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学习中预习的重要性

2019-04-10 03:29房广辉
师道·教研 2019年2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例题数学知识

房广辉

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大致了解新课的知识点,发现疑难问题,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要学好数学,必须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一、指导预习方法

预习一般是指上课前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但初次接触预习的学生缺乏具体的实践和方法的指导。因此,教师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在课堂上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预习方法。

1.几何课的预习

在几何课学习中,概念的学习毫无疑问是重点之一,概念不清,一切都是空话。然而这个重点却恰恰又是一个难点,因为概念比较抽象,要掌握抽象的概念对于初中生来说并非易事,所以,加强课前预习很有必要。

通读内容,了解主要数学知识。让学生在通读新课内容的基础上,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整体上了解新的数学知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划出来,使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

细读内容,理解主要知识点。首先,学生在对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点。其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又一个重要方式,学生在预习时, 也应该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对于《矩形》 的预习,我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例子,像铅笔的面盒、魔方、药盒、数学课本等的面,并让学生量一量这些物体的长、宽以及角的大小,使他们有一个感性的认知,以便于为进一步学习矩形的性质作好铺垫。

2.代数方面的预习

代数中,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中的重点。虽然计算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不像概念课那样抽象,但要想知其所以然也并不是那么简单。所以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计算方法有个初步的了解,使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其所以然。

首先要看懂例题。老师应该相信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是有一定的學习经验的,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应该建立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无论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在计算的编排上都会有例题提供。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掌握这些方法,到了课堂上,学生就可以专心致志地解决学生在预习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把知识学得更深、更广。

其次就是尝试练习。教材中往往会创设一个情境,以其中的一种情况作为例题,而剩余的几种情况则为学生提供了尝试练习的机会。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就要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二、预习能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预习习惯是学习效果的关键。在预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觉地养成预习的习惯。

对学生的预习过程,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及时地检查、评价、反馈,旨在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思考的主动性。如对于《三角形的内切圆》一课,经过课前的预习,一开课我就问:“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习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我接着问:“你们都预习了哪些内容,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的?”学生纷纷回答,内切圆的圆心、半径是怎样确定的,等等。每次我都将学生自己没解决的问题简单地记录在黑板上。然后予评价补充。我根据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与流畅性、“疑问”的数量与质量、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课前预习作出评价。

 三、预习让学生树立自信

当你提出一个问题时,假如学生在课前进行了预习,那么他对内容的熟悉程度要比没有预习的同学要高,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也高,课堂上的表现也会更好。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时,当我提出让学生说说对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和认识时,预习过的学生把手高高举起,而没有预习过的学生则眼光躲闪,这分明是在向老师发出信号:老师,我不会,最好不要叫我回答。 这样鲜明的对比,足以让我们信服:课前预习确实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例题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