长时间不愈合,下肢疼痛、麻木,足部皮肤感觉消失或迟钝,身体消瘦,四肢湿冷,脉沉细无力或细涩,苔薄白。主要对患者进行化瘀通络、益气养阴治疗,主要治疗药物包括:地龙、穿山甲、牡丹皮、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川牛膝、当归、天花粉、生地黄、麦冬、黄芪及党参等[7]。

2.2 分期论治

2.2.1 初期 还没有形成溃疡,为瘀血阻络之证。主要对患者进行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治疗,主要治疗药物包括:地龙、水蛭、三七、红花、桃仁、川牛膝、姜黄、赤芍、当归、桂枝及黄芪等。

2.2.2 急性发作期 患者足部存在灼热、肿胀症状,皮下有积液出现,存在波动感,为湿热毒盛之证。主要对患者进行活血利湿、清热解毒治疗,主要治疗药物有:土茯苓、野菊花、忍冬藤、金银花、白花蛇舌草、赤芍、生地、大黄、黄柏及黄连等。

2.2.3 缓解期 该期中存在较长的病程时间,为湿热瘀阻之证。主要对患者进行和营托毒、清热利湿治疗,主要治疗药物有:穿山甲珠、皂角刺、赤小豆、水蛭、桃仁、苦参、薏苡仁及黄柏等。

2.2.4 恢复期 在该期中逐渐消退患者的肿胀症状,肉芽生长较快,创面逐渐愈合。主要对患者进行托里生肌、扶正活血治疗。主要治疗药物有:地龙、当归、川芎、葛根、赤芍、红花、桃仁、黄精、石斛、生地黄、白术、生黄芪及党参等[8]。

2.3 外治法

2.3.1 蚕食清创术 对于蚕食清创术来说,它指的是对坏死组织进行分次逐步清除,不是将坏死组织一次性清除干净。相关学者认为,在临床治疗糖尿病足过程中不能总是运用蚕食清创术或常规的清创疗法进行治疗,需要对溃疡坏死的类型进行准确区分。通过灵活的处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能够将较好的治疗效果获得。通常情况下,在干性坏疽治疗中不适宜运用一次性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疗法治疗,主要原因在于它可能会引起创面缺血坏死,特别是会使局部感染情况加重,然而此时运用蚕食清创法治疗的效果较好。针对严重感染性湿性坏疽来讲,必要的情况下实施一次性清创术,然后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实施蚕食清创疗法[9]。

2.3.2 清筋术 清筋术主要对糖尿病湿性坏疽进行治疗,能够使炎症扩散得到快速控制,对患侧肢体进行保护,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对窦道和创面进行探查以后,在破溃口或患足肿胀波动部位按照肌腱的走形作一纵行切口,一次性清除坏死变性的肌腱,将部分肌鞘切开,并使引流管保持通畅状态;分次清除肿胀的肌腱,然后按照创面状况实施填塞或引流,最后进行加压包扎。

2.3.3 外用药物治疗 (1)中药足浴:相关研究显示,早期糖尿病足运用中药活血通络方足浴疗法治疗能够获得较显著的治疗效果,该方的主要中药成分包括:透骨草、桂枝、豨签草、威灵仙、桑枝、鸡血藤、红花、黄芪、细辛、川芎、赤芍及当归[10]。(2)中药熏洗疗法:中药熏洗疗法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中医药基本理论,首先煎煮中药,通过整齐进行熏蒸,然后使用药液对局部患处或全身进行浸浴、淋洗,在中医学外治疗法中,中药熏洗疗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糖尿病足通过中医药疗法治疗的效果比较明显,能够将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之处充分显示出来。然而当前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过程中还有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疾病临床分期、中医辨证分析等存在不统一的诊疗规范,评价临床疗效的标准不一致;临床研究方法的说服力较差,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对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需要促进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进程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学科内部应当加强学术交流,以便规范统一疗效评价标准、临床分期及辨证分型。促进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得到有效提高,使大样本、多中心、对照、盲法等临床试验研究更加严谨;对糖尿病运用中医药治疗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积极开展,以便在推广中医药治疗方法过程中将有力的依据提供。除此之外,糖尿病足这一疑难病症对多种学科均有所涉及,在中医药防治过程中需要将其优势特色突出,如注重整体调理、内外治法相结合等;同时还需要对现代医学防治糖尿病足的相关经验进行积极借鉴,如正确的病理分型、全面的健康教育、对血糖水平进行规范控制等,从而促进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赤芍红花糖尿病足
红花榜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红花榜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红花榜
红花榜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大黄、赤芍对肝衰竭大鼠血清NO合成和分泌影响研究
新疆赤芍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