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实施策略分析

2019-04-07 17:10温秋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门生风带月相

温秋玲

引言:现阶段普高地舆的讲习模式正值举行试探性地改变,而在改变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所以,作为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且及时进行调整完善,开展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1]。

一、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绝大部分高中生而言,都会有着这样一个烦恼: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而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也就是说虽然生物是理科,但其背背记记的知识点不亚于文科所需要背诵的知识点。而地理虽然是文科,但是光靠死记硬背是完全行不通的。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地理的教学课堂上一般都是教师对知识点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被动地记住这些知识,而缺乏学生自己的思考。此种讲习样式,讲习流程斗劲死板无聊,并不利于门生攻读知识。师长应该不断更新讲习方法,改变原有讲习概念,转变化作门生引导课堂,师长辅助攻读的新型讲学,引导学生开始尝试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辅助功能,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说,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讲气压带风带的定义分析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如何辨别气压带和风带。例如根据纬度辨气压带和风带:(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还有根据气压带位置,辨别此时的节气,若各气压带分别被0°、30°、60°纬线平分,则为春、秋分。众所周知,学生刚刚接触新鲜知识,辨别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偏差或者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适当指导辅助,帮助学生准确掌握。

二、创设生活情境,巩固知识框架

地理学习的大多知识其实就是生活中的一些情景,比如说风霜雨雪、电闪雷鸣、天然灾害等等,而学生对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也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所在,分析地理现象,进而探究地理学科知识,全面发展地理思维[2]。

例如,“风”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而它也是非常神奇的一种现象,尤其是在我国,风向更加令人摸不着头脑,冬令刮西北风,炎天刮东南风,这又是什么造成的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风向的形成原因和影响风向的因素,风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气压不均导致空气受热不均。因此,学生在判断风向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可以得知:冬季,大陆降温降的快,且降温幅度大,所以在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形成了低(气)压中心,称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而在太平洋上,即阿留申群岛附近,将会形成高压中心,也被称为阿留申低压。相对水平方向来说,气流流向固定,都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受到地转偏向力的震慑,就会形成西北风。我国夏季的东南风同理。学生在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轻松愉悦地自我探知知识,让学生的知识框架更加牢固,从而实现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三、借助教学工具,丰富知识内容

普高地舆常识关联范畴很广,辐射多个领域。因此,想要真正学懂弄懂地理知识以及地理常识,光靠书本理论和教师分析远远不够,更要结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随着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多媒体技术已经被投放到各个教学领域,高中地理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前准备教学课件,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得课本知识概念更加具化,更加容易理解分析。而且地理课本上往往都是一些比较难懂的语言文字,教师也只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将这些理论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转述给学生,学生可能还是很难真正地理解,所以,有了多媒体之后,教师可以将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片、视频或者音频,让学生结合所听、所看、所想真正掌握知识。

例如,我们初次接触“月相”知识,需要通过课本进行了解,书上不仅有明确的定义,更有相应的图片辅助学习,但是哪一个时期对应哪一种月相,是需要学生在学习定义之后具体分析,而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图片以及视频相对文字来说更加直观,记忆也会更加容易,并且更加深刻。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加深一下月相的理解在网上找一个月相变化的视频,视频中有对应的月相和时间,学生在看过这个视频之后也会在脑海中留下一个月相变化的动图,这样学生也会更加理解月相这个知识点。

四、总结

总而言之,眼前的普高地舆讲习还留存着一些题目,而这些题目很容易影响地舆讲堂讲习的效率。因此,师长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措施,让门生成为课堂深造的主体,引发门生深造的兴趣,巩固门生的常识框架,丰硕门生的常识储备,从而培养门生的地舆素养,促使门生全方位成长。

猜你喜欢
门生风带月相
月相历
制作月相盒
阅读理解专练(三)
两汉名碑注译
——鲁峻碑碑阴
观安顺黄果树瀑布(新韵)
带雨梨花
“弟子”与“门生”有区别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切瓜分客
解读你所不了解的月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