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精神状态与课堂有效教学

2019-04-09 05:44厍爱平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3期

厍爱平

【摘 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激情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怎么能鼓舞人呢?所以只有激情才能产生激情。激情教学就是用激情去进行教学,用激情去吸纳和传播知识,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碰撞,智慧得到启迪,潜能得以挖掘。

【关键词】教学精神状态;课堂有效教学;新课改理论指导下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过程,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教师的教学状态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也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成败。下面我就教师教学状态与政治有效教学谈一点自己的观点。

教师的教学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讲课前的准备、精神和学习三种状态

教师应该用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真挚深沉的情感,通过不同的交流方式,把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完成教学的目标。

1.1课前充分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与否是能否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教师在做好常规的诸如:教学用具、教案、熟习教学流程等必需准备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尽可能让自己怀着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俗话说“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走上讲台的状态定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

1.2课前精神状态: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一位优秀而聪明的教师,定会用自己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调控学生的精神状态。老师在整节课上应该始终面含微笑、情感丰富、态度温和、精神饱满,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能够热情积极地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之中,课堂始终充满生机,保证教学在师生互动的浓厚氛围中进行。相反,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即使你一丝不苟,点滴不漏,娓娓道来,不断启发鼓励学生,也只会使学生被动参与,课堂气氛枯燥乏味,最终使教学流于形式、流于过程。

1.3课前学习状态:新课改倡导学生学习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新知探究,这三方面具有互补性、促进性和发展性,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层面上都有所发展。而教师可以用引导、激发、评判的方法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

1.3.1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及时适度的评价;

1.3.2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1.3.3注重班级的整体性、层次性和个别性。

2.课堂教学的操作具体思考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也是课堂教学的管理者,教师应把自己的状态与学生的状态恰当、适时地融在一起,使师生在情态上达到共鸣,从而使自己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和管理者,我认为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2.1扎实精彩的课堂准备:精彩的课前导入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倍增,老师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例如:用学生向听课老师挥手打招呼这个行为,紧抓“挥手”这一动作,很自然地引出“礼貌”这个课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适时地把学生引入到自己预设的情景之中,整堂课上师生配合默契,教学顺利进行。

2.2恰当合理的整体评价:新课改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师生和生生的互动之中,同时,教师要对参与的学生及时恰当地评价,以这种激励机制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例如:万清珍老师用自制的书签奖励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来调动学生;周洁老师用设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王小萍老师采用推火车的形式来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所有这些不仅仅是技巧,更是艺术,都在力求课堂上人人参与、全程参与、多方参与,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3活跃和谐的课堂构建: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教学有效有序地进行,教师首先要赢得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对积极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学生持肯定、接纳的态度。只有尊重了学生,学生才会放松戒备心理,才能主动地参与,才能敢于表达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在动口和动手中,激發他们的思维,这样课堂气氛不仅会活跃起来,更能使教学在师生问答的互动中,建立和谐的关系。

3.常规教学与课后反思

突破常规教学,让教学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达到效果的最优化,教师的自身价值自然而然也会得到升华,达到完善。路漫漫其修远兮,躬耕践行,理想的彼岸就在前头。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后对一节课的反思与总结。课后反思很重要,它是一个总结经验、积累财富、发展有效的收获过程,需要教师有一种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心态正视反思的重要性,同时它是获得第二次备课的宝贵资源。课堂教学应当是没有界限的,突破常规状态而达到更高、更有效且赖以的全部便是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对生命灵魂精心塑造的责任。而这种责任的体现,便是教师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充满激情,带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去面对。

3.1想要教好学生的老师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高远和激情奔放的。然而,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激情的教师。课堂教学呼唤激情,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更是情感的活动与交流,是心与心的碰撞。

3.2课堂教学由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因素”构成,是将教材中课文作者的创作之情、教师的教学之情和学生的学习之情三者相互融通,呈现出一个强烈的情感共鸣的状态。这种共鸣一旦出现,学生就会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教学之中、课堂上。或表现为气氛活跃,议论纷纷,或表现为鸦雀无声,屏息凝神,说明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活动达到了最佳状态。

3.3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达到这种状态,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