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测算框架及实证研究*

2019-04-20 02:27朱玉洁赵学龙申俊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药饮片生产力废弃物

朱玉洁,赵学龙,申俊龙

(1.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GCP办公室 南京 210001;2.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药剂科南京 210001;3. 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 210023;4. 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 21002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资源与环境压力要求企业必须开展绿色生产力管理,企业的竞争日益被供应链竞争所取代,绿色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运营战略[1,2]。作为中国特色医药行业,中药行业2016 年工业产值超过8000 亿元,占医药工业的29%[3]。2017 年上半年,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出口数量达10.6 万吨,同比增长50.7%;出口金额5.2亿美元,同比增长5.7%。2017 年1-6 月份,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中药材及饮片3.2 万吨,同比增长227.1%。中药行业在我国医药行业产值比重不断增加、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出口比重也在不断增加的同时,日益受到“绿色壁垒”的制约。例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等导致中草药出口受阻。尤其突出的是,部分企业仍然采用硫磺熏蒸法工艺,导致二氧化硫残留超标,出口遭到被扣留的现象屡次发生[4]。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各行各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开展环境和资源管理,因此中药行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成为应对资源与环境压力、获得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在该领域的研究中,有些学者基于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从中药药品质量和安全性方面考虑供应链管理的作用。彭翔等[5]提出中药饮片供应链质量激励与约束机制。杨浩熊[6]从供应链视角,利用混合策略静态博弈模型对中药产品安全性进行分析,得出提高中药产品安全性的政策建议。周素伟[7]对亳州中药材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对策分析。但是供应链管理最重要的问题是解决市场效率。有学者关注中药产业供应链的构建策略与模式研究,例如从采购管理角度提出中药生产企业由库存采购到订单采购的模式转变,建立了多供应商采购的供应链模型[8]。王苹[9]将制度嵌入理论纳入中药供应链研究,对中药流通模式提出思考。虽然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中药供应链管理模式提出了设想,但是其研究视角立足于供应链的某个节点或制度设计面,并没有涉及解决供应链全产业链中药供应链的绿色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国内只有少数中药企业开展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但具体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绩效究竟如何,中药行业内尚无具体的测量方法和实证研究。本文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绿色价值流图构建分析框架,分析中药供应链中各链条组成部分,识别“浪费”来源,设计供应链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通过计算供应链的经济指数和环境指数,创新供应链绿色生产力量化测算框架,并运用民营企业数据实证其可行性。本文对中药供应链的绿色生产力量化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现有文献的空白,以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推动和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有效评价方法。

图1 中药供应链关系图

1 相关概念

1.1 中药产业供应链

中药产业供应链是指将中药材和中成药两种产品价值混合产业链条上利益方连接在一起的复杂分支状网状体系。中药产业供应链包括中药材供应链和中成药供应链两部分。中药材的多样性、药品的特殊性以及中药材来源的广泛性等特点使得中药供应链呈现不同于农产品供应链的物流特点。

中药产业供应链由供应商、分销商、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由于中药材分布广泛且不均衡,导致中药供应链涉及的主体多、地域广和分散性强。在供应链的前端,中药材最初供应者的基本形态主要是药农和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其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的特点尤为突出[10]。中药供应链的生产者分为中药饮片生产者和中成药生产者。部分中药饮片的生产者同时也是中成药生产者的供应商,消费者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经销商(医院或药店)获得产品。中药产业供应链链条关系见图1。

1.2 绿色生产力

1992 年,在里奥地球峰会上,亚洲生产力组织为精益经济和绿色概念提出“绿色生产力”倡议。亚洲生产力组织定义绿色生产力:“绿色生产力(GP)是生产力提高与环境绩效同步实现,以达到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策略。它的目标是全面持续改善社会经济发展,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适当生产力与环境管理工具、技术组合应用,减少企业(或组织)的活动、产品为了提高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而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和影响”[11]。

乔纳森·休斯指出发展绿色生产力就是创新技术形式,利用技术提高生产中对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减少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影响。发展绿色生产力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符合人类和谐发展原则,且具有革命性原则[12]。绿色生产力的发展重点从绿色属性出发,表现为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利用资源模式的改进、重视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以及社会生活中环境补偿和治理[13]。目前,国内外关于绿色生产力的研究日益增多,国外学者主要从行业或某产品链角度对绿色生产力进行分析和评估,国内学者在宏观国家层面主要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解读绿色生产力。本文对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量化实证研究在行业内具有首创探索意义。

