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预防的药物护理和足部护理措施探讨

2019-03-28 08:05王丽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降糖药糖尿病足胰岛素

王丽华

(桦甸市红石砬子中心卫生院,吉林桦甸 13240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糖尿病足不但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治疗相当困难,治疗时间长,医疗费用高,疾病负担较重。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糖尿病足病变是可防可治的,因此应重视糖尿病足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应明确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性护理措施,这里主要探讨药物护理和足部护理措施。

1 药物护理

糖尿病患者应用降糖药物过程中,因错误用药观念、服药方式不当等影响,可降低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不理想,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所以,护士应使患者明确各类降糖药物的药理学特点,根据患者实际指导其选择降糖药物。

1.1 降糖药物的药理特点

临床常用的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释放促进剂、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类似物,护士应为患者介绍各类常用药物的药理特点。

胰岛素释放促进剂中,格列本脲(磺酰脲类)具有使用剂量小、不良反应少等特点,那格列奈、瑞格列奈等非磺酰脲类具有良好的餐后降糖效果;胰岛素增敏剂中,二甲双胍(双胍类)不良反应较少,与磺酰脲类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能够进一步增强降糖效果;单用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噻唑烷二酮类降糖效果显著,无低血糖风险,但易加重心力衰竭患者病情。

胰岛素类似物中,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长效胰岛素类似于正常人体胰岛素的生理规律,可以维持更加稳定的血糖水平;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胰岛素具有药效持久作用,有利于补充体内基础胰岛素;门冬、赖谷胰岛素等速效胰岛素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可快速控制餐后血糖,效果显著,适用治疗1型糖尿病。

1.2 药物的正确选择

为了保证患者合理用药,建议结合药物类型以及患者血糖水平、体重、肝肾功能等实际情况正确选择降糖药物。

根据高血糖类型选药。如1型糖尿病建议终身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除了控制饮食、适量体育锻炼之外,结合血糖变化,规律使用降糖药,一旦降糖药效果不佳,务必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胰岛素。

结合血糖水平选药。早期且胰岛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以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药物为主;空腹血糖超过15 mmol/L者先皮下注射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后改为服用降糖药,结合血糖数值选用降糖药,如餐后血糖增高但空腹血糖正常,以口服阿卡波糖为主;空腹血糖增高但餐后血糖正常,以口服格列美脲等长效降糖药为主;如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增高,应提供联合用药方案,以两种不同作用机理药物为主。

根据体重选药。测量记录糖尿病患者体重,给予体重正常者促胰岛素分泌剂,如确定为肥胖给予二甲双胍。

根据慢性基础疾病选药。询问患者既往病史,确定有无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如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宜选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等降糖药,一旦合并症加重宜选用胰岛素治疗。

结合肝肾功能选药。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不宜使用噻唑烷二酮类,但可使用格列喹酮。胰岛素应用于肾功能障碍患者时,注意详细说明、交代注射正确使用方法、治疗时间、使用剂量及皮下注射部位。

联合用药。部分患者单独使用一种降糖药虽然可获取降糖效果但效果一般,为保证最佳血糖控制效果,需要提供联合用药方案。注意结合药物药理特点和作用机制,保证充分发挥药效,调节糖代谢,减少不良反应风险。目前最常用的联合用药方案为二甲双胍+磺脲类、格列奈类+格列酮类等。磺酰脲类+二甲双胍药物基础上辅以甘精胰岛素也是方便有效的降糖方案,原因在于降糖药联合方案辅以胰岛素能保护受损胰岛β细胞,减少口服降糖药用量,减少不良反应,还可以防止口服降糖药的相继失效,从而达到血糖控制效果理想、保证治疗安全性等目的。

1.3 胰岛素护理

护士应指导患者掌握不同胰岛素制剂的作用特点、不良反应、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正确选择胰岛素皮下注射部位(肚脐周围注射胰岛素起效最快,其次是上臂、腿部和臀部。注射点太集中易形成疤痕,影响胰岛素吸收),根据用餐时间个性化选择注射时间,尽早发现低血糖反应,指导患者注射胰岛素时严格消毒,准确抽吸胰岛素,针眼之间距离在1 cm以上[1]。嘱患者严格遵医嘱应用同一种胰岛素制剂并定期检测血糖,患者不得根据自己意愿随意更换或停用胰岛素。胰岛素剂量调整的依据是经过饮食运动和降糖药物治疗后的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

胰岛素应避免高温和日光直晒。胰岛素应保存在2℃~8℃的冰箱中,未开启的胰岛素应在保质期前使用。开启的胰岛素放在冰箱内的保质期一般为1个月,注明开启时间。胰岛素应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不得放置在冷冻层,不能使用结冰的胰岛素制剂。注射前从冰箱中取出胰岛素后在室温放置20 min后注射。

