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等教育、建设双一流大学下关于“水课”的分析调查

2019-04-18 07:44曹海珍仇燕陆清峰瞿倩周雨萱
智富时代 2019年2期
关键词:水课双一流高等教育

曹海珍 仇燕 陆清峰 瞿倩 周雨萱

【摘 要】本科教育是科研教育的基础,对发掘受教育者科研兴趣、培养其正确良好的科研习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科教育是否扎实,影响着国家的整体科研实力的高低。当一个对本科教学不上心、平常混课时的教师遇上一门停留在上个世纪的课程,课堂中的“水”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之上,科学谋划、全面分析、准确把握、认真考察专业特点、学科特色、学生特质、社会需求以及师资实力,才能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从供给侧为杜绝“水课”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等教育;双一流;水课;以人为本

为了优化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实现振兴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阐释了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形式迫在眉睫,严格过程管理等措施更是重中之重。通知要求,全国各高校需要严格管理教学秩序,在日常教学中认真查找课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根据问题制定具体措施,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到人,将从严管理的规矩立起来,同时也将课堂教学质量提起来。加强本科教育,事关我国高等教育声誉、事关人才队伍建设质量,更事关中国教育科研能力。本科教育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纷繁复杂,教育过程旨在淘汰“水课”、打造“金课”,以此来合理提升学业精准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高校“水课”问题不容忽视,它的产生由来已久,令人深思。如今21世纪,一个人才强国的世界中,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教育部的《通知》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信念—高校不可再“混”了,货真价实的文凭更是需要通過货真价实的学习和与之相应的考试成绩得来。高校不能有滥竽充数的教师,也不能有懒惰散漫的学生。当然,淘汰“水课”,只一味号召也是无用的,高等学校也应该端正自身教学理念,努力去提高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扩充高素质高能力教师组织队伍,提供更优质的教学内容,保证自身有充分的能力去完成教育部提出的要求,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我组为响应教育部发布《通知》的号召,成立“水课”调研团,以扬州各高校在校生对“水课”的界定标准为研究依据,深入各个高校进行实地调查,通过网上发放问卷和线下实践访问两种方式相结合,旨在为优化高等教育、建设双一流大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扬州高校现状分析

自研究实施以来,本课题达到了一定的预期目标。此调查深入大学生学习生活,涉猎领域广泛,引起了广大大学生的兴趣。

在“水课”形成方面,我们调查到:大部分同学觉得自己和其他专业的同学或者和其他学校学生比起来享有的教育质量一般,只是达到普通指标;对于“什么样的课是水课”的选择上,除了极少数的同学,其他同学都将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的课列入“水课”的选项中;超过一半的同学都认为在大学生活中上过或听说过的“水课”类型大部分是通识课和公共课;而新专业准入门槛低、评价机制缺失、教育科学的缺失、教材老化陈旧等则是社会上现在比较普遍公认的水课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水课”存在的原因方面,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同学认为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是形成“水课”的主要因素,而某些教师对教学不重视,教学水平不高,对学生管理不严、某些学生学习态度不好,不愿意听课,进而影响课堂纪律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是形成“水课”的重要因素;甚至于,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以极高的比例选择了在选修公共课时,学分相同的两门课更倾向于选择“水课”。

在“水课”判定标准方面,很多同学指出部分老师在水课上讲,底下的同学做着自己的事儿,没有互动。公共课大多是水课,只是为了赚学分才上的课,期末可以不复习直接背诵就能拿高分。

从研究结果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水课”是近些年才在高校流行起来的非学术性词汇。那何为“水课”呢?“水课”即没有学术要求的课,或者学生认为实用性不强的课。被视为“水课”专业的课程,通常表现为师资力量较为缺乏,多数专业课皆由非专业的老师教学,课堂内容乏味,收获当然也小。学生喜欢选修“水课”,并非要学到知识,而是看中能够轻易到手的学分。这样的教育,显然难以教出高质量的毕业生,不仅对努力学习的学生不公平,也使得一些能力较低、知识储备匮乏的毕业生拿到文凭走向社会,进而又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们产生偏见,有损高等教育的声誉,更让人怀疑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

