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优化策略

2019-04-07 17:10丁耀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意境古诗词诗词

丁耀

初中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但是目前,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为了快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只是通过死记硬背,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字面意思和应对考试的技巧,并没有深入挖掘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导致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产生抵触心理,降低学习效率,这与新课改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大力优化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一、结合诗词背景,提高学生感知能力

我国古代诗词大多是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进行创作的。由于古诗词产生的时代与学生生活的年代相隔甚远,导致学生不能有效的理解诗意和诗情,所以,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作者所处的时代和诗词创作的背景,让学生在脑海中将作者和诗词进行串联,帮助学生整体的感知诗词大意,消除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例如,在进行《春望》这首诗的教学时,我首先将诗歌的创作背景做了简单介绍:这首诗写于肃宗至德二年三月,唐玄宗从安禄山起兵叛乱,在长安陷落,而后,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便从鄜(fu)州家中到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整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带来的灾难,也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诗的背景进行学习时,就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深入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掌握诗歌的内涵,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和领会能力。

二、重构诗词意境,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古诗词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寓意深远,所描绘的意境带给人们丰富的想象空间,可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随着文化的更迭和时间的推移,现代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重构古诗词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词的美感和内涵。例如,在教学《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描述:冬尽春来,万物复苏,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碧色苍翠的青山,微波荡漾的绿水,此时湖面平静,风势正顺,我们置身于水路孤舟上,心中升起了淡淡的乡思愁绪,抬头看到了一群北归的大雁,就让大雁捎去我的问候吧……通过这一意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江南壮丽的美景中,深切体会到诗词的艺术美感,同时感受到了作者淡淡的乡愁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想象力和感知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立足诗词情感,提升学生体悟能力

在古诗词创作中,诗人经常运用简短的语言、客观的意象抒发出真挚的情感。所以,在古诗词教学时,我们要通过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体悟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例如,在学习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时,我们首先分析诗词的情感,这首诗咏物寓志,由情入理,通过塑造梅花的形象,明写梅花的遭遇和梅花的品格,暗写作者心怀报国之志,却被排挤和压迫的政治遭遇和人生坎坷;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给予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诗人性格孤高,不与趋炎附势之徒为伍的高贵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嶙嶙傲骨,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领会范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四、展开诗词想象,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古诗词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经常运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使古诗词更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展开无限的想象,将自己置身于诗词情境中,更好的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心情。例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学生可以先诵读诗歌,然后在脑海中想象诗词中的画面:“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唇焦口燥呼不得”、“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从而使学生深刻的理解作者忧国忧民,体察民情的宽广胸怀和要求改革社会现实的崇高理想。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能够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充分体会到古诗词的意境,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情感维度,提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句简洁,情感充沛,能够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体悟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结合诗词背景,重构诗词意境,立足诗词情感,展开诗词想象,深入挖掘古诗词的内涵,多角度的优化古诗词教学策略,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使学生感悟到古诗词的情感美、语言美和意境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有效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意境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