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技巧

2019-04-08 09:07张小贡

张小贡

【摘 要】小学生对一切新知识具有好奇的特性,他们小小的脑袋装了很多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勾画和想象。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新课程的导入方法,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建造一个梦幻的城堡,引导他们走向知识的殿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导入;方法和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283-01

好的课堂导入犹如一块磁石,可以将学生紧紧地吸在一起,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新知的学习上来,而且整个学习过程也会愉悦、轻松而高效。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的方法,在此和大家交流。

一、新旧知识联想导入法

温故而知新,这是一句老话。在语文学习中,这句话的运用可以恰到好处。在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导入教学中,运用新旧知识联想的导入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而且可以促进对新知识的展望。新旧知识的联想,让学生明白新知识的来源和开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旧知识,对新知识产生更多的兴趣。新旧知识紧密联系,以旧引新,顺其自然地导入新课程新内容。比如,在学习李白《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可以让学生想象,以前我们是不是也学过关于瀑布的文章或者诗歌呢?是的,我们也学过叶圣陶先生的一篇诗歌体文章《瀑布》。两篇文章都写的是瀑布,而只是背景不同。他们两位作家对瀑布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呢?下面我們开始详细学习其中的内容。李白先生的《望庐山瀑布》中第一句就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重点在于“烟”字,与叶圣陶先生的最后一句“如烟,如雾,如尘”不谋而合。瀑布因为其壮阔、雄伟,它泛起的雾气缥缈如烟,让人萦绕其中,梦回千转。李白诗的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描写了瀑布的壮阔和浩大,好像从天上飞奔而下。这句与叶圣陶先生的“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相对,同样一个“银”字,写出了瀑布的白、美与恢弘气势。在语文学习中,将新旧知识进行对照,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学习起来也比较容易。

二、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就是利用身边的情境,比如音乐、图片、动画、语言、灯光等等加上语言的描述,将这些方式融合在一起,进行情境导入,创设与文章感情相联系的情境,促进学生身临其境,更快地融入到文章的气氛当中。比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知道,这是一篇对总理怀念的文章,总理离开了我们,我们对他有千言万语,说不尽,道不完。如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幻灯片,将当年的一些图片播放出来,配上背景音乐和独白,让学生自己感受到那时候人们的悲伤和痛苦之情。创设情境,确立了新课导入的感情基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促进学生对本文思想感情的掌握,奠定对本文学习的基础。

三、巧用故事导入,引人入胜

提到讲故事、听故事,可能没有一个小孩子是不感兴趣的。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这是其天性,学生的好奇心强,尤其是一帮天真活泼的小孩子,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他们共同的心理特征。故事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丰富的情感,有助于他们理解和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在小学语文新课导入过程中,以故事导入有点像古代说话的“入话”,它不仅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安定了下来,而且“入话”的主题往往和正话相合,或者构成互文,或者预先点出主题,这样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主题。因此,在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环节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充分的收集、整理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积极通过童话、寓言、传说等故事引入新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例如,在学习《猴王出世》时,我采用多媒体向学生图文并茂地讲述猴王的故事,但只是这个故事的开端。由于图文并茂的故事开端已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调足了学生的胃口,学生自然而然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外内容教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就自然来了,并自觉进入学习状态。

四、设悬念启迪思维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设置悬念应生动形象、简洁鲜明。

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

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我说:“但是今天要讲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文——《狐假虎威》这一段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急于要弄清问题的心情,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

有位实习老师在上《惊弓之鸟》时,开篇就布疑阵:“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凭经验纷纷说,用箭射,用枪打,用弹子弹……至此,我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话峰一转,说:“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更赢,却是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到。”

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时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导入是课堂上要走好的关键的一步,是气氛的调和剂,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但不管哪一种导入,必须具有吸引力,要做到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