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之道”

2019-04-03 11:14王敬忠
求知导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历史经验

王敬忠

摘 要:2014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参加师生座谈会时指出,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018年5月2日,习总书记再提“大学之道”。大学起源于西方吗?什么叫大学?大学精神的实质是什么?文章通过追溯大学的起源,试图探索大学的精神,也就是“大学之道”的核心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大学之道;大学精神;历史经验

一、大学的起源

1.公办大学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起源于中国。早在五帝时期,中国便有了大学、小学的学制划分。《仪礼注疏》曰:“质家贵右,故虞殷大学在西郊,小学在国中。文家贵左,故夏周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小学在西郊。”《周礼注疏》载:“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所以,在中国,作为具有高等教育职能的大学,可以追溯到距今至少4000多年历史的五帝时期。若把前述公办教育的体制及“大学”“小学”学制的划分视为人类历史上政府办学的始祖,应当没有异议。

汉朝中央设立太学,隋唐以后改为国子监。隋朝开始,中国出现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清朝时,学校多称学堂。清末,1895年设立的“北洋大学堂”等,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以西方模式设立的高等学府。

2.民办大学

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孔子的一生,“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礼记·中庸》)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周礼失败,开始专心办学。

在招生对象上,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原则,“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在教学内容和学科设置方面,“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即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孔子继承了《周礼》中“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周礼注疏》)的理念,开设了礼、乐、射、御、书、数等学科,分别涉及德育、文学、书法、音乐、体育、数学等门类。可以说,孔子的教育,是通才教育。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注重因材施教,比如,对不同学生针对“仁”“孝”等相同问题的回答却不相同;孔子善于启发式教育(《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要求学生举一反三(《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诽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善于思考(《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从而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指导思想上,孔子把“五常八德”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孔子一边办学一边整理、编写教材,他所整理或编写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和主要体现孔孟思想的《孝经》《论语》《孟子》一起,被后世奉为儒家教育的核心教材。

由于孔子教育理念的先进和效率的高效,门徒众多。《史记·孔子世家》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孔子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孔子的教育思想还对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魅力:西方历史上的“孔子热”》)。

二、大学的精神

1.不计穷通的贵族精神

这里所说的贵族精神,是指精神上的富有和人格上的高贵。《庄子·让王》曰:“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也就是说,真正有道德的人,是不计较贫富穷通的。儒家思想也有着同样的情怀,孔子就是一个有着这种贵族精神的人,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的高足颜回也是这样一个人,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2.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

中国的古圣先贤们不计贫富穷通,他们所追求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习总书记引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时所指出的,是一种家国天下的情怀。(《人民时评:涵养温暖向上的大学之道》《〈家国天下〉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这种家国情怀,于孔子而言,就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理想,于孟子、范仲淹来说,便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舍己为人的精神,于张载而言,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而这种家国天下的情怀,其实就是儒家思想精英教育的结果。

3.至高无上的政治哲学

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精神,……我们以为欧美的国家近来很进步,但是说到他们的新文化,还不如我们政治哲学的完全。中国有一段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像这样精微的理论,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治哲学知识独有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的。”(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六讲》)

三、歷史的经验

自从科举制度设立以来,从隋至清,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历史中,就是在这种以“修身为本”的大学精神的指导下,以儒家十三经为考试大纲,中国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相、名臣,世界一流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等,他们如璀璨的明星,闪耀于人类的史册。

后科举时代,也是在这种大学精神的指导下,“学龄儿童入学率通常在20%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的民国时期,以蒙学孝经、四书五经为基础教育的核心教材,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大师级人物,他们分别成为各自专业领域中的巨擘。

足见,培养社会精英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而以“三纲八目”为原则,坚持以“修身为本”的“大学之道”,是实现精英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大学理解为“所谓大学者,人类精英之摇篮也”。

四、结语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在习总书记的大力推动下,国学经典正在回归校园。乘此东风,相信不久的将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盛景还将重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会更快地实现。

参考文献:

[1]倪敏达.《礼记·学记》的教育智慧[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

[2]郑玄.周礼注疏[M].贾公彦,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历史经验
近代以来中国办学成功历史经验之浅谈
俄罗斯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关于大学和大学精神的思考
大学精神的培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探析
大学精神培育是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必要途径
女排夺冠与大学精神
水务纠纷的化解之道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理论价值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