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康复专业《临床疾病概论》课程教学组织模式改革与思考

2019-04-22 03:07吴秋桃陶学梅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高职教育

吴秋桃 陶学梅

【摘 要】社区康复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培养掌握传统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亚健康理疗保健技术、具有康复治疗能力、康复资源协调能力、心理康复能力的社区康复员、康复协调员、康复治疗师、亚健康保健康员、心理康复员,能够在各级社区卫生康复中心、社会理疗保健机构和康复企业、残联等社会团体从事康复治疗与康复管理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培养高质量、就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康复专业人才,特对《临床疾病概论》课程进行了课程教学组织模式改革。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144-01

为培养高质量、就业能力强的康复专业人才,我们对《临床疾病概论》课程进行了课程教学组织模式改革,得到了一些较为实用、符合实际的教学启示和方向。

一、改革目的

鉴于本课程的服务面向与定位,课程在设计过程中,以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为指导思想,围绕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一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明确本课程不仅含有临床疾病概念、不同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发生、发展规律,而且讲述了不同疾病的危重征象等方面的内容,为指导康复安全起到积极作用[1]。

二、改革的思路

《临床疾病概论》课程在设计上本着懂方法,重应用的总体思路,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色,通过课堂教学、见习、顶岗实习的循环教学组织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疾病实践应用技能,力求达到理论方法够用,技术技能过硬的目的[2]。

三、基于“任务驱动下的教学做一体化”循环教学组织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協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构建“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也就是在教学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有机完整的系统中,在教师、学生、课程、情境互动的真实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统一在一个主体身上,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有一个很好的契合,从而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同步提升,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不仅获得职场应用能力,还获得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改革效果评估

经过对《临床疾病概论》课程循环教学组织模式改革的实施,为了了解改革效果,我们经过评价与反馈对课程改革效果进行了评估。

评价与反馈主要采用纸质问卷方式进行,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开设本门课程的社区康复专业班级学生意见。

五、改革在教学工作中的启示和收获

1.明确了该门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结合康复行业、行业工作实际和大纲,通过对社区康复1班为期近半年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明确了该门课程培养的能力为: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认识疾病的重要征象,熟悉危重征象,能与康复对象有效沟通,为康复工作打下基础。

2.《临床疾病概论》课程与行业具有密切联系。

高职《临床疾病概论》课程与康复治疗师岗位工作对象及康复技能提升密切相关。这门课程能帮助学生主动地适应职业生活,一方面技能基础及实践能力提升:能掌握实际岗位中的各种康复对象所患病种及相关处理事项及禁忌,另一方面能与职场能力整合,包括为适应岗位所需的能力(协调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感知岗位工作性质与特点等),和为满足学生个人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自学能力,以及为适应组织管理所需的社会能力(科学态度培养、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精神等)[3]。

3.大纲为《临床疾病概论》课程教学指明了教学方向。

康复治疗师专业岗位群针对的服务对象包括临床上患有各种常见疾病的人群,学生需要为其提供康复服务,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根据调研,我们了解到目前不同等级的医院或机构开展康复服务前,需要学生先到各个临床科室如:内科、外科等轮转大约2-3个月,进一步熟悉常见疾病。另外,康复治疗技术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涉及到的考点要求为临床疾病课程提供教学方向和目标。以下是大纲中涉及的临床疾病考试及教学方向[4]。

4.大纲指导《临床疾病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

大纲中的临床各科疾病考试及教学目标,为《临床疾病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深度的把握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同时,反过来,这样有的放矢的教学也为学生顺利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和就业准好相关准备。

六、反思与改进

《临床疾病概论》课程循环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方案经过近一年的实施,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收获颇多。虽然在过程中非常辛苦,需要完成很多项目任务,需要走出学校和课堂进入行业,但是学生普遍认为课程和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更加贴近。先按照大纲进行典型疾病理论授课,再组织学生到医院集中见习:高血压病、冠心病、颈肩腰腿、腰椎间盘突出症、糖尿病、各种骨折。其他疾病采用网络视频进行案例教学,最终培养学生有的放矢的掌握康复工作中的各类常见疾病的特点、危重征象,同时授予其与病人有效沟通的技巧,为后期的学习和今后的康复工作打下基础[5]。

参考文献

[1]曾静,易群,卿平,万学红,左川,王一平,李为民,刘伦旭.在八年制医学教育中进行系统整合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探索及反馈[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2).

[2] 马丁,钱坤,陈红,章汉旺,杜家玲,李科珍. 应用OSCE初步评价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医学课程整合教学[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2).

[3]贾巍,买买提·牙森.新疆医科大学与部分高等医学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5) .doi:10.3969/j.issn.1009-5551.2010.05.038.

[4] 乔敏,路振富,孙宝志,张云,赵阳. 学习哈佛经验建立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4).doi:10.3969/j.issn.1002-1701.2002.04.022.

[5]吕立宁.分久必合——关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讨论[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1).doi:10.3969/j.issn.1001-6325.2005.01.002.

作者简介:吴秋桃(1978-),女,贵州人,汉族,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康复专业教学及内科临床工作,研究方向是内科心血管疾病与康复。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改革高职教育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PBL模式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经验
浅谈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