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广西石漠化片区科技精准扶贫策略

2019-05-12 02:09黄宦霖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策略

黄宦霖

【摘 要】本文阐述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要义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以服务为使命,分析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广西石漠化片区科技精准扶贫中的意义,提出应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强化构建服务与激励双机制、强化政府与市场双抓手、科技推广与科技创新并重、升级生态环境与稳定农业生产并重,大力促进广西石漠化片区科技精准扶贫。

【关键词】科技特派员制度  广西石漠化片区  科技精准扶贫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C-0012-03

自2003年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以来,广西先后派出超过1200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脱贫攻坚一线,促进科技与农业农村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有力地促进了广西经济社会发展。2017年,随着《广西深入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方案》颁布实施,广西科技精准扶贫实现了新的突破。广西石漠化片区生态环境恶劣,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环节,借助科技特派员制度对广西石漠化片区科技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特派员制度要义分析

科技特派员制度始于福建省南平市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实践,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创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指出:“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项源于基层探索、群众需要、实践创新的制度安排,主要目的是引导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单位整合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与农民建立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推动农村创新创业深入开展。”由此可见,科技特派员制度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实践,主体是科技人才,服务对象是农民,与农民是命运共同体。因此,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要义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以服务为使命。

(一)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民为中心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根本。科技特派员制度形成于为人民谋福祉的伟大实践,凝聚着人民的智慧,寄托着人民美好生活的希望。科技特派员制度坚持改革创新,尊重基层创新,强调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支撑水平,强调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强调加快推动农村科技创业和精准扶贫,无论是改革创新,还是完善服务体系,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人民,是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自形成至今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并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不断改革创新。

(二)以科技为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科技为支撑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关键。科技特派员既可以是高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和企业的科技人员,又可以是高校、科研所属、职业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中介、农业科技企业等法人机构,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其中心是科学技术。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科技人员和相关机构输出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和应用科技能力,使科学技术服务于农业农村增产增收,带动农民科技创业。

(三)以服务社会为使命。服务社会是科技人员的重要职责,是高校、职业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基本功能,是科学技术的人文关切。服务社会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使命。自科技特派员制度形成始,它就服务于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于农民增产增收,服务于农村社会环境的改善。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贫困人口将逐渐减少,乃至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作为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科技特派员制度并不会悄然消失,它将伴随着国家扶贫战略继续发挥作用,服务于农村稳定脱贫,成为农村低收入群体和农业基础薄弱地区科学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二、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广西石漠化片区科技精准扶贫中的意义

广西石漠化片区是矿产、水能、旅游、农林产品、民族文化等资源的富集地区,贫困人口多,生态脆弱,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地区创新创业不足。科技特派员制度整合科技力量,带动教育、财政、金融、科技、生产经营等方面要素,对广西石漠化片区科技精准扶贫有着非凡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科技思维和科学精神。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离开不科技思维。同样,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增产增收,也离不开科技思维。科技思维、科学精神与科技知识、科学技术不同,相比之下,科技思维和科学精神处于更高的层次,是一个人掌握科技知识、运用科学技术、革新工艺与流程、创新科学技术的关键所在,深处于一个人思维世界、精神世界之中。如果一个人没有科技思维,缺乏科学精神,就难以掌握、运用科学技术,即使接受了相关教育,也时常会在生产生活中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对于农民来说,具有科技思维和科学精神,就容易灵活掌握、运用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就容易实现增产增收。科技特派员制度崇尚科技,坚持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广大农民的科技思维,使他们养成科学精神,对生产生活持有科学态度。

(二)有利于科技应用推广。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脫贫致富的关键。实践证明,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普遍的地区,农业农村就获得新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就能逐渐提高。相反,那些缺乏农业科技应用推广的落后地区,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较低,生活水平不高。科技特派员制度强调发挥科技人员和高校、职业学校、科研企业等机构的作用,以科技为核心支撑,强调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民掌握农业科学知识,注重农业科技应用推广,使广大农民掌握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形成规模化经营,进行标准化生产,不断走向美好生活,促进科技精准扶贫向纵深发展。