而水课的类型呢,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那些缺乏实际价值、课堂管理松散、课程绩点高、利于学生顺利获取学分但不利于就业的大学课程;还有一类是内容比较重要,但教授此课程的教师消极怠工,疲于教学,不认真备课,糊弄了事的课程。同时,不少同学们针对“水课”也提出建议:学校安排课程应多以学生为中心。“水课”虽然水但其实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喜闻乐见的,毕竟大家都有畏难心理。如果一味加强课堂纪律并加大学生平时作业量,反而会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厌倦。所以真正解决“水课”的方法就是让老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不同手段的授课方式,甚至是讲一些幽默段子,平时偶尔布置些和课程相关的但不枯燥的作业。另外,教师也应该严谨的制定教学计划,这也包括成绩的计算等,尽可能的开设具有一定意义的课程,加强自身教育教育的专业性与理论性以及有趣性。

二、水课产生原因

“水课”在高校如此泛滥,或是因为新专业准入门槛低,为盲目迎合市场的趋势,高校就急于设置新的热门专业,教学质量因此难以保证,学生成为实验的“小白鼠”,无法获得教学真正的精髓;或是因为缺乏教学评价机制,在教师职称考核指标中,以论文数量和课题申请为先,教学反而退居其次,教师难免顾此失彼;或是因为教学方法陈旧,无法吸引学生兴趣,每门课程都有各自理论体系,涉及枯燥基础理论的部分,极少教师能做到深入浅出,学生不易接受。“水课”也因此形成。

长期以来,大学里的院系、专业同样有好坏差别,老师之中混日子误人子弟的也大有人在。很多人将原因归结于扩招,但扩招只是放大了大学教育的弊端,使问题凸显,不是“水课”问题的罪魁祸首。其实,针对类似于“水课”这样的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的问题,社会各界长久以来都在热切的关注与讨论着。大家都认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势在必行的,也为此专项制定了许多政策措施,但都是治标不治本,“水课”问题至今未得到根本改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师管理上,都缺乏科学专业的评价机制,无法做到优胜劣汰,这是根本原因。高校过分追逐市场需求,不经过严密论证,不考虑自身实力,盲目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没有一个制度化的衡量标准。教师队伍建设不到位,其自身知识储备和课堂管理能力不合格,课堂或过于宽松散漫或过于严格苛刻,失去了学生的支持。大学生学习态度发生异化,功利心之下的只为修学分使学习成为“面子工程”。

教育界各大专家对于高校“水课”现象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批判,大学是无数人心中的神圣殿堂。莘莘学子在这里明理解惑,挖掘潜力,成就自身价值,回报社会。要拥有这些,课程质量至关重要,教师须利用自身学术积累,给学生真知灼见,内化成有益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营养不良的“水课”无疑是大学之害。如此一来,研究“水课”就迫在眉睫,我们“水课”研究团也顺应教育的潮流和需求,调查基于扬州市高校的水课,希望对于优化高等教育、建设双一流大学有所帮助。

三、解决水课对优化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水课问题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实现优化高等教育,解决水课问题迫在眉睫。经过在扬州高校在校生的线上线下访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水课会让大学生浪费时间,虚度年华。由于水课的泛滥,很多大学已经变成严进宽出,太过轻松就可以毕业,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就可以获得高学分,高绩点,很多刚经历完严格高中生活的同学们,在进入大学后,放松自我要求,在自己大好青春时光里拒绝学习,沉迷游戏娱乐,不能提升自己。长时间的“水课”,导致学生缺乏竞争力,甚至在未来工作中缺乏能力,从而影响公司甚至是社会的发展。水课除了对当代大学生影响巨大以外,对于很多教授也存在很多不利,很多教授选择上水课,有部分是因为他们并不是这门课程的专业研究者,从而缺少上课激情,也不利于自身的学术研究,方方面面,可见“水课”的危害巨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通选课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原理等课程,在很多大学已经成为“水课”的代表。由于部分通选课课程是绝大多数专业学生都需要学习,所以开设的需求很高,但学校缺乏此课程的专业教师,会产生由非专业教师进行上课的现象,他们缺乏精准的知识,只能敷衍了事,照本宣科。学生觉得乏味无趣,不能认真学习,教师也缺少成就感,恶性循环之下,很多通选课已经成为“无趣”“毫无价值”的代表。但事实上很多通选课在高等教育中还是很有价值的课程。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目标,高校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而优秀的通选“金课”就能培养学生思想素质,当这些通选课成为水课,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的优化。