2 足部护理

从确诊糖尿病始,患者应始终坚持每年到医院做包括足部检查在内的全面体检,如已经合并足部并发症则更需要至少每3个月检查1次,发现有溃疡等明确损害,及时正确治疗,避免截肢的可能。

2.1 足部护理原则

每天进行足部检查,购买并穿着合适的鞋袜;为避免足部损伤,穿鞋前仔细查看鞋内是否有异物,不得光脚行走;为防止足部烫伤,洗脚用温度适宜的水,冬季选择适宜的取暖设备;戒烟酒,定期或不适时及时看医生。

2.2 足部日常护理

足趾间皮肤保持干燥和清洁。每天用40℃以下温水洗脚(水温过高容易烫伤皮肤),用中性香皂[2],浸泡时间在15 min以内;洗脚后用柔软的白色棉质毛巾轻轻擦拭足部皮肤(糖尿病患者出现神经病变可能会引起脚干,必要时洗脚后应适当涂抹保湿乳,避免皮肤过干引起足裂而造成感染),然后仔细检查双脚和足底,观察是否出现红、肿、水疱等异常改变。

为防止足部皮肤烫伤,冬天不要用电热毯、热水袋、加热器等进行足部取暖;为避免足部皮肤被异物损伤,不得光脚或穿凉鞋拖鞋在室内外行走;行走时间要适宜,避免摩擦足部皮肤后水疱的产生。

应在洗脚后平剪趾甲,深度要适宜;治疗鸡眼、胼胝和足廯时不得选择腐蚀性药物;小伤口要按常规正确处理,如2~3 d内仍未愈应尽早就医,不得自行处理。

2.3 正确选择鞋袜

穿合适的鞋袜,如果鞋袜不舒适,容易导致足部受伤,可能会引起糖尿病足。

应在午后或晚上为糖尿病患者购买底厚、透气性能好、质地较软且大小适宜(应比原先鞋码大一码)的宽头鞋,不得购买和穿着高跟鞋和尖头鞋。第一天穿新鞋应控制在30 min以内,根据实际逐渐增加穿着时间直至松软后方可上街;足部畸形者,建议使用特制的鞋垫或脚趾矫形器。避免足部压力增高或磨破,引起足部感染。

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并穿着吸水性和透气性好,松软暖和的棉质或羊毛袜。袜口松紧要适宜,亦可将袜口剪掉一截,使袜筒更加宽松,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为避免足部皮肤损伤,穿着的袜子不得有补丁,避免赤脚行走。袜子应保持清洁,每天换洗[3]。

2.4 足底按摩护理

足底按摩可选用涌泉、太溪、隐白、太冲等穴位,以促进足底血液循环,刺激脑干网状系统,合理调节血糖,同时可感知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和弹性。按摩时手部保持温暖,动作要轻柔,力度要适宜。

2.5 足部保暖护理

为避免烫伤的发生,不能使用热水袋、电暖宝、暖身贴等取暖。为促进无足部溃烂糖尿病患者足部血液循环,可坚持适宜温度温水泡脚10 min,或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足浴,1次/d。

2.6 足部原有病变的护理

如果足部有陷甲、鸡眼、胼胝、真菌感染、甲沟炎等问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不得自行处理鸡眼和老茧。水疱护理。足部皮肤水疱的产生的原因是局部压力集中或局部微血管病变后阻碍微循环而提高皮肤通透性所致,要告知患者不得自行弄破水疱,避免水疱破溃后出现各种风险。足部皮肤擦伤、割伤、戳伤可为细菌进入机体生长繁殖提供了便利,应及时常规消毒清创。真菌感染护理。潮湿和湿热为真菌在足部生长繁殖提供了条件,应保持局部干燥,给予抗真菌药物。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4],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特点。要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要求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通过积极的饮食护理和体育锻炼,积极控制好血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做足部清洗卫生,如果有足部溃疡或摩擦伤等足部问题,应该及时处理。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鞋袜,要避免穿着紧口袜,以免影响足部血液循环后造成足部摩擦伤。建议糖尿病患者穿白色袜子,以便于观察足部局部破损及其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足部护理时,要选择适宜的水温,防止烫伤脚部而引发足部溃疡。在寒冷的季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做好足部保暖,防止发生冻伤或因为血液循环受阻而发生足部坏死。

要教会糖尿病患者识别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1)皮肤干燥发痒,出汗少,并伴随有色素沉积。(2)下肢发凉发肿,并且会出现麻木、疼痛或者知觉下降等。(3)双脚肌肉萎缩,韧带脆弱易损伤,甚至会出现病理性骨折,骨骼和肌肉发生改变。(4)不走动时无不适感,一旦走动就会感觉酸胀不适,甚至不能坚持走路要停下来休息。如果出现上面的一种或者几种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并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和治疗。

猜你喜欢
降糖药糖尿病足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两味鲜为人知的降糖药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