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阈下少数民族地区推普工作策略

2019-05-12 02:09郭珊珊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策略

【摘 要】本文分析精准扶贫与推广普通话相结合的必要性,针对精准扶贫与推普工作结合面临的思想观念滞后、农村推普的力度不足、青壮年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各部门承担的职责不明确等问题,论述实现推普与脱贫相结合的主要策略:提高站位,明确职责;扭转观念,扶智通语;产业引导,搭建平台;落实分工,多方联动;强化督导,消除短板;突出重点,凸显功能;培训骨干,夯实队伍;精准定位,营造氛围。

【关键词】精准扶贫  少数民族地区  推普工作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C-0006-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要跟上全国的脱贫步伐,就应从经济、文化、就业环境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具有活力的要素,提高当地劳动力脱贫致富的能力,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的关键。为了充分发挥普通话在提高劳动力基本素质、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增强就业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制定了《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应积极作为,使贫困家庭新增劳动力具有使用國家通用语言文字沟通交流的能力,通过自身脱贫实现家庭脱贫,最终打赢脱贫攻坚战。

当前,我国的普通话平均普及率在2017年已经超过70%,但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大城市的普及率很高,而不少农村地区则只有40%左右,少数民族地区则更低。因此,在农村尤其是民族地区加强推普工作势在必行,也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精准扶贫与推广普通话相结合的必要性

广西是壮、苗、瑶、侗、仫佬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为例,三江侗族自治县有人口23万,是全国侗族人口占比最多的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人口2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75%以上。两县均位于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的滇桂黔石漠化区,这里居住着壮、苗、瑶、侗等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较集中,生态环境较恶劣,经济发展滞后,普通话普及率不高,多种方言并存,精准扶贫与推普工作相结合仍存在不少困难。因此,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任务仍十分艰巨。

当地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往往世居深山,较少与外界交往,生活环境相对比较封闭,在生活生产过程中通常以当地方言作为沟通交流工具。《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实施后,民族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多能听懂和使用普通话,但存在语音面貌较差、不能自如地运用普通话作为工作和交际语言的问题。语言沟通不畅,已成为影响商品流通、劳动力就业、服务接待、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劳动力的素质,加强普通话应用能力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推广普通话,积极对外传播当地悠久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也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扶贫首要扶智,扶智应先通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在提高人口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人文交流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应充分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为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把扶贫工作与优化当地的用语用字环境结合在一起,在提高青壮年劳动力运用普通话的能力上下功夫。

当前,广西的民族地区经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评估和复评后,已经基本实现了《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普通话基本普及、社会用语用字基本规范”的目标,但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贫困人口的普通话能力仍存在滞后的情况,因此,当地必须创新开展农村普通话宣传推广工作,大力提升青壮年劳动力普通话水平,使其具备普通话沟通交流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脱贫能力,最终通过产业发展、转移就业实现脱贫。

“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因此,在扶贫扶志扶智的同时,应找到精准扶贫的切入点,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因为语言隔阂必然造成沟通的障碍,必须让贫困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具备良好的普通话交流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在从事生产加工、商贸物流、旅游观光、社会服务等行业中能与人实现良好的沟通交流,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通语”重在提升青壮年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让贫困劳动力实现真脱贫。

二、精准扶贫与推普工作结合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观念滞后。有的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环境相对闭塞,不少地方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商品购销不便,人员往来不多,造成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通常只使用方言,在边远山区的少数侗、苗族学校和教学点的一、二年级课堂教学中有时还会用到民族语言辅助教学。很多扶贫干部在与村民的沟通交流也只能入乡随俗,否则由于语言不通反而不利于开展工作。于是,人们往往容易忽略精准扶贫与推普工作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使用方言就已经能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问题了,因此,对推普促进脱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农村推普的力度不够。由于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各级政府和定点帮扶单位往往着重从政策法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下大力气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贫困村屯和贫困家庭进行帮扶,确保贫困农民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改善贫困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集中精力努力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任务的顺利完成。相比之下,由于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具有基础性、长期性的特点,需要从制度上、机制上进行规范和完善,而且还需要投入必要的经费和人员,经常性地组织培训、开展公益宣传活动等,很多工作难以做到立竿见影。因此,有的部门对开展推普脱贫投入的力度不够。

(三)青壮年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在脱贫工作中,贫困村屯的青壮年劳动力在驻村干部的指导和帮助下往往把主要的时间精力用于田间地头的农业生产或外出务工,对新品种的栽培和种养技术有学习热情,因为能给他们带来显而易见的经济效益;而对参加推普培训则缺乏积极性,认为能实现日常交流就行了。

