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艺术

2019-04-07 17:10祁淑芹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意境小学生音乐

祁淑芹

一、采用有效措施,创设课堂艺术

1.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比较好动,表现欲也较强,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质。

2.利用感性认识进行教学 小学音乐教师要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美感的认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感感性认识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音乐时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不同的体验。例如,在讲解力度几号这个知识点时,不要只是让学生记住“f”表示强,“p”表示弱,而是让学生聆听含有力度变化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力度的变化以及对音乐情感变化的影响。

3.利用形象化的动作进行教学 低年级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形象记忆比抽象记忆要多。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用音乐术语讲解,学生会感觉枯燥,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教师也很难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形象化的动作进行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X X、XX X、XXXX X。这几种节奏型快慢不一,我用肢体语言“走走、跑跑走、跳跳跳跳走”等动作进行形象教学,从而达到体会节奏变化的目的。

二、激发学习兴趣,使课堂“活”起来

音乐教育必须要保证真、善、美统一,知、情、意统一的人格塑造中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例如,在教学歌曲时,教师要注重歌词意境及旋律的感受上,通过意境的描述,使学生进入歌曲情境中,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如教唱《勇敢的鄂伦春》一课时,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鄂伦春族民歌,歌曲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支由远而近又渐渐远去的骑马挎枪护山林的威武的鄂伦春猎人队伍的形象。歌曲为五声音阶,由四个乐句组成,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歌中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在音乐表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在乐器的选用上,我选用了口琴和响板,让学生先用口琴吹出这首乐曲的旋律,用响板加以伴奏,“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样,当学生已欣赏了全曲(并配以音画),对歌曲的意境已有一定感受之后,一部分学生演奏口琴,一部分学生用响板伴奏,另一部分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全班学生都参与,使学生通过看、听、吹、击、唱更进一步体会歌曲的情绪与意境,感受鄂伦春猎人的勇敢形象。

1.描述意境,带入情境 意境是美学的核心范畴,是艺术创作的终极追求。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声音:鸟叫虫鸣、水流草动、雨落风起等等,这些都是音乐语言的重要来源。例如《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大雨和小雨》表现的就是大自然的声音。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描述这样的意境: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静静的听,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呢?这时教师就可以播放音乐。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描述他们看到的情景,他们可能会说在窗前听雨声,雨中奔跑的人们,小雨淅淅沥沥等等场景,这样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声音,进入到大雨和小雨的情境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感受理解能力,可以从感悟大自然是声音开始。在学校周围和生活中都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自然的声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一些自然的声音或者视频,给学生播放和观看。并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体验大自然的音乐的美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畅所欲言行动起来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都比较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跟乐曲相关的故事。例如:在欣赏莫扎特《渴望春天》一曲前先让学生欣赏一下“音乐神童”莫扎特的简要故事。听了故事以后,学生迫不及待会比原来更想听这首曲子,然后教师适时的提出问题,请学生欣赏,学生的期待感会在欣赏中,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引领学生专心聆听乐曲,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音乐中边听边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欣赏课中运用律动,这种方法可以满足学生们好动的特点,帮助他们感受音乐的风格、美感,从而掌握音乐知识,学会演唱,提升音乐的表现能力。

3.用心启迪和联想 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总是心理描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由此可知,音乐作品是和现实密切相连的,和人的生理、心理反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让学生充分融入其中,引导他们通过心理活动来进行实际构思,以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联觉,这就是联想法。主要是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并对作曲家描绘的“音画”展开联想,比让学生把感受纪录下来。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但并不是要把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了学生们未来的发展考虑,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并使他们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快乐,用心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促进未来更好地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课堂艺术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运用课堂艺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另外,教师也要不断研究和拓展知识,让课堂艺术更加丰富,从而实现更好地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意境小学生音乐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音乐
我是小学生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