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探析

2019-04-09 05:44刘美平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3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情感

刘美平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孕育了灿烂无比的文化。古诗词,作为浩如烟海文学作品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因其语言、音律、意境之美,尤为世人喜爱推崇。学习和吟诵一些古诗词,对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使其受到美的熏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坚持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古诗词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虽说教无定法,但笔者认为,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一、以读为本,激发兴趣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古诗词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情感极其丰富,或清新明丽,或萧瑟惆怅,或豪迈奔放……

合辙押韵、平仄交错,其独有的音韵之美,特别适合诵读。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所学习的必然是一些语句优美、通俗易懂的古诗词,这就要求在学习古诗词时,一定要以读为本。在朗读时,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读好重音,读出节奏,直至成诵。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古诗词中的一些字音有了较大的改变,教师须及时予以说明。比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作为课文中的生字,标注读音为“xié”,而古字读音为“xiá”。为保持诗的韵律之美,朗读时应读古音。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反复吟诵只有寥寥几句的古诗词,极易产生审美疲劳。这就要求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进行古诗词朗诵赛、接下句、改写古诗词等方法,都会有不错的效果。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不仅可以使学生感知诗词的音韵之美,还可以引发学生产生联想,从而为学生理解、感悟古诗词的内容及情感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件辅助,理解诗意

古诗词尽管字数有限,但有着高度浓缩的内容,尤其是一些抽象的说理诗词,仅仅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述,很难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含义。多媒体情境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引进课堂教学之中,可以有效提高课堂古诗词的教学效率。

在古诗词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声色俱全的特点,将课文插图与内容有机地结合,以直观形象的画面,为领略诗词之意创造条件。这样既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各方面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能加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登鹳雀楼》时,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依次展示傍晚夕阳依山缓缓落下、大地一片苍茫的美丽画面,再转换成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使诗中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形象化、动态化,学生理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所表达的意思,便会水到渠成。

由于古诗词自身的特点,给学生理解诗词之意带来许多困难,教师还需要抓住诗词中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如,杜甫《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此外,还有因诗词入韵需要而出现的倒置,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和“处处闻啼鸟”。

三、把握意象,展开想象

“诗以言情。”古诗词语言简练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几乎都是通过区区数种事物便表达出丰富的内涵。因此,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通过浅显的事物来引导学生把握意象,不能“见槐是槐,见柳是柳”。月亮是思乡念友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柳”“留”谐音,是以古人离别,常折柳相送,取“依依”之意,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小草生命力顽强,代表离别、相思,才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有准确把握古诗词意象的寓意,才能真正理解诗词,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领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另一方面,学习古诗词不能拘泥于作品现成的描写,仅停留在诗词的表象上,还要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想象,即透过作品的意象去“聆听”更为深远的“弦外之音”。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从字面来看,这两句诗写景,其实上却有着诗人本身深刻的烙印。作者送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江面波载东去的离船,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能够看到的只剩下滔滔不绝的滚滚江水。如果适时展开想象不难得出:友人离去,独剩伊人,伫立江头,足见惜别之意、情感之深。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情景交融,令人遐思,回味无穷。所以,只有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使自己的诵读爱好升华为审美情趣,才能真正获得美的享受。

四、介绍背景,体会情感

因为年代的久远,小学生对于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把握,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而每首古诗词的创作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因此,只有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生平地位、个人际遇,拉近时空的距离,才能走近诗人,体味诗人表达的情感。

王安石《元日》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两句,从诗意表象来看,不外乎描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人们忙着将旧桃符换成新桃符。如果让学生了解作者时为宰相,正废除旧法,推行新法这一背景,学生很快就能体会诗人所寄托的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再如,学习柳宗元《江雪》时,前两句展示背景,鸟影人迹灭绝,唯余茫茫白雪;后两句展示主体:皑皑白雪之中,孤独的老翁正独自在清冷的江面上垂钓。在质疑其原因时,教师适时介绍柳宗元生平,弄清他被贬永州后,郁郁不得志,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又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只好借描写山水景物,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情怀,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作者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清高、孤傲之情。

五、模糊解读,拓展延伸

篇幅短小的古诗词,因其或田园山水、边塞送别或羁旅行役、咏史怀古,加上又常用托物言志、叙事抒情、象征衬托、比拟夸张等表现手法,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令人回味悠长。一些富含哲理的词句显得尤为深奥,甚至连专门从事古诗词研究的专家学者也会见仁见智。小学生受阅读能力、生活閱历、鉴赏水平乃至审美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古诗词的解读尚处于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他们学习古诗词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情感的深度,而是积累语言、获得美感、陶冶情操。因此,小学生学习古诗词应允许他们模糊解读,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词的大体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即可,无需在平仄、表达方式以及诗词作者表达的终究目标上吹毛求疵。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词中更深层次的意境,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欣赏水平的提高,而逐步领会。

小学生学习的古诗词并不多,故在结束文本诗词教学后,教师还可以收集同类题材的诗词,将课堂教学拓展延伸到同类型的古诗词上。学生诵读时,教师应及时予以点拨,以防学生曲解诗词作者的本意。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期,让他们在诵读更多的经典古诗词的过程中,发展语言、提高智力、积淀底蕴,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情感
踏青古诗词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情感移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