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五环节二层面”教学模式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究

2019-04-07 17:10杨智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学案环节化学

杨智伟

新时期下,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和期望越来越高。作为一线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探究新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化学核心素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渗透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化学学科素养。中学化学“五环节二层面”教学模式,基于化学核心素养,以问题导学为主线,以交流展示为手段,以自主互动为途径的课堂教学模式。“五环节”指的是:自主学习、交流展示、互动探究、问题归类、检测反馈等五个教学环节;“二层面”指学生层面,教师层面。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利用化学课的特点,利用化学实验去吸引学生。我课前精心设计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带着兴趣和好奇心去探究新知识,围绕学习目标阅读教材,基本解决导学案中的基础问题和习题,并提出疑难问题。在学习《空气》这课时,我指导学生自主去了解空气的发现史;并用简单的方法,如“燃烧纸条”、“昆虫放入密封瓶中”、“石灰水静置空气中”等小实验,证实空气中有氧气、二氧化碳存在。并通过引导观察生活中“腐败变质”、“冰融化”这些常见的小变化,认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些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二、引导学生交流展示,实现参与式教学

实践证明,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课堂回归学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实践中,我将全班54人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小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课前分工布置,组织组员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交流合作。每个小组一位同学通过问答、上台板演或多媒体演示等形式,在全班上进行展示汇报。我汇总各小组自主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作准备。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我提前布置这样一个问题: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钠会有什么反应呢?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可能会根据现有知识做出理解:由于钠比铜活泼,因此会与硫酸铜发生反应,将铜置换出来,因此溶液逐渐呈现淡红色固体。我让学生设计并演示这实验部分,让大家亲眼见证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钠的反应,结果是生成了蓝色沉淀,与大家的原来认知不同。我引导学生重新解释一遍反应过程:钠先与水反应,反应产物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深化学生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知识的理解。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

在交流展示后,我选择具有共同性、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在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我深入各小组巡查,参与讨论,了解学情,发现问题,并随机辅导点拔。我引导学生建立化学思维,如:“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分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和制法”、“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等化学思维;

例如,在学习《制取氧气》的内容时,我给学生讲解了大概的实验步骤后,让学生根据前面所进行的一些实验来对“氧气的制取”这个实验进行操作。我事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使每一个小组内的学生能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而各个小组间的学生可以形成一定的实力对抗,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化学实验操作中。

四、问题归类、检测反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同学们的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等环节,教学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已明确,我适时引导学生回归学习目标,梳理当堂内容,整理知识系统,并就重点内容用笔作标记,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在当堂检测环节,我要求学生及时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习题,小组内互评互纠,巩固学习成果。我巡查各小组,及时评价、反馈、纠错。检测中有共性错误的,我重点阐释,并让学生记入纠错本中。

运用中学化学“五环节二层面”教学模式,课前需要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学案;课中需要教师调控课堂节奏和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课后教师需要做到及时反思和修正。此模式的运用,需要教师比传统教学模式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情出发,做更多的准备工作,设计更好的导学案。在各环节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个独立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讨论才能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旁观者,要与学生共同参与,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当课堂进行的是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时,教学质量就自然提高,就培养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学案环节化学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乡愁导学案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比例尺(一)”导学案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