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预习习惯 预约教学精彩

2019-04-08 07:22王国兴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文作业

王国兴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学生学习新的内容之前,在教师指导下自己阅读、思考、练习有关学习内容的准备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活动。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

一、预习的积极意义

(一)预习是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形式。课前预习是学生在没有教师具体指导下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预习时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与能力进行活动,有选择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这样学生就成为预习活动的独立主体。由于新舊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预习时,必然要运用所学的旧知识,这样无形之中复习了旧知识,自然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预习是学生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课前如果没有准备,听课就显得被动了,况且课堂上既要听讲,又要记笔记,就显得既听得紧张,又记得忙乱,对什么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根本就抓不住,在复习的时候就会费时费力。反之,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上,这类学生注意力集中,能主动地参与到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当中来,认真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又可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经过老师的讲解或启发,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听课效率。

二、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引导不当。由于教师对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关系的认识不到位,以及学生对课前预习的消极态度,使得教师对“课前预习”的深度、难度和要求大打折扣。存在着预习内容单一、预习形式单一、预习目的不明确等不足,甚至学生是否预习,教师也没有办法落实,更无法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反馈。

(二)学生执行不力。在语文教学中,常因学生的预习跟不上,导致课堂上每个环节进展连连受阻:课文读得结结巴巴,句子读不通顺,难以品味、揣摩语言文字以及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更不能准确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等等。

(三)家长重视不够。不少家长只知道孩子有作业,但作业内容不清楚,只要孩子在桌前看书,别的就不过问了。疏于督导,使孩子的预习浮光掠影,更有甚者既不读也不思,把预习这样的“软作业”抛到了一边。

三、培养预习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预习的兴趣。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转变学生对预习的认识。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好处。如以典型引路,让预习做得更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想。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宣传预习的好处,使其他同学认识到,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使学习更轻松。2.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学习兴趣。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包括及时给预习做得好的同学进行口头和物质奖励等,让学生不断有成就感。3.分层布置预习作业。布置预习作业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进行科学设计。

(二)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做到:1.从吸引兴趣入手,提高学生积极性。课前预习问题的设计注意吸引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愿望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沉入文本仔细阅读。2.从课外知识入手,调动学生主动性。可精心设计一些简单的预习问题以带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 调动学生主动性。3.从文眼入手, 教会学生把握主体。课前预习问题时抓住统领全篇的点睛之笔,就能抓到并打开这篇课文的窗户,这样便能窥见全篇, 居高临下, 整体把握, 了解文章的叙事脉络, 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深层意思。4.从整体入手,教会学生系统学习课前预习提问。引导学生把握“整体阅读”的原则,反对肢解课文。使学生学会“整体阅读”,站在整篇课文的高度宏观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情感、学习写作方法,进而受到更高层次的文化熏陶。5.从对比学习入手,教会学生知识迁移。要求学生课前从思想内容、结构布局、人物精神、写作方法等方面列表对比, 找出共性与差异的东西来, 体会两文的异曲同工之效。

(三)预习检查要落到实处。预习光有布置不行,必须加强检查。有检查才有落实,有测评才会有促进。为此,我专门用一个本子记录学生的整体预习情况,哪些地方值得继续发扬,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都一一记录清楚。此外,我还明确赏罚制度,对预习态度好的学生多加表扬,对不自觉预习的学生也进行适当的惩罚。还定期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加以检查评定,对学生的阅读成果加以展示,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预习兴趣。

为真正将预习融入阅读教学的整体中去,我还注重为学生创设一个缤纷的展示舞台,让他们充分地展现预习成果,尽情展示自我的风采,享受成功的喜悦。比如:(1)当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担任小老师,通过向同学传授自己在预习中得到的知识,以此让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促使他们在以后的预习中精益求精,同时这还可让学生之间彼此纠正错误。(2)扮演员。有的文章中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学生在预习中会非常地受感染,在课堂上,可让学生趣味盎然地进行演出,再让大家共同来评议他们在预习中的体验是否恰当,理解是否到位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就能极大地调动起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让我们努力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在课堂上遇见那一个个美丽的预约不到的精彩。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青龙小学江苏】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课文作业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