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拳参资源调查与质量评价研究*

2019-04-20 02:28王道清韩张斌石万银杨跃军刘源才陈琪瑶许梦玲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年12期
关键词:珠芽药典药材

王道清,殷 涛**,韩张斌,石万银,杨跃军,刘源才,陈琪瑶,许梦玲

(1.中药保健食品质量与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大冶 435100;2.湖北省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黄石 435000;3.劲牌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黄石 435000)

拳参一名最早出现在宋·苏颂《图经本草》中,来源于廖科植物拳参(Polygonum bistorta L.)的干燥根茎[1],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消肿,止血;主治赤痢热泻,肺热咳嗽,痈肿瘰疬,口舌生疮,血热吐衄,痔疮出血,蛇虫咬伤等症。现代研究表明,拳参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抗癌等药理作用[2-4]。近年来,拳参常作为感冒灵退热颗粒、复方大青叶、速效止泻胶囊、蛇伤胶囊等制剂原料中使用的主要药材,但在前期采购回的原料药拳参中发现存在着质量问题。由于受历史、地域或用药习惯等影响,各地中药材生长的地理气候环境、采收加工方式等方面不同,造成中药材的外观性状和化学成分不同或含量有明显差异,给临床正确规范化应用中药材带来了困难[5-9]。拳参属拳参组的根茎外观形状功效相似,同属植物拳参(Polygonum bistorta L.)和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 L.)在一些地区混淆使用[10-12]。

目前针对拳参研究较多集中在复方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与提高、拳参及其易混淆物之间的比较与鉴别[13,14]。也有对多种来源拳参的外观性状、显微、内在化学成分含量等方面进行研究,但是难以综合性评价不同来源的拳参质量的优劣。拳参作为中药饮片的配方药,又作为复方制剂的原料药,明析基源并且控制质量极为重要。因此本研究对拳参主产区的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收集的拳参样品进行系统性的质量评价研究,揭示不同产地间药材存在着质量差异,为拳参的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材料

本次实验收集到拳参及其混淆品共计18个样品,来源于安徽亳州、湖北黄冈、云南大理、贵州毕节、辽宁铁岭、辽宁丹东、甘肃岷县、四川眉山、吉林延吉、甘肃宕昌、山东威海、山东日照12 个地区。信息来源见表1。

表1 样品信息来源

经遵义医学院生药学教研室吴发明博士鉴定,3号、10 号、11 号、12 号 样 品 为 蓼 科 拳 参 属 珠 芽 蓼(Polygonum viviparum L.)的干燥根茎,其它样品皆为蓼科拳参属拳参(Polygonum bistorta L.)的干燥根茎。

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KSW-6-16高温电炉温度控制器(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RATANKVN1 超纯水仪(上海乐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gilent 1260 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KQ-500DV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FA2004N 电子天平(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

试剂:没食子酸对照品,乙醇(分析纯),甲醇(色谱纯),实验用水均为超纯水。

1.3 实验方法

1.3.1 调查方法

对山东威海、日照和吉林延吉的拳参进行实地调查,向当地药材公司及药农了解当地拳参的栽培历史、产量、产销情况、加工方法等,并收集拳参样品、拍照记录。

1.3.2 质量评价方法

参照201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拳参项下性状描述、显微鉴定内容对拳参药材进行比较并拍照。

水分测定:取样品2 g,平铺于干燥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10 mm,精密称定,开启瓶盖在100-105℃干燥5 小时,盖好瓶盖并移置干燥器中,放冷30 min,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 h,放冷,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 mg为止。根据减少的重量,计算样品中含水量(%)。

表2 梯度洗脱

总灰分测定:测定所用的供试品粉碎,过2 号筛,均匀混合后,取样品粉末2 g(精确至0.01 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600℃,使完全灰化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样品中总灰分的含量(%)。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精密称定供试品粉末4 g,置250 mL 的锥形瓶中,加入乙醇100 mL,密塞,冷浸,时时振摇6 h,再静置18 h,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 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放置烘箱中105℃干燥3 h,置干燥器中冷却30 min,迅速精密称定重量。以干燥品重量计算供试品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1.3.3 没食子酸含量测定

