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翻转课堂应用的几点思考

2019-03-29 12:02罗高峰
商情 2019年5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翻转课堂课程

罗高峰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被广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这一变革创新,同时给教学活动主体、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带来了深層次的机遇和挑战。要理性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促进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课程 翻转课堂

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媒体软硬件的快速发展,为当前课程教学改革带来广阔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现实的挑战。当今,“00”后网络“原住民”已经进入大学校园,新生代信息资源获取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引导他们科学认识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客观现象,成为了国内学者重视的话题。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中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2012年前后,翻转课堂在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翻转教学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需求,同时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课题。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翻转课堂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是从教学活动主体来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稳定性持续增加。教师和学生两个“人”的因素,处于“教”与“学”的两端,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总体上,形势与政策课广泛采用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释放了青年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增加了课前、课中和课后全阶段师生互动的即时性和有效性,也为教师提供了育人延伸的广阔空间。因此,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一部分教学理念更新快并勇于教学创新的教师,在“翻转课堂”各项外部硬件条件逐渐完善过程中如鱼得水,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认可度也大大提升。“翻转课堂”对教师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以及与青年学生在“现代场景”的沟通对话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实际情况看,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龄教师,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方面技术障碍,在自媒体“现代场景”与学生的教育互动存在能力不足(例如在线的主题讨论、答疑等环节)。而年轻教师受制于有限的教学经验和快速更新的教学内容,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往往投入精力较多,教学设计的周期长,容易忽视对教育规律和教育内容的深度发掘。以往课程教师由专职教师为主,以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学校党务工作者为兼职队伍的任课教师结构,逐渐转向了专职占少数、兼职为主的结构,客观上不利于教学改革的持续稳步推进。从学生的情况看,在现代高校学分制选课普遍实行的环境下,传统以管理尺度划分原始的班级单位,已不适合现代教学需要。从一定意义上看,“大学变得既没有了注册的限制,也没有了国界的限制”。翻转课堂“线上自主学习+课堂自主讨论”的讨论式、启发式混合教学模式,完全打破了传统固定不变的“条块式”教学对象。根据个人兴趣的分组和对等自由的讨论,使得教育对象结构稳定性的下降。此外,尽管现在入校青年学生绝大多数已经具有了使用现代教育工具的良好基础,但是科学运用网络平台工具参与教学过程的能力干差万别,一定程度上也是教育对象不稳定性增加的重要表现。

二是教学目标的实现和科学教学过程的设立尚未得到确证。知识、方法和价值观是现代教育的三维目标。当代教育正在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即走向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为一体的教育。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从根本上就是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外部社会现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广泛运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课堂单一以知识灌输式传授教学的现状,对学生方法和价值观的引导得到了增强,以知识为导向弱化价值观育人的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政策性、时效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要“入脑入心”,真正“真懂、真信、真用”,必须建立在线下学习形成的科学认知基础上,而这一部分恰恰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所看不到的。如何科学平衡知识传授、方法引导和价值观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合理设计三者在课堂呈现上的比重,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翻转课堂模式广泛采用的成效,目前只说明了它有助于目标的实现,但是对其实现过程、方式和规律仍未有科学的揭示。另外,翻转课堂被国内教育界认同并得到广泛运用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仍不过短短五年不到的时间,理论和实践研究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不同的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对翻转课堂做出个性化的探索,客观上造成了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翻转课堂模式多样,优劣不一。教学管理过程的规范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仍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对翻转课堂如何通过科学的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尚未得到充分说明。

三是从教育资源来看,教育结构的不平衡性增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教学硬件投入尤其是教学网络平台的建设依赖性大。教学网络平台使用的便捷性和友好度,直接影响教育主体的使用体验,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保证的重要基础之一。各高校在推动形势与政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受制于资金和人力,在硬件投入、人员调配以及技术服务支持上存在较大差别,而翻转课堂恰恰对学生自主线上自学和教学过程的软硬件支持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可以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质量,与高校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是紧密联系的。一般来说,教育投入多、教育技术力量基础好的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就比较顺利。资源支持力度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导致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甚至是同一院校不同教学课程之间的不平衡性加剧。

二、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翻转课堂应用的思考

1.加快翻转课堂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本土化转化。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外来品”,在引入的过程中必须与本地区本民族教育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就是说教育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与我们的国情相结合。形势与政策课采用翻转课堂,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指导和价值导向,宏观上为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改革模式转换、教育方法变革和教育质量提升提供整体战略设计,为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形势与政策课在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实现从集体知识传授到学生个体自主学习,教师通过视频录制和课程空间建设,在课堂讨论的组织者和发起者,扮演者学生学习辅助和支持者的角色,需要对教育政策进行深刻把握,对教育者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才可能实现教 学目标。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保证建立在学生学习主体性(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之上,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对学生独立人格和理性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同时学校提倡鼓励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对话,营造公平自由的校园氛围。

2.建设一支专业化程度高、年龄结构合理的专门教师队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和组织者,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和承担者。从教学过程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课程质量能否保证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信息化水平,就要通过富有成效的各类培训,提高教师对翻转课堂理念、课堂组织艺术、视频制作技术等方面的认识和能力。同时,要打造一支老中青搭配、教学经验丰富,又能熟练运用新平台和现代教学工具的专门队伍,推动教学经验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深度融合。在推动教师队伍发展的同时,应注意以专职教师为主体,同时吸纳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力量到队伍中来,对兼职教师应加强考核和指导,要以立德树人教育效果为导向,建立择优聘用和流动淘汰的工作机制,确保教师队伍质量。值得一提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越来越在师生有效互动的场景中才能实现。自媒体场域中面向学生的话语转换能力和互动能力,越来越成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育人的基本能力,要扩大教师在线上教学内容和线下教学过程的“在场”场域,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

3.推进翻转课堂教学的科学设计和评价。对形势与政策课翻转课堂进行科学设计和评价,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必然要求。翻转课堂在引入形势与政策课程之前,已经确定了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和进行初步训练、课中主题研讨和课后少量测评和巩固的基本教学模式。教学模型已经在形势与政策课堂上广泛被使用。但是,该模型的使用是否符合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不同地区、高校和学生群体的主体需要,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细节结合具体教学目标如何设计,在教学改革中应当进一步深化认识。要根据总体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对翻转课堂模式使用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要为教师集体备课和分享交流创造有利条件,打造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同时,深化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一体化共同体。在推进形势与政策翻转课堂科学设计与评价时,要鼓励和提倡符合党和国家教育要求、符合学生成长成才和符合教育规律的优质教学内容的供给,坚持“内容为王”,反对“技术至上”。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翻转课堂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