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科学“有效课堂”的浅议

2019-04-08 09:07蒋南周
关键词:在实践中有效课堂创造性

蒋南周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68-02

“有效课堂”的提出,是对目前我们科学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一种反思和回应。究其原因:首先是认识层面的问题,包括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等;其次是课堂实施的低效运作,教师不能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或者一切以学生为重,课堂过分围着学生打转,淡化了教学的内容、目标,教学的随意性很大,缺乏必要的约束与反馈调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这些都是我们在追求有效课堂过程中所应竭力避免的。下面我谈谈以下一些想法:

一、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备课为上课服务,有效的课前准备就能在课堂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深刻理解了教材的重点难点,全面分析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习需求,前瞻性地预计到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可以简单地说,备课不是形式,备课确实是为了上好课,这样的准备才可能有效,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例如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处理和选择,我们在制动教学目标时不是把教参上的目标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因为在一堂只有45分钟的课里,我们面对这些目标,就要懂得选择和放弃,如到饭店吃饭,端上来一桌子菜,吃完了他就可能都忘记了,但是如今天给他吃三碗菜第一碗菜什么?第二碗菜什么?第三碗什么?第四碗他还想吃没有了,这是什么,这是留白,留白是一门艺术,也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课堂。

二、合理有序的课堂组织

教师是课堂的导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设计好教学的框架很重要,如设计教学的流程、组织学生的互动、编制精巧的提问等等,这一切就是要学生在我们的引领下逐步朝知识的新领域进军。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有更深的科学思考,课堂提问需要有明确的指向性。例:当教师出示两个温度计的之后,有这样一个问题:在研究“温度计”的时候,我们要有明确的指向性,问题可以这样设计:仔细观察温度计,找找它们在构造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就可以排除其它很多因素的干扰,直奔主题,也就不会花这么长的时间了。

三、敏锐捕捉创造性的生成点

如在教学的《热胀冷缩》中学生生成的一个问题:认为米饭变大是热胀冷缩的原理。像这样生成的问题我们每个科学老师在课堂上多少都会碰到,面对这些生成性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处理?我想首先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在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需要最快速度的做出价值判断。这个生成的问题是把课堂的探究引向深入还是引向歧途。对学生而言,学生也因为他们的独特见解而使他们在科学活动中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更坚定了仗义执言、勇于发表见解的信心,从而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思维训练,更能展现课堂的有效,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在综合学科的教学中如何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从本质上看,创新就是发现事物的新关系,这包容“前无古人”的首创性和“概率不大的”在特定群体中鲜见的“新意”两个层面。在前一层面上学生涉及的不多,因此,科学课教学中应注重教学策略,重在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发现新意,锤炼创新精神。

1.创造性思维的完形结构(知识性)。

创造性思维要求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创新,思维主体必须具有完整而独特的结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系统的知识,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如何帮助学生构建结构完整的知识框架。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建构知识框架不能等到单元复习,学期复习,甚至总复习时进行,而应在新课教学中开始,并及时留下和后面知识相接的“茬口”。这样通过知识的层层递进,形成了较完整的知识系统,为激发学生的潜能,锻炼创新精神,创造了必备条件。

“无知必无能”,科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完形结构。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性)。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应把握的基本原则,自然科学实验是学生实践的主阵地,可以在科学知识、实验技能、综合能力、科学态度等多方面发挥作用。具体的操作实验,有利于学生手脑结合意识的养成,动手能力的提高,和良好科学态度的确定,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精神得以培养。

2.1 让学生多“动”。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从好奇心开始的,教师要尽快地引导学生由单純的好奇向研究方向转化,以充分发挥实验的功效。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实验,启发学生搞清实验。原理,明确实验步骤,熟悉实验操作,抓住实验关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与思索,探求与创造,去理解科学概念,去发现科学规律。在实践中体会了探求科学规律的途径。久而久之,素质得以提高,创新精神得以锻炼。

2.2 动后有思。实验的目的在于透过事物变化的现象发现内部的变化规律,我们“教”的功能,就是在于启发学生从表象到内在变化规律求索的思维活动。从而使创新教育深入“骨髓”。

例:学生完成了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后,进一步讨论实验:现用5伏的电源测额定电压为3.8伏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若所给电压表只能用(0-3)伏的量程,应如何测量?

这一变,变出了兴趣,变出了“新意”。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敢于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破除陈规,大胆创新,去把握科学规律的脉搏。程序可表示为:

这程序符合学生的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并在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共同作用下培养了创造性思维的认知规律。

3.要创造突破就得有灵感(灵感突变性)。

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突破就得有灵感。”灵感思维是以一定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为基础,通过显潜思维沟通产生创造性意象的突发性思维形式。潜意识是产生灵感的重要机制,为此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敏感性和灵活性,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潜意识,以期产生灵感突变。

如在一氧化碳还原性的教学中,先用氧化铜粉末,启发学生动手实验,分析了现象,探求了知识后,进一步启发讨论:①氧化铜粉末聚在一起不利于充分反应,可以如何改进?②多余的一氧化碳废气应如何处理?③废气燃烧能否重新利用?这是从细微之处着手启发培养学生对创新的敏感性和灵活性。

猜你喜欢
在实践中有效课堂创造性
在实践中理解和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在实践中探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在学习中进步 在实践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