对照品溶液制备:取没食子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30%甲醇制成每1 mL含20µ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本品粉末(过5 号筛)精密称定0.25 g,置50 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30%甲醇25 mL,密塞,称定重量,浸泡1 h,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5 kHz)20 min,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加3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0.05%磷酸甲醇溶液(A)—0.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表2);检测波长272 nm,进样量为20µL,柱温:25 温。理论板数按没食子酸峰计算应不低于6 000。

图1 珠芽蓼根茎及原植物图(1.吉林延吉产根茎,2.吉林产原植物)

图2 拳参药材及其切面性状(1.山东产拳参药材,2.山东产拳参切面)

图3 珠芽蓼与拳参药材对比图(1.珠芽蓼,2.拳参)

2 结果与分析

2.1 资源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国拳参分布较为广泛,在古本草中记载的有山西(蒲州)、陕西(河西)及山东(淄州、冤句)、西藏(藏地)。目前拳参除山东、东北量产之外,在其他省份亦有分布。如江西、安徽、河南、内蒙等地均有分布,但产量均不大,未形成市场。珠芽蓼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分布极为广泛,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藏、青海、四川)、云贵高原(云南、贵州)和黄土高原(甘肃、宁夏、青海、内蒙)以及东北地区,野生资源极为丰富。

在对吉林延吉产拳参进行实地考察过程中,得知拳参集中生长于二道白河地区,年产量约6吨,野生资源。采收时间不固定,一般为随机采挖,采挖后清水冲洗,自然晒干即可。在本次收集的样品中发现,东北产“拳参”个体较小,侧根较多,通过原植物对比并且查阅《东北草本植物志》,认为其是蓼科蓼属拳参组植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 L.)。珠芽蓼药材与原植物图如图1。

山东产拳参主要分布于威海市下的县级市文登市及日照市周边地区,分布范围比较狭窄,年产量约12吨,野生资源。采收时间不固定,随采随收,产地加工方式主要为阴干,通过摩擦撞击的形式去除须根,除去泥沙,晒干即得。

本次主要对山东威海、日照和吉林延吉产拳参进行了产地资源考察工作,通过走访得知拳参在山东威海、日照这两个地方的使用历史和认识时间较长,拳参在东北的使用历史及认识度较短,且在吉林延吉地区拳参与珠芽蓼混淆使用。暂时未发现人工种植,市场上流通的为野生资源。按照《中国药典》的要求,拳参应春初发芽时或秋季茎叶将枯萎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去须根即得。实地调查的拳参产地中,都没有按照此标准进行,采挖时间随机,加工方式多样。

2.2 质量评价结果

2.2.1 性状显微鉴别

性状鉴别:经检测,收集到的18 份样品包括拳参和珠芽蓼两个品种,不同产地拳参植物之间外观上无明显区别,混淆品种珠芽蓼之间也无差异,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较大。对比图如图3。

拳参性状:呈扁长条形或扁圆柱形,弯曲,有的对卷弯曲,两端略尖,或一端渐细,长6-13 cm,直径1-2.5 cm。表面紫褐色或紫黑色,粗糙,一面隆起,一面稍平坦或略具凹槽,全体密具粗环纹,有残留须根或根痕。质硬,断面浅棕红色或棕红色,维管束呈黄白色点状,排列成环。

珠芽蓼性状:呈扁圆柱形或团块状,常弯曲成虾状,长2-5 cm,直径0.3-1.5 cm;表面呈棕褐色,稍粗糙,可见较密的环节及根痕;一面隆起,另一面较平坦或略具凹槽;有时先端具棕褐色叶鞘残基。质较硬,折断面平坦,灰棕色或紫红色;白色点状的维管束排列成断续的环状。

