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9-04-04 01:06马震安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积极性人工智能课堂教学

马震安

由于大部分教师在思想认识上的保守或是驾驭信息技术能力的不足,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依旧以传统的为主。有些教师虽然使用了信息技术手段,但大部分是用幻灯片代替黑板,教师成了播放员,幻灯片满天飞,搞“媒体轰炸”。这样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当成容器,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失去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很难唤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大多不买账。于是,当教师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讲授、自以为讲得很精彩、分析得十分透彻的时候,学生往往头不抬、眼不睁、昏昏欲睡,抑或无所事事、窃窃私语。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则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面对现代观念极强的00后学生,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我们要分析其中的原因,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网络广播,以生活中实例激情引趣,引入课题

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原因。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引起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鼓舞学生认真而愉快地主动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依托实际生活,以学生生活中熟知的应用、感兴趣的高新技术领域应用为背景,通过清晰的视频、逼真的动画等信息技术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为创设激趣辅学的情景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通过这样的情景能够快速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初识人工智能”的课例教学引入中,教师提出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奇事情也相继发生,下面我们看一个视频片段。教师通过网络广播软件播放“机器人‘索菲娅获得沙特国籍”新闻片断。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提问:视频短片中反复提到一个名词,是什么?学生回答:人工智能。教师:对,人工智能。这就是今天这节課我们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像这样,教师通过有趣的视频引入课题,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的刺激,带着问题主动探究知识,从而轻而易举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师枯燥的叙述或是直接的切入主题相比,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高涨,氛围也更加浓厚。

以互联网为依托,加强实践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知识,知识最大的魅力就是它的实用性。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内在力量,尝到运用知识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获得成功,尝试到了甜头,亲自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能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初识人工智能”教学的“体验环节”中,教师设计了带有问题思考的人工智能体验环节:“棋”乐无穷,与计算机博弈;随“机”应变,与小i机器人进行交流,如图1;各“试”各“样”,模式识别,包括AR小游戏及在线文字识别;“译”来“译”出,机器翻译。这样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巩固了课堂知识,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快乐。

以主题网站为媒介,在相互交流中收获知识

主题学习网站,通过创设一系列接近真实的情景、问题和专题,让学生通过协作、交流互动等方式对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和学习,从而获得对该主题的专门性认识,即形成对该主题的知识结构;同时,主题学习网站为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搭建了一个开放性的技术平台,建构了一个和谐的立体交流互动模式。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均可以将自己从各种渠道和载体上获得的信息源源不断地传输到主题学习网站,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围绕某一观点或话题进行讨论,将自己的观点发布到主题学习网站。

例如,在“初识人工智能”教学的“认知”环节中,学生既可以通过主题学习网站提供的视频片段获取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也可通过互联网自己搜索相关知识,并把自己认识到的有关人工智能知识提交到主题学习网站相应页面中。同时,学生在“体验”环节中,可对每个体验任务中的问题在主题网站相应页面中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见解,如图2。这样,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变化,营造了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空前提高。

习题比赛,让学生在兴奋中完善知识

在课堂练习中,适当采用倒计时抢答比赛的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培养他们思维敏捷、反应准确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但在进行试题设计时,题型尽量多样化,有记忆、分析、推理等各类型题,同时还要面向全体学生,题的难易程度要把握到位。

例如,在“初识人工智能”教学的“知识巩固”环节中,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做成网页选择题的形式发布到主题学习网站上,学生在各自的电脑上打开相应的页面就可以答题,答题结束后就会显示所用时间及相应分数。这样,课堂练习的回答就不仅仅是尖子生表演的舞台,各层次的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

多样课堂总结,让学生有效梳理课堂知识

良好的课堂教学总结,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知识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单纯地采用口头总结,或简单的问答方式,往往起不到课堂总结应有的效果。这时,可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堂总结多样化,将传统的口头问答总结变成生动、有趣、图音并茂的效果,这样的课堂总结定会对整个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大幅提高。

例如,在“初识人工智能”这节课的“畅想未来”环节,学生可通过主题网站发布的几段关于人工智能的视频片段或自已通过互联网的搜索,将自己对未来人工智能的想象上传到主题学习网站相应页面,如图3。每位学生的畅想都可通过主题学习网站相互分享。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兴趣也会更加浓厚,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巩固也更加牢固。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切实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人的发展性和主体性,采用正确的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促进每个学生健康、主动地发展。

参考文献

赵跃生.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探讨[J].教育信息技术,2005(1).

徐委峰.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J].神州(下旬刊),2011(5).

猜你喜欢
积极性人工智能课堂教学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