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案例法分析

2019-04-07 17:10廖国荣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案例

廖国荣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来传授道德与法治知识要点,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都是生活中演变而来的经验,能够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贴近生活和感受生活,通过生活体验到道德与法治的内涵和真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案例,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帮助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水平。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教学案例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课堂教学和生活案例相结合,能够帮助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课堂教学积极性,对于接下来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只有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态度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提升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印象。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教学环节,通过良好的教学导入,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导入方式,帮助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以及对未知知识的恐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二、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空间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未知,在课堂教学中被教育不能乱动不能随便说话,要仔细的听教师讲解。在这样固定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被固定,教师没有为学生预留出更多的交往空间和想象空间,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1]。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空间,模拟真实的生活实践环境,能够让学生处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摆脱了固定的教学讲台和教学规范要求,把学生的天性充分释放出来,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师可以按照中央电视台采访节目的相关设定,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访谈节目氛围,在其中教师扮演了主持人的角色,选择每个小组中的一名成员来当采访嘉宾,其他的学生则是现场的观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来分析和讨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具备的基本权利,以及行使权利的行为和表现等,从而促进自己能力水平的提升。

三、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内容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教学中,课本教材内容非常重要,但是并不是唯一的课堂教学资源。道德与法治属于一门人文特点非常强的学科类型,跟我们的自然社会和历史等都存在很重要的联系,教师如果过于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忽视了生活案例结合,会导致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价值无法有效体现出来[2]。因此教师需要基于教材教学内容,结合生活案例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更加关注社会生活的内容。例如在学习《依法行使权利》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出真实生活中遇到的案例,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进行分析沟通。案例一:公司的白领李某需要购买一台电脑,需要花费三千元人民币,当他进入到一家商场进行购买之后,回到家发现家里的电脑已经被人开机使用过,并不是新的电脑机器。但是李某已经购买完成并且还有消费后的发票,他拿不准是否应该回去询问商家。案例二,夫妇二人到一个旅游景点进行旅游,在回酒店的过程中被出租车司机放在了半路,出租车司机称自己需要回公司换班为由,拒绝把夫妇二人送回到酒店,这时候夫妇二人应该如何是好?通过这种生活化问题的设置,学生们会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为李某和夫妇二人来进行出谋划策,如他们该如何依法行使自己的哪些权利可以达到维护自身权益的目的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会使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来为学生自己的讨论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这种课堂教学案例的应用,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还能够把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分析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实践生活经验,学会使用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更多生活实践问题。

四、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结合生活化课堂教学,能够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融合到教学情境当中,提升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例如本节课学习的是《公民基本义务》,这是跟学生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初中生刚刚接触社会,对于社会中的很多行为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因此这也是很多初中生很容易被误导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生活化情景教学,例如一些学生在过马路时,经常会出现闯红灯的行为,这是非常不安全的,遵守交通规则,这是公民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的具体表现。对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交警、过马路的人等角色,来模拟过马路时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义务,从而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应当遵守规则是怎样的。更加增强自己的义务意识,认真履行法定义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教师的任务不仅需要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还需要学生能够学会应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点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培养学生能够具备正确的是非观和善恶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把课堂向生活开放,让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案例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