1.3 绿色价值流图

图2 中药产业供应链绿色价值流图

绿色价值流图(Green Value Stream, GVS)最早被Wills.B.作为分析工具应用于分析生产增值活动中七种浪费来源[14]。GVS来源于价值流图。价值流图显示了从客户订单到供应商,生产商到客户的整个活动流程,包括增值活动、必要但非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三类。价值流图勾勒物料和信息在整个生产和发货的增值过程,有助于观察和理解产品的增值和非增值活动,从而发现浪费来源和确定需改善的部分,从而采取措施以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完善系统[15]。尽管价值流图与绿色价值流图大体相似,但他们在对“浪费”的定义上有很大不同。价值流图中的浪费是指超出增加产品价值所绝对必需的最少量的物料、设备、人力、场地和时间的部分均是浪费。因此,浪费不仅仅是指不增加价值的活动,还包括所用资源超过“绝对最少”界限的活动。价值流图分析关注的八大浪费包括:不合格/修理的浪费、过分加工的浪费、生产流程中的浪费、运输过程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制造时程上过多/过早的浪费、等待时的浪费以及管理的浪费。绿色价值流图中的“浪费”与价值流图所关注的浪费含义有所不同,绿色价值流图中的“浪费”是指能量、水、物料、废弃物、运输、排放的过度使用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16]。

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测算框架设计

设计绿色生产力指数作为生产力绩效评价指标。本研究应用绿色价值流图,分析中药供应链中各链条组成部分,识别“浪费”来源,确定供应链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通过计算供应链的经济指数和环境指数,得到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指数。

2.1 中药供应链绿色价值流图

图3 绿色生产力指数计算[9]

本研究中,在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将中药产业供应链分为两阶段——中药材供应链和中成药供应链,中药材供应链是中成药产业的上游供应链。供应链是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功能网链结构。中药产业供应链从中药材培育开始,经过中药材种植、中药材采收过程,进入中药材炮制阶段,考虑到中药材的地域性特点,需要将运输环节纳入供应链中,此阶段完成中药材到中药饮片的价值转换。中药饮片经经销商到客户手中,也可能进入下一阶段——成为中成药的制备原料。中成药加工过程是后段供应链的核心部分。中成药加工过程细分为预处理、投料、加工、分装和包装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的能量消耗和废弃物是后段供应链绿色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中药供应链绿色价值流图见图2。

2.2 绿色生产力指数

设计绿色生产力指数作为生产力绩效评价指标。绿色生产力追求生产力提高与环境绩效同步实现,因此,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考虑供应链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基于价值流转过程,经济效益考虑以产品销售价格与成本价格比值作为经济指数;环境影响则通过供应链活动中的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来确定,此处废弃物包括气体废弃物、消耗后的废水以及固体废弃物。最终计算经济指数和环境指数的比值得到绿色生产力指数。具体内容见图3。

本研究中将经济指数设定为某一产品的销售额与成本的比值。

表1 ESI(2005)指标权重

表2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前段废弃物来源表

表3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后段废弃物来源表

环境指数是中药产品废弃物对环境影响程度的反应,中药废弃物包括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和气体废弃物。环境指数是这三种废弃物对环境影响程度的集合。环境指数用产品废弃物重量和废弃物权重的乘积的总和表示。废弃物权重参考废弃物的环境指标参考《环境可持续指标》(ESI)。ESI 是建立在五种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评估过程包括76个变量估值权重在内的21 种环境元素评价。本文选择ESI 为标准评估环境指数,表1 显示了本研究中使用的ESI中的八种环境指标权重。空气质量是指城市SO2浓度;城市NO2浓度;城市总悬浮颗粒(TSP)浓度;使用固体燃料的室内空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是指经济上的碳效率(每百万美元GDP 的碳排放量)。水资源质量是指水中溶解氧、磷的浓度、悬浮固体、电导率等指标。减少空气污染是指每单位“人口化土地面积”NOX排放量、SO2排放量、煤炭消耗量、可挥发有机物排放量。减少水资源压力是指每单位工业新水中BOD 排放量。减轻废物和消费压力是指废物回收率。生物多样性是指受生态威胁的国土面积比例。土地是指认为影响较高的土地面积比例。这八种指标权重各为0.05。

环境指数(EI)是产品废弃物重量和ESI 权重的乘积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w1,w2,w3,w4:各ESI指标权重;GWG:气体废弃物;SWG:固体废弃物;WC:水资源消耗;LWG:土地废弃物。

因此,中药供应链中环境指数计算可以表示为:

EI=0.375GWG+0.25WC+0.125SWG+0.25LWG(3)

各部分权重计算过程如下:

根据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和气体废弃物作统计,将土地影响权重分配到废水、废气、废渣的影响值中:

权重计算方法如下:

绿色生产力指数GPI 是经济指数和环境指数EI的比值,计算公式:

即:

3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测算研究

3.1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环境指数计算

根据中药绿色价值流图,收集黄芪中药饮片供应链四个环节(培育种植、采收、运输、炮制)和黄芪口服液中成药供应链五个环节(投料、加工、分装、包装和运输)中环境ESI 指标的相关数据。收集各环节耗费能量(即用电量的数值)、废水量数值、废弃物重量以及排放温室气体的数值。具体内容见表2和表3。