(三)有利于农业科技创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面向农民,面向农业,面向农村,积极回应农民、农业、农村需求,有利于农业科技创业。一方面,科技特派员制度崇尚创新创业精神,激发相关主体的“闯劲”,尊重和鼓励创业,不仅鼓励科技特派员示范创业,而且鼓励农民在科技特派员指导下依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给创业。另一方面,科技特派员制度坚持市场导向,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倡导构建创业服务平台,降低创业门槛,分散创业风险,有利于农民放下包袱借力进行科技创业。另外,科技特派员制度强调农业科技与金融融合,推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增值和品牌化发展,坚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为科技特派员和农民农业科技创业提供技术支撑。

(四)有利于农村生态修复。科技特派员制度扎根农村,始终面向农业生产实践,农村生态问题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始终关注的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得以发挥作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前提。科技特派员制度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鼓励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有利于农村生态修复。广西石漠化片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耕地缺乏,植被破坏严重,生态脆弱,仅靠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难以支撑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力量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良土壤,保持水土、培育良种、旱作节水。这都有赖于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及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服务。

(五)有利于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村稳定,关键看农民。农民发展,关键看增产增收。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村稳定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的初心。科技特派员制度把普通高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和企业的科技人员组织起来,把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农业科技型企业等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资源集聚起来,使不同的科技人员个体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同向同行,壮大了服务农民增产增收的力量,给予了农民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的机遇与平台,有利于促进农村面貌改善和农村稳定。

三、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广西石漠化片区科技精准扶贫策略

广西石漠化片区范围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程度深,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发生率与贫困状况密切相关,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效益低,脱贫任务艰巨。因此,应当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制度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保护生态,大力推进广西石漠化片区科技精准扶贫。

(一)强化构建服务与激励双机制。科技特派员制度强调不同主体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增产增收。因此,必须强化构建服务于激励双机制。

首先,强化构建服务机制。一方面,良好的服务是促进农业科学知识传播、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和培养科学精神、科技思维的重要方面。良好的服务为农民学习培训提供了便利,为他们提供了轻松活泼高效的氛围,使他们能及时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困难,让他们对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充满信心。另一方面,良好的服务是科技特派员高效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根据不同的职责与功能,科技特派员分为公益服务型的科技特派员和创业型科技特派员,前者依靠自身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后者发挥职业专长,到农村为农民开展创业服务,引导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农村青年和妇女等群体参与农村科技创业,带动创新创业。这也需要良好的机制对之进行精心、周到服务。

其次,强化激励机制。科技特派员深入农业农村一线,生产工作生活条件较差,同时面对相关技术成果转化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因此,应当强化激励机制。一方面,要激励科技特派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扎根农村大地,不忘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初心,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吃苦在前,坚定服务基层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要激励科技特派员转化技术成果,优化经济效益分配方式,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突出技术成果转化效益分配,突出创业服务效益分配。同时,要注意激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加快转化技术成果,激励社会资本参与科技特派员支持下的农村科技创业,激励金融资源、财税资源倾斜服务于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创业。

广西石漠化片区农业基础薄弱,对科技特派员有着明显需求。同时,广西农业科技创业空间广阔,大有可为。因此,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广西石漠化片区科技精准扶贫,必须注意强化构建高效、优质的综合服务体系和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

(二)强化政府与市场双抓手。政府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只手”。市场是“无形之手”,政府是“有形之手”,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應当更好地发挥作用,保障市场机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科技特派员制度服务广西石漠化片区科技精准扶贫,应当强化政府与市场双抓手。

首先,强化市场决定性作用。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告别了计划经济时代,市场机制极大地释放了创新创造能力,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繁荣。如今,市场机制已经深入人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是促进各生产要素积极参与科技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也是提高科技精准扶贫效益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在广西石漠化片区要强化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不同生产要素集聚农业、农村,在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服务中,逐渐开发形成特色农业和特色品牌。另一方面,在广西乃至全国要强化市场机制作用,通过“互联网+”和线下多元渠道,使农业特色品牌和农产品积极融入人们的生活,促进农产品适销对路。