现在相关部门也越发重视对水课问题的研究。教育部要求加强本科教育,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相关领导在教育会议中强调,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中国当前的教育需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乐于接受学习,克服水课问题,满足学生上课需求,有利于引导教师将“教本位”变为“学本位”,从而优化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而,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调整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着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的变革,从关注规模数量向重视结构,提升质量转变。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毫无疑问是现代高等教育优化中的重要一环。“水课”的产生发展毫无疑问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影响了高等教育的优化。目前高等教育正在向大众化前进,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高校如若不重视“水课”问题,那无疑的是,创新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将无法建成,为社会提供有用人才的目标也将无法实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教学课程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水课”缺少对过去的继承性,也没有对现实的指导性,更勿论对未来的预测性。这样一无是处的课又怎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提升能力呢?

身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广大的当代大学生们需要优质课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各方面能力。从学生变成劳动者,大学是一个重要连接点,高等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势要求是由重数量转为重质量,这要求优化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将知识与社会工作能更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使之更能适应社会发展,提高社会工作效率,加速社会建设。

四、解决水课措施

如何让“水课”脱水,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第一,在国家层面上,政府已经注意到了“水课”这个现象并十分重视,教育部不久前印发的《通知》就代表了国家的态度,但光有这个还不够,国家还应该进一步的推进良好的机制和保护措施的制定。机制不需要多么的详细,只需要可以适用于所有学校并对课程有一定的规范作用,设置一个符合本科教育应有的课程水平的最低标准,同时要保护那些社会很需要却快被取消的冷门专业和课程,以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人才为目的进行本科教育工作。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在选择专业时都以自己日后的工作为考虑前提,想要获得光鲜或者高薪的工作,所以传媒、计算机成了热门专业,而一些技术性的专业就成了冷门,这也导致社会上技术工人奇缺。但若无技术工人在背后的辛勤付出,我们用的水电、汽油等又从何而来?所以国家应该在制度上或者多方面的给予此种冷门专业一定的保障,以此吸引更多人的选择技术性专业,形成一种平衡。

第二,在学校层面上,学校应该提升自身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首先学校应该为教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基本的设置齐全且安全,并就学校侧重的专业和方向置办更加齐全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如体育学校的体育器材要全面,师范学校要打造微课教室等等。其次,学校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管理手段、学风学气等方面的重视,这些对于解决“水课”十分重要。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是一所学校的基石,只有基石夯实才能在上面建起更多更高的房子;而学风学气的好坏则決定了这所学校是前进还是后退,只有在好的学风学气里,师生才会时刻保持积极端正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最后,学校要时刻相应国家的号召,跟紧国家的步伐,在国家制定的大机制之下,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问题,掌控好判定“水课”的标准,制定更加详细和实用的制度。学校可以根据程序制定出淘汰机制,在追求学术自由和公平原则的基础上统一标准,师生共同参与课程的制定和淘汰。同时学校一定要了解通识课的重要性,它不是随便开开就可以的,它和专业课一样的重要,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学校一定要逐步减少缺乏实际价值的通识课程,严格要求,让学生可以在通识课上也受益匪浅。

