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低年级品德教学中对儿歌元素的运用

2019-04-22 00:29胡丹萍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2期
关键词:品德教学儿歌运用

胡丹萍

【摘 要】 《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指出,课程要从儿童自己的生活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儿歌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出发,贴近儿童生活,而且篇幅短小,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也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在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儿歌占的比重不小,因此,如果能将儿歌作为德育的载体好好运用,那离成功的品德课堂教学又将更近一步。

【关键词】 儿歌  品德教学  运用

儿歌是一种历史十分悠久的文学形式,它以简洁明快、幽默风趣、朗朗上口、童趣盎然等特点,吸引了广大人民,尤其是儿童的喜爱。在品德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儿童生活为课程资源,遵循儿童生活逻辑,将课堂气氛化、知识点简单化、习得之物深刻化、品德渗入无声化。因此,笔者尝试在导入、讨论、过渡、总结等环节,将教材中的儿歌运用到课堂中,把儿歌这一元素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用好、用精,让学生在听、读、编时得到知识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情操的熏陶。

一、儿歌导入,由境入情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是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低年级孩子由于知识不丰富、能力不强,上课时应该选孩子喜欢的活动作为切入点,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来。猜谜语一直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一种活动,不仅能调动起他们的兴趣,还能在过程中学到一些知识。

我在教学《风儿轻轻吹》这一课时,在导入环节设计了猜谜语的游戏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猜谜语。今天我们就来猜一个谜语,比比谁是谜语大王!

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到,四面八方到处跑,跑过江河水生波,穿过森林树呼啸……

生1: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到。

生2:水。水可以流到江河里。

……

师:小朋友们说得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是都不对,你们看(老师做了个吹气的动作)。

生:是“风”。

师:是的,答案就是“风”。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风吹过水面,水面就漾起波纹,吹过森林,树叶就沙沙作响。(配上相应的图片)

老师相机出示课题《风儿轻轻吹》。

在这里,用猜谜语的活动形式导入,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思考的样子特别认真,发言的小手也举得特别积极。孩子们有了兴趣,在课中的学习就投入了,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二、承上启下,无缝对接

将儿歌用在前后两块内容中间,既能对前面的内容进行一个概括,又能对后面即将教学的内容进行一个铺垫,引发后续的讨论。比如我在执教一年级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第一课时时,就运用了这种方法将儿歌《洗手歌》运用到课堂中。

教师引出课题《吃饭有讲究》,通过调查学生有无饭前洗手行为,以及讲解关于细菌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初步感受饭前洗手的重要性。接着,教师出示儿歌:

小手是个宝,做事不能少。

饭前要洗手,千万别忘掉。

学生跟着教师一边拍手一边读,在熟读儿歌中时时提醒自己饭前一定要洗手,让细菌和疾病远离自己。

在教学这个环节时,我将这首儿歌穿插在中间,前面有大量的图片及资料提示学生一定要洗手,后面有一步一步的正确洗手指导,既对前面的内容进行了一个概括,又启示了接下来要上的内容。如果此时教师只是一笔带过,接下去马上就教授洗手的方法,那学生将会忽视掉洗手的重要性。儿歌中写道:“小手是个宝,做事不能少”,说明了手对我们的重要性,而饭前洗手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在这里,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拍手将儿歌读一读,吟一吟,对于他们记忆“饭前洗手”这个要点,养成饭前洗手这个习惯来说是十分有用的。

三、辨析总结,引导行为

品德课不仅要强化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和日常行为,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教材中有很多相关的课文,如《大家一起来》《分享真快乐》《让我自己来整理》等。这些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把课堂上相关的内容编成儿歌的形式,让学生唱一唱,做一做,不仅形式丰富了,而且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进一步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学片段:《大家一起来》

教师通过“贴鼻子”游戏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快乐,通过读绘本故事《小鹿和猴子》,领悟合作的快乐;再通过实例辨析,引出“为什么合作不下去”的话题,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并得出结论。教师出示儿歌总结:

小朋友,来合作,有分工,巧配合。

遇问题,不埋怨,团结合作才快乐。

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读,领悟到只要找到合作的好方法,就不会产生矛盾,就能事半功倍地完成任务了,并将之用到日后的生活中去。

四、吟诵儿歌,情感共鳴

巧妙地找到儿歌与情感的契合点,着力于学生的情感基础,可以让学生在拼读儿歌时,也品读到细腻的情感,并让这种情感直达孩子的内心深处。在教学《花儿草儿真美丽》这一课时,我以儿歌营造情境,让学生在音乐和画面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并将这种感受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片断:《花儿草儿真美丽》

教师从美丽的校园景色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外形、嗅嗅花的香味、互相介绍自己的植物朋友、看一些神奇的花草树木,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的花儿草儿是那么美丽,那么独特,那么富有活力。最后以一首小诗作为总结:

大树有生命,花儿有生命,小草也有生命。

它们会发芽,会开花,会结果。

种子落在地上,又长出新的嫩芽……

孩子们在优美音乐的配合下,跟着老师一起有感情地诵读这首儿歌,感受到原来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其他生命的存在,提升学生与自然共在的美好情感。

结语: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和十余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儿歌童谣以其自身所具备之短小、易懂、朗朗上口等优点在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大放异彩,学生容易接受,也乐于接受。相信只要我们老师能够将这些儿歌和童谣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收获不一样的体验,那润德于行将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品德教学儿歌运用
识字儿歌
睡觉儿歌
重视情商因素 促进和谐教学
高职院校品德教学量化评定的应用
品德课聚焦教学目标策略探微
品德教师应善于捕捉意外促成精彩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儿歌6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