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男生专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04-18 07:02马少勇金岳龙姚应水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情感性认同感护理学

马少勇,陈 燕,金岳龙,姚应水

(皖南医学院 1.护理学院;2.公共卫生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最早提出“认同”(identity)一词,并指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1]。专业认同是学习者以认知了解所学习的学科为基础,所产生的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并伴随内心的适切感和积极的外在行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关注健康,对护理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男护士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促使其成为护理人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男护生不仅面临着社会偏见、传统观念等方面的压力,也承受着来自家庭的压力[2],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男护生对护理学专业及自身角色的认同。鉴于此,通过对男护生专业认同感现状的分析,便于更准确地把握男护生的专业思想状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善男护生的专业认同感,从而减少男性护理人才的流失,促进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年级分层、班级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某高校2016~2018级在校未实习本科男护生共382名为研究对象,年龄18~23(19.49±1.60)岁。共发放432份问卷,回收406份问卷,剔除24份无效问卷,回收38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4.1%)。其中大一占46.3%(177/382),大二占25.1%(96/382),大三占28.5%(109/382)。

1.2 研究工具

1.2.1 专业认同感量表 该量表由秦攀博[3]编制,该量表共23道题,包括4个维度:认知性认同(1~5题)、情感性认同(6~13题)、行为性认同(14~19题)、适切性认同(20~23题),采用Likert 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专业认同感越高。该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921,4个维度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24~0.869。

1.2.2 基本人口特征 包括年龄、户籍所在地、入学时间、是否为独生子、文理科生等。

1.3 调查方法 本课题组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并进行预调查。调查时由调查员负责问卷的发放,研究者宣读问卷填写指导语,调查对象当场填写,调查员核实并当场收回问卷。

2 结果

2.1 男护生专业认同感基本情况 分别对男护生专业认同感总体情况及4个维度进行描述性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男护生专业认同感总得分为78.37±11.66;专业认同感中的4个维度的得分为18.35±3.04、26.67±5.44、20.82±3.61、12.54±2.62。

2.2 是否为独生子的男护生专业认同感情况 非独生子男护生专业认同感总得分高于独生子男护生专业认同感总得分(P<0.05);在专业认同感情感性认同维度上,非独生子男护生得分高于独生子男护生(P<0.05),其他各维度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同年级男护生专业认同感比较 研究发现,不同年级男护生在专业认同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专业认同感认知性认同、情感性认同、行为性认同、适切性认同等4个维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不同生源地男护生专业认同感情况 调查显示,来自乡镇的男护生专业认同感低于来自县城及以上城市的男护生专业认同感(P<0.05);来自县城(或县级市)的男护生专业认同感低于来自县城及以上城市的男护生专业认同感(P<0.05);来自农村的男护生专业认同感与来自其他生源地的男护生无差异(P>0.05);另外,在专业认同的4个维度方面,来自县级以上城市的男护生行为性认同感高于来自乡镇和来自县城(或县级市)的男护生,来自农村的男护生适切性认同感高于来自乡镇和来自县城(或县级市)的男护生(P<0.05)。见表3。

表1 是否为独生子的男护生专业认同感情况

是、否独生子认知性认同情感性认同行为性认同适切性认同总分是(n=149)18.24±2.9125.83±5.5620.38±3.8612.32±2.5876.77±11.79否(n=233)18.41±3.1327.21±5.3121.10±3.4212.68±2.6479.39±11.48t0.5332.4341.8971.2292.156P0.5940.0150.0590.1950.032

表2 不同年级男护生专业认同感比较

年级认知性认同情感性认同行为性认同适切性认同总分大一(n=177)18.33±3.0326.40±5.2720.77±3.6512.59±2.5478.10±11.52大二(n=96)18.30±2.9026.72±5.7720.56±3.4512.60±2.3178.19±11.07大三(n=109)18.40±3.2227.06±5.4421.13±3.7012.39±2.9878.98±12.43F0.0310.4910.6590.2330.210P0.970.6120.5180.7920.811

表3 不同生源地男护生专业认同感比较

生源地认知性认同情感性认同行为性认同适切性认同总分农村(n=229)18.46±2.9626.91±5.4120.94±3.57ab12.87±2.53a79.18±11.45ab乡镇(n=67)17.93±3.0525.69±5.3920.07±3.43a11.94±2.41b75.63±10.98a县城(或县级市)(n=44)17.68±3.0825.80±5.8420.20±4.02a11.86±2.88b75.55±12.96a县级以上城市(n=42)19.10±3.3627.83±5.0622.00±3.42b12.38±2.85ab81.31±11.39bF2.0971.8993.0193.5063.416P0.1000.1290.0300.0160.018

注:多组间两两比较,字母完全不相同表示P<0.05。

3 讨论

我国2014年成立了中华护理学会男护士工作委员会,男护士比例约占2%,男护士总人数5万左右[4],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男护生愈来愈多,但仍不能满足临床对男性护士的需求。而护士形象与男性刚强冲动的性格冲突明显,另外,由于受社会舆论压力、家庭压力等影响,男护生的专业认同感较低[5]。

调查结果表明,男护生的专业认同感总得分稍高于秦攀博[3]调查的关于大学生的整体的专业认同感,与刘高明[6]、李荣英等[7]关于男护生专业认同感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专业认同的4个维度的得分平均数仅有情感性认同的得分稍低于秦攀博[2]所调查的关于大学生在该4个维度方面的得分。调查显示,社会对男护士的需求量越来越大[8],男护生的就业前景较好;本研究对象大多来自农村,来自农村的护生能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经济社会条件的劣势,因而,他们的身份认同中体现出强烈的现实妥协性[9],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男护生对护理学专业的认同水平。

调查显示,非独生子男护生的专业认同感总得分高于独生子男护生。独生子父母一般对其期望较高,但目前护理工作者的现状,如社会地位、发展前景等跟期望尚有一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独生子男护生的专业认同感;另外,调查显示,在专业认同感情感性维度上,非独生子男护生得分高于独生子男护生,说明对护理学专业喜欢程度上,非独生子男护生较独生子男护生更喜欢护理学专业。相关高校在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时,可适当加强对独生子男护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其对护理职业的认识,增强男护生,尤其是独生子男护生的专业认同感。

不同年级男护生在专业认同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一年级的男护生刚入学学习任务较轻,入学后参加军训、运动会等大学生活较充实,而大二、大三的男护生的学习任务较重,但由于大二、大三的男护生对护理学专业更加了解,对以后的就业前景也知晓更多,因此,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男护生专业认同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校可根据男护生的学习任务情况,适当进行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男护生更加明确所读专业更多的信息,从男护生入学阶段就开始通过就业指导、职业生涯等课程,帮助其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10]。

本研究发现来自乡镇、县城(或县级市)的男护生专业认同感低于来自县城以上城市的男护生的专业认同感。护理教育工作者在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时可根据不同生源地的男护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思想教育,并加强对来自县城及以下地区的男护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从专业认同行为性认同维度看来自县城以上的男护生行为性认同较高,对专业行为的表现更好。另外,来自农村的男护生在专业认同适切性认同高于来自乡镇和来自县城(或县级市)的男护生,来自农村的男护生由于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在选择护理学专业时更多地关注未来是否好就业以及工作待遇情况。鉴于此,相关机构应适当采用措施改善人们对护理职业的认识,转变对护理职业的传统观念,提高护生对护理学专业的良好就业前景的了解程度,以增强男护生对护理学专业的认同感,促进护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情感性认同感护理学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9版)
浅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