其次,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强化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政府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竞争,为不同要素进入农业科技服务与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保护相关竞争主体利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和鼓励创新。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并不是要政府包揽一切,而是要政府转变职能,积极构建法治、高效、廉洁政府,管住政府的“手”,简化流程,明确权力清单,明确权力边界,规范权力运行,使政府在科技精准扶贫中真正执行落实扶贫政策,服务公共利益,维护农民权利,回应农民需求,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真正对农民负责。

广西石漠化片区地处边远,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一些农民还存在小农意识,市场经济观念不强,一些地方政府管得过多、维护农民利益不够,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水平还有待提升。因此,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进广西石漠化片区科技经济精准扶贫要强化政府与市场双抓手,突出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科技推广与科技创新并重。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科技精准扶贫的两个方面,支撑、推动着科技精准扶贫不断前进。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延伸,农业科技创新是对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盲点、技术难点的积极回应。科技特派员制度服务广西石漠化片区科技精准扶贫,应当农业科技推广与农业科技创新并重,二者不可偏废。

首先,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了保障。自然人科技特派员经过专业训练,掌握了本专业领域的农业科技,是推广农业科技、服务农民精准脱贫的主要力量。法人科教特派员凝聚了人力、物力、财力,掌握着大量农业科技资源,是自然人科技特派员的重要后盾。自然人科技特派员和法人科技特派员都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将使得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养殖种植方式得以进入石漠化地区,对调整当地农业经济结构、农产品结构和优化农民收入结构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其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科技推广的基础。只有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使农业科技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加强资源整合,凝聚人才,给予制度机制保障,确保农业科技不断进步。

广西石漠化片区特色农业资源丰富,有甘蔗、桑蚕、茶叶、油茶、中药材、香猪、黑山羊、水产等特色农产品,是广西重要的农产品产区。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增加产品产量,丰富特色农产品种类,树立农产品品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因此,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广西石漠化片区科技精准扶贫必须农业科技推广与农业科技创新并重,注意发挥广西区内外、国内外农业科技资源优势,集聚农业科技人才,不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四)升级生态与稳定生产并重。我们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和自然界息息相关。我们必须维护自然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广西石漠化片区科技精准扶贫,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升级生态环境,并促进农业稳定。

首先,坚定升级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广西石漠化片区必须坚定修复生态环境,升级生态环境,使农业农村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使农民生产生活于绿水青山。科技特派员要深入石漠化地区一线,积极调查研究,掌握石漠化土地面积、程度和分布,根据石漠化程度的不同,实施差异化治理方案,发展种植业,调整农产品结构。对于确实无法承载人类生产生活的区域,要坚定实施异地搬迁,为生态环境修复留下空间。

其次,坚定稳定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是我们生产发展的前提。修复和升级生态环境,并不意味全然放弃或缩减农业生产规模。要通过发挥农业科技作用,發挥科技特派员优势,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并不矛盾,二者统一于科技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统一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有效实施过程中。发展农业生产,并不是发展粗放式的农业,而是要发展集约式的现代农业,讲求高效、优质、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是不开发、少开发,而是要在开发中注意发挥农业科技力量,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广西石漠化片区范围广,强度、极度强度石漠化面积多,农业生产受水资源制约大,人均耕地面积少,雨热同季,旱涝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因此,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广西石漠化片区科技精准扶贫,应注意修复和升级当地生态环境,确保农业稳定生产。只有修复、升级生态环境与稳定生产并重,才能使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有可依靠之处,才能使当地农民生存发展可持续,才能使科技特派员制度真正发挥效用。

【参考文献】

[1]自治区扶贫办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广西实施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EB/OL].http://www.gxdrc.gov.cn/sites_34015/dqjj/wjgg/201804/t20180412_759521.html,2019-04-28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524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几何创新题的处理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数据分析中的避错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唱反调”的策略
价格调整 讲策略求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