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空白点挖掘的研究

2019-05-08 03:16李云芳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6期
关键词:空白点清政府条约

李云芳

一、提出背景

越是凝练的优秀作品,其空白点往往越多。挖掘文本空白,是阅读教学中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但对于如何做到有效挖掘,有些教师往往不得要领。

二、案例描述

案例1:《慈母情深》教学片段。

课文后半部分在写到母亲给了“我”一元五角钱后,有这样一句:“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这是一处文本空白,一个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空间。很多教师在讲到这里时,往往这样安排:“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后,“我”是怎么想的呢?然后交流点评。

(学生纷纷挥笔疾书)

生1:妈妈,你真是世界上最慈爱的母亲,我这一辈子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大恩大德。

师:你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生2:我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为母亲争光。

师:你有远大的理想,我相信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生3:妈妈这么艰难挣到的钱,还给我买书。等我以后赚了钱,一定要买很多山珍海味慰劳母亲,让她能安度晚年。

师:你看到了母亲的艰难,你也看到了母亲的伟大。你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希望你能永远孝顺你的母亲。

诊断分析1:

空白的挖掘,不是随意填充,必须吻合文本的原意,必须气脉相通,嫁接上去的语言必须血肉相连。《慈母情深》中的空白挖掘,表面上看,学生写出来的这些话都围绕着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但实际上,它和原文的气脉不相通,语意不顺畅。“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个时候的“我”怎么会想到全世界的母亲呢?怎么会想到以后一辈子呢?怎么会想到山珍海味呢?怎么可能还会想到要为国家、为人民好好读书呢?课文接下来不是有这样的一句话吗?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我”想得很现实,想的就是眼前的东西,一点也不高大,更不长久,因为那时的作者还是个似懂非懂的大小孩。那学生写出来的为什么会这样“崇高和博大”呢?主要是教师缺少引导,没有结合上下文;学生没有进入角色,只能借助惯用的思维和口号,写些大而空的话。有一位教师讲到这里时,是这样引导的:“我为什么拿着钱不去买《青年近卫軍》,而是买了一听水果罐头?当时他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切口小,针对性强,又结合了下文,学生有了明确的指向,写出来的感想,文脉相通,贴切自然。

开掘空白,需要想象,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需要联系上下文,否则,就没办法开掘。这好像有一个窟窿要填充,总要先找到合适的材料,再采用恰当的方式。寻找填充的材料,就是想象力的发挥。

案例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片段。

师:(激情引导)看着眼前这样的一幕幕,周恩来怎能不感到义愤填膺?此时的他才真正明白了伯父的那一声长叹——“中华不振”的含义!从伯父的口中,从课堂中,从书本中,他更得知了,这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一年、两年的耻辱,而是一段百年的耻辱。

课件出示:(背景音乐:小提琴曲《沉沦》)

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几十条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

《北京条约》:清政府对英法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俄国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马关条约》:清政府割台湾等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辛丑条约》:清政府向英美等8国赔偿白银4.5亿两……

……

师:(引语)静静地凝视这帝国主义与清朝政府签下的不平等条约,凝视着这触目惊心的数字,你仿佛看到了——看到了在这一段历史下,在这一片国土上,我们的人民正在遭受着怎样的悲惨,面临着怎样的苦难——(留白)

课件出示:(背景音乐:二胡曲《悲歌》)

在炎炎夏日下,一个黄包车夫不小心碰了洋人的手……

在风雪交加中,一个饿极了的老太太抱着她的孙儿……

在夜晚的灯光下,工厂的一名童工累得晕倒在机器旁……

……

师:孩子们,这令人痛心的一幕幕就发生在我们的土地上,你可以写自己想到的,也可以根据屏幕上的提示,选择一个场景写下来。

(生自由表达)

交流:

生1:夜晚的灯光下,在一家外国人承办的工厂里,一个才10岁的童工累得晕倒在机器旁,他脸色发黄,嘴唇苍白,身体瘦得只剩皮包骨了,大概是几天没睡觉了。老板过来,用他的皮鞭狠狠地抽在他瘦弱的身上……

生2:一些洋人拿着皮鞭在街上横行霸道,吃了老百姓的面条不给钱,还强行将一些古董宝贝塞进自己的腰包……

生3:风雪交加中,一个饿极了的老太太抱着她的孙儿蜷缩在墙角边,全身冻得发抖,她哆嗦着说:“我可怜的孙儿,是奶奶对不起你呀,洋人把我们赶出了家,现在连温饱也给不了你呀!”……

师:孩子们,这一幕幕的人间悲剧,我们用笔能写得完吗?能说得尽吗?

【由一个人的悲剧到无数人的悲剧,孩子们的情感在笔尖流淌!】

诊断分析2: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到理解文本的切入点,通过对文本的理解与对空白点的补白,力图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从而丰富文本的内容,升华对文本的理解。“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写”常常成了被课堂遗忘的角落,成了课堂之外的功课。本案例中的写话,使学生的视觉由“一个人的苦难”延伸到“无数人的苦难”,不仅深刻地理解了“中华不振”的涵义,使孩子们的情感得以尽情地舒张,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经历了实实在在的语言文字训练。

有道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上,善挖文本空白点,有效地利用文本的空白点,那么,作者在这经意与不经意间留下的“空白点”,确实可以成为我们语文课堂上的“点睛之笔”。

猜你喜欢
空白点清政府条约
作为国际法渊源的条约
条约解释中的拟制因素
搁浅的富国梦——甲午战后清政府主导的第二轮开矿高潮(1895—1899)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作文起步
农民需要“不平等条约”
全面解读《视听表演北京条约
浅析晚清政府灭亡的军事经济原因
清政府在西藏用兵驻军及其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