第三,在教师层面上,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并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自己和其他专业的同学或者和其他学校学生比起来享有的教育质量比较一般,认为“水课”就是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的课。其中突出的教师的问题有:教学内容老旧、形式手段单一呆板、教学态度懈怠,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本身的能力不够。教师想要上好一堂课,除了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有灵活的脑子和较高的教育机智。如果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不行,他又怎么教好学生,所以教师不能故步自封吃老本,要活到老学到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而课堂枯燥沉闷,教师有很大的责任,许多教师上课就是照本宣科,没有自己的风格和思想,没有创新性,和学生没有互动,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可以时不时的组织一些教师比赛或交流会,互通有无,提升教师的教学技巧。其次就是要让教师端正教学态度。许多教师没有认清他们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一心扑在学术研究上,追求名利,对待教学敷衍了事;或者有的老师没有了解通识课和公共课的重要性,为了通过率和学生的好评一味的放低要求,对学生在课堂的不良行为或逃课行为视而不见。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就要从教师的态度开始改变,其次不管什么课程都应该有它的门槛和一定的标准,一味的放水只是对学生的放纵,让他们止步不前。

第四,在学生层面上,态度决定一切,好的态度会是成功的一半。学生首先就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珍惜国家给予我们的每一个教学机会。其次学生要敢于质疑,要学会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问题,在课堂上积极的与老师互动, 老师有不好的地方在课后也可以提出建议让老师改正。最后学生要有明确的目标,杜绝漫无目的式的上课,明确的目标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促进师生互动,共建和谐课堂。

五、前景预测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也进入了发展新时期。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实现促使我国教育开始思考如何纵向发展,就如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如何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教育部在《通知》中也已经提出了相关要求。可以明确的是,我国对各高校的监察工作越来越重视,并且越来越落实到学校各项具体工作中,与此同时,各界教育人士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直击矛盾最深层。因此,就我们提出的大学“水课”这一现象,可以很惊喜地发现已经有所回缓,由此可以预见:尽管“水课”在高校曾很有“一席之地”,但在教育部的改革倡导下,“水课”将或者淘汰或者逐步被打造成“金课”。

众所周知,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检验改革成果则需要观测两方面的配合:高层的推动和基层的配合,由此两方面我们也可以推测出“水课”的发展前景。进入新世纪近二十年来,全面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口号喊得不可谓不响,推出的一系列举措也不能说不得力。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表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两个主文件和相配套的一系列文件也已经下发。可见我国对目前的教育形势十分重视,在此基础上,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推动下,相信我国教育事业很快就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我们需要深入基层,深入了解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以此为基础探查“水课”的发展状况。一直以来,我们对高校的运作模式和课程设置并不了解,而通过研究“水课”这一课题,我们可以从各个环节来解析该课题。首先,学校应积极响应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讨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开设公选课;其次,任课教师应严格遵循“四个回归”,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后要强调的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从当前高校的实际来看,很多大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部分大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也有所下降,普遍缺乏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人只有具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才更有责任感和内驱力,才更有创新、创造和创优的动力。

显而易见,在教育部各项指示下达后,各高校高度重视本科教育建设,由此带动在校大学生警醒并监督自己,珍惜把握一切学习机会,提高素质涵养,丰富知识储备,明白如今社会竞争不再局限于学校一隅,掌握真本领才更利于在社会立足。由此我们可以预测,高校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目标在各方支持下必将取得高效进展。

六、结论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关于“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的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全面提高人才水平,打造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先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一个紧张期,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以及各界教育人士的积极探索推動下,“水课”将不再成为高等教育的绊脚石。

【参考文献】

[1]陆国栋.治理“水课” 打造“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09):23-25.

[2]梁剑箫. 杜绝“水课”,回归大学之本[N]. 经济日报,2018-09-13(009).

[3]李云勇. 大学淘汰“水课”需要“良法善治”[N]. 中国商报,2018-09-12(P02).

[4]范娜娜. 高校淘汰“水课” 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学课堂[N]. 中国青年报,2018-09-12(002).

猜你喜欢
水课双一流高等教育
治理“水课”打造“金课”
高校公共体育课“水课”现象分析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水课”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