图4 供应链GPI指数分布图

根据以上数据,按照公式(4)计算绿色生产力环境指标数值EI。CO2排放量=外购电力总量×CO2排放系数,CO2排放系数选取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关于公布2015年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的公告》中的排放因子:华东地区电网C02排放系数0.8112 tCO2/kg(kw.h)。中药饮片供应链分为中药原材料段和中药饮片段两部分分别计算EI。

黄芪原材料10 亩产量耗能40.42 Kwh,相当于0.033 tCO2;中药原材料段气体废弃物GWC 总值0.096 t;液体废弃物WC 总值0.022 t 固体废弃物SWC 总值:0.129 t。生产1 t产品的环境指标系数为:

EI=0.5×0.096+0.17×0.022+0.338×0.129=0.095 t

即1 kg产品的EI为0.095 kg。

黄芪炮制阶段10 亩产量的原材料耗能1000 kw,与上述计算方法相同,气体废弃物GWC 总值0.811 t;液体废弃物WC 总值18 t 固体废弃物SWC 总值:0.6 t。生产1 t产品的环境指标系数为:

EI=0.5×0.811+0.17×18+0.338×0.6=3.668 t

即1 kg产品的EI为3.668 kg。

黄芪口服液中成药供应链中,1 t 产品消耗能量84 kwh,即相当于排放温室气体0.068 t。则后段供应链中气体废弃物GWC 总值0.068 t,液体废弃物WC 总值17 t,固体废弃物SWC 总值0.756 t。生产1 t 产品的环境指标系数为:

EI=0.5×0.068+0.17×17+0.338×0.756=3.180 t

即1 kg产品的EI为3.18 kg。

3.2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经济指数计算

中药饮片供应链中的中药原材料黄芪种植1亩地产品销售额PC 为8574 元,黄芪原材料成本SP 为1410元,则CI = PC/SP = 6.08[17]。中药饮片黄芪炮制过程中,中药原材料成本价合SP 为20 577.6 元,销售额PC为29 151.6 元,则CI=PC/SP=1.42。后段供应链的最终产品为黄芪口服液,每盒销售额PC 为27.3 元,成本SP为9.6元,则CI=2.84。

3.3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指数计算及分析

根据环境指数EI 和经济指数CI 计算绿色生产力GPI,黄芪饮片供应链GPI1= 64.000;CPI2= 0.387,中成药供应链GPI=0.893,绿色生产力指数结果见图4。从图4 可以看出,在中药绿色供应链中,GPI 可以作为测量和比较供应链中不同链条段的绿色生产力的绩效评价工具,指数的差异可以用来识别绩效改进点以有效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绿色生产力。在本研究中,中成药供应链段GPI0.893 最接近1,中药饮片段GPI64.000与另两段GPI相据甚大,环境指数太高表现明显,由此反映出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管理活动中,提高整体绿色生产力水平,黄芪中药饮片生产阶段最有改进潜力,是提高绿色生产力水平的关键环节。

4 结论

绿色生产力绩效指数GPI可应用于行业或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的持续改进过程。一方面,GPI 作为绿色生产力绩效的比较衡量标准,可识别供应链薄弱阶段。另一方面,GPI 作为一种基准工具供企业改进绩效与选择合适的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客户。GPIr 作为真实指数,GPIo 作为最优指数,比率值企业根据现实工作数据,应尽量使供应链GPI 比率值趋向于100%,或利用比率值作为供应商选择依据。

本研究创新中药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测算框架,具有实践意义:①对于政府而言,可以利用测算框架评价行业薄弱环节,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绿色监管作用,对企业因势利导,可促使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②对于企业来讲,可以利用该测算方法详细评估自身和供应商的绿色生产力指数,明确自身供应链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和内部资源状况,优化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组合,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③研究结果发现,中药饮片炮制阶段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影响较大。因此,当政府、社会和企业考虑中药行业绿色问题时,建议在中药饮片加工阶段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绿色行为,以增大对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的影响。

利用可以测量生产力水平的绿色生产力绩效指数GPI,提高人们对环境影响的认识,使供应链的管理活动被识别,并在实践中有组织地、可持续地得到改进,提高环境效益。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改进空间。绿色生产力测算框架涉及变量较多,数据需要较精确的获取方法,对场景应用带来一定限制。未来需要学者继续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环境因素与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运用此测算框架过程中,需确认实际生产过程的物质特征,取得可分析数据难度较大,本研究运用黄芪的供应链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未来需要在更多的实证研究中改进此绿色生产力测算框架。最后,单味药物的测算较为简单,但多种药物涉及到复方成分,同时,全面提高中药产业绿色供应链水平还需对大范围的中药企业进行详细的案例研究,并综合比较分析得到的结果,以期对行业绿色供应链作出更具实践意义的指导。

猜你喜欢
中药饮片生产力废弃物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