显微鉴别:18 个样品的显微特征相似。本品粉末淡棕红色。木栓细胞多角形,含棕红色物。草酸钙簇晶甚多,直径15-65 um。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0-55 um,亦有网纹导管和螺纹导管。纤维长梭形,直径10-20 um,壁较厚,木化,孔沟明显。淀粉粒单粒椭圆形、卵形或类圆形,直径5-12 um。

图4 拳参显微特征(1.草酸钙簇晶,2、5.导管,4.淀粉粒,3.横切面,6.纵切面)

2.3 内在质量比较评价研究

表3 为18 个拳参样品的水分、灰分、浸出物以及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结果。18 批样品水分含量最低为9.2%,最高为13.5%,都符合2015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不得超过15.0%)。

不同产地的拳参及其混淆品灰分含量在4.4%-18.0%之间,其中3 号湖北黄冈产拳参混淆品种珠芽蓼最高为18.0%,平均含量为9.84%。

对拳参样品中的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由表3 可见,不同产地的拳参浸出物含量在8.8-34.4%之间,平均含量22.56%(2015版药典规定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5%),18 个样品仅除去1,3,6 号样品未达到标准,其他均符合。

没食子酸HPLC 测定结果见图5。18 批样品没食子酸的含量在0.01%-0.18%之间,根据2015版药典对拳参没食子酸的含量规定为不得少于0.12%,测定结果显示仅有3、9 号三个样品符合要求,其中3 号湖北黄冈产拳参混淆品种珠芽蓼没食子含量在所有样品种最高。

根据《中国药典》(2015 版)中拳参的质量检测要求,18 个样品中9 号安徽亳州产拳参各指标均达到药典的要求。拳参的品种与产地的不同可能会对药材化学成分内在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图5 没食子酸HPLC图谱

表3 拳参及珠芽蓼的水分、灰分、浸出物和没食子酸含量测定结果

对样品内在含量分析,所测样品中灰分含量大部分超过标准范围。生药中的灰分,指生药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的无机盐和粘附在生药表面的泥沙杂质,若总灰分含量超过含量限定范围,说明生药可能掺杂有泥土、沙石等无机杂质,可能是加工方法中存在缺陷。另外,没食子酸含量是拳参的主要有效成分,测定结果中拳参没食子酸含量符合规定的样品量极少。综合分析国内各个产地拳参的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前期采购和收集的18个拳参样品仅有一个满足药典标准,即9 号安徽亳州产的拳参质量符合药典标准,其余产地的没食子酸的含量甚至和药典要求相差甚远,可能与拳参的采收时间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结合调研情况及质量分析情况,初步选定安徽亳州产的拳参作为主要采购货源。

通过本次对拳参产地的实地调查,初步掌握了调查地区的拳参资源概况。拳参作为一个冷僻药材的品种,市场对其认知程度比较差,民间中药材的基源认知程度有限,地方习用混淆品种的混用情况严重,对易混淆的品种珠芽蓼与原药材进行各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作为药材正确规范化辨析的参考,促进拳参的药材的流通和正确使用。经调查拳参目前均为野生资源明显的不足,同时产量的锐减速度非常快,大量的拳参无序乱挖情况极为严重,资源量存在着十分严峻的压力。为保证资源的有效可持续利用,合理的处理好利用和保护的关系极为重要,可试探性研究拳参的人工栽培种植,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确立合理的采收时间、加工方式,从而保证拳参原药材质量的稳定。

猜你喜欢
珠芽药典药材
科学家研究揭示百合珠芽形成分子调控新机制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不同地点与生境下对珠芽蓼生长繁殖与病虫害感染的影响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珠芽蓼高产人工种植管理技术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
2015年版《中国兽药典》编制完成
珠芽蓼种植技术及前景△
《中国药典》2010版毒性中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