(四)各部门承担的职责不明确。推广普通话通常由县语委办组织开展,各成员单位如政府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等由于需要完成本職工作,往往把组织培训视为上级部门布置的临时性任务,缺乏规划和组织协调,容易在人员组织、经费使用、场地安排上产生困难,培训工作职责难以落实。因此,不同行业的培训分工和职责落实还存在不规范不到位的现象。

三、实现推普与脱贫相结合的主要策略

由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和民俗习惯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带有综合性、多样性、全方位的问题,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需要在纳入当地政府制定的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出实招、办实事,才能实现农村欠发达地区按时脱贫,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提高站位,明确职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只有思想上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才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落实责任、强化担当,把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由粗放式、分散式、单一式向集约化、精准化、整体化转变,从而提高扶贫开发的成效。《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社会基本普及,全国范围内语言交际障碍基本消除。因此,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是国家战略,其作用不亚于送政策、送项目、送补贴,对提高贫困人口的脱贫能力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各部门应担当起推普的主体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建立起自上而下的工作体系;二是要率先垂范,党政机关领导带头把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窗口服务行业要把普通话作为服务首问语;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扩大普通话的社会影响力;四是落实推普的责任分工,各政府部门依照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的《〈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分工方案》的要求完成推普工作与扶贫工作相结合的各项任务。

(二)扭转观念,扶智通语。脱贫攻坚重在提高贫困人口自身的脱贫能力。首先,要扭转传统的送钱、送物的“输血式”扶贫观念,积极引导贫困农民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诚实劳动,以及学习运用新知识、新技能,落实新项目来改变自身的经济状况和家庭面貌的观念,通过观念的转变促使当地农民行动起来,从被动接受扶贫到主动设法脱贫,最终实现全村摘帽脱贫。因此,扶贫就得从扶志、扶智入手,由于民族聚居区自然条件相对贫瘠,当地百姓尽管有改变命运的愿望,但却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尤其是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还没能实现彻底转变,不少村民还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方式上,尽管国家启动了用于农村贫困农民的补贴项目,但仍有不少农民对申报养殖、培育新作物等项目缺乏积极性,扶贫困局仍然存在。因此,扶贫首先要扶志,要深入农户当中,引导他们转变生产观念,树立自力更生才是脱贫关键力量的思想。而扶志的起点在于扶智,开发智力方能开阔视野,才能使受助对象认识和接纳新观念、新技术,走出大山,为农产品寻找广阔的市场。扶智首先在于通语,推广普通话,实现语言互通就变得格外重要。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青壮年劳动力具有良好的对外沟通交流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

(三)产业引导,搭建平台。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要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实施农林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科技扶贫等产业发展脱贫措施,促进扶贫开发由‘输血向‘造血转变”,要“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农村产业发展,必须有良好劳动技能的劳动力支撑。在培训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使青壮年贫困人口能使用普通话交流,提升他们的沟通交流、宣传推广的能力,成为参与各项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发展“乡村旅游”“民族风情游”已经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如三江侗族自治县积极对外开展民族风情宣传,发展旅游产业,县域内开发了“多耶”节等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芦笙·斗马节”“坐妹”等大型民俗风情演出吸引了八方游客,旅游产业已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这两个县还把分散在各村镇的旅游项目开发出来,形成村寨特色游、红色文化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展示游,并生产和销售带有民族特点的旅游商品与纪念品。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积极组织贫困人口开展旅游服务、产品营销能力培训,促进他们的就业。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提高服务质量,就要说好普通话,如果从业人员习惯用方言或方音很重必然会影响接待的质量和品牌形象,难以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应通过旅游扶贫,为他们搭建学习和提高普通话能力的平台,使推普与旅游等产业双向对接,相互促进;而通过从业人员的带动,当地百姓有意识地学习和运用普通话与各地游客交流,从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因此,普通话在帮助农民脱贫的工作中起到促进的作用,在农村找到了生存发展的沃土。通过开展普通话培训,营造良好的旅游接待环境,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业,推动贫困户稳步脱贫,实现《“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提出的目标:让“贫困户经营性、财产性收入稳定增加”。

(四)落实分工,多方联动。《〈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分工方案》中明确提出,“大力提升农村地区普通话水平”这项重点任务涉及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委,要求各部门在“开展农村普通话宣传推广工作,大力提升青壮年劳动力普通话水平”的措施上要积极作为;在“提升教师、基层干部和青壮年农牧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加快提高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这项任务上,教育部、国家民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团中央、相关地方语委等部委应承担相应的工作。因此,各级政府部门都应有“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围绕脱贫攻坚这个总要求,积极履行推普脱贫中的分工并积极联动,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共同在推普工作中发挥好各自的作用。2017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驻村工作队的任务之一是“积极推广普及普通话,帮助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例如:2018年,融水苗族自治县依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融水镇政府城南社区就业服务中心举办的青年农民工班(厨师班和电工班)上,融水苗族自治县语委办举办了两期推广普通话的培训班,共121名青壮年男女农民工参训。他们参加培训,既学习了技能,又提升了普通话应用能力。三江侗族自治县结合文化旅游、进城务工需求、产业技术等特点,县语委联合县总工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开展“党旗领航·电商扶贫”等各项活动,多次在进城务工人员、旅游产品营销人员培训中适时开展普通话和规范用语用字的培训,让农民在参加技能培训的同时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五)強化督导,消除短板。为了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的顺利开展,加强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政策落实督查。督查从制度建设、条件保障、宣传教育、发展水平四个方面对各民族自治县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进行督查评估。尽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还存在差距,但两个自治县仍能对照国家督导评估的指标要求,逐条落实,积极整改,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起了语言文字工作管理网络,将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纳入政府的绩效管理目标。同时,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公务用字、教学用字、广告灯箱、店面招牌用字、路名牌、标志牌、宣传橱窗、电子屏等进行集中督查并限期整改,有力地净化了社会用字环境,为推普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六)突出重点,凸显功能。按照《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框架》要求,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学校、公共服务行业是四个督查的重点领域。这四个领域落实和完善语言文字工作的相关制度,就能从总体上提升全县的语言文字水平。一是党政机关要充分发挥推普工作的龙头作用,如带头落实将普通话作为工作用语和会议用语,开展公务员普通话水平培训和测试工作,规范公文用语用字,各行政审批部门规范企业商标、店名、广告等用语用字并通过执法检查对不规范的社会用字进行整治。二是教育系统发挥好基础作用,如将普通话达标纳入教师评聘考核范围,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学校经常性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三是强化新闻媒体的示范和榜样作用,如县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均要求持普通话证上岗,自办节目和引进节目都实行审片制度,确保媒体的传播质量。四是突出公共服务行业的窗口作用。各县的商业、交通、旅游、卫生、文化、电信等行业主管部门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行业管理规定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参加职业培训时,应同时开展普通话培训。各行业通过强化语言文字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脱贫攻坚中形成生产力。

(七)培训骨干,夯实队伍。《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进一步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作用。结合国家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以提升教师、基层干部和青壮年农牧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重点,加快提高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普必须首先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语言文字工作骨干力量。为了夯实语言文字工作队伍基础,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每年均分期分批选送教师与公职人员参加自治区、柳州市举办的语言文字政策法规辅导班、经典诵读师资培训、中小学老师普通话提升培训及骨干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研修班等,并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和规范汉字硬笔、软笔书法大赛等,以赛促训,提升了全县语言文字工作队伍的素质,为开展贫困农民推普培训储备了师资力量。

(八)精准定位,营造氛围。推普与脱贫结合,重在精准,明确接受培训的对象、培训的内容及激励措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以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为重点,以劳动力人口为主要对象,摸清攻坚人群基本情况和需求,制定普通话普及攻坚具体实施方案”。当地政府从需要扶贫的青壮年劳动力入手,针对他们主要从事的行业如旅游观光、特产营销、公共服务等行业进行职业培训,同时,将普通话培训与行业规范用语相结合,有的放矢,减少他们外出务工时容易出现的语言障碍,方便他们更快地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此外,服务行业在招聘员工时常常把“普通话标准”作为选人用人的一项条件,也激发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学习普通话的自觉性。两县语委办还通过开展“推普周”活动和各部门开展的“推普脱贫下乡行”等主题活动扩大推普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营造学习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在此期间,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平台、横幅标语、橱窗板报、滚动字幕等,宣传推普活动及意义,扩大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在民众中的知晓度;此外,还通过当地的民间特色活动开展推普宣传,如利用安太芦笙节、香粉古龙坡会、新禾节、斗马节等农民聚集的节庆日子开展推普宣传活动;当地学校、幼儿园通过“小手牵大手,推普脱贫大课堂”活动对家长进行培训和宣传,发挥学校对家庭和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教育、人社、农业、扶贫办、文化馆等部门通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推普脱贫农民普通话培训”等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贫困劳动力的普通话培训,扩大了覆盖面,提升了影响力。

推普工作与脱贫相结合,有助于提升贫困劳动力脱贫的能力。面对决胜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民族地区更应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结合职业能力培训提高贫困青壮年劳动力的普通话水平,通过发展农林、旅游、电商、科技等产业,以更大的决心、超常规的力度,精准定位,落实好“推普扶贫”措施,使民族地区的贫困劳动力和贫困户真正脱贫,和全国人民一起共同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官网.教育部、国家语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EB/OL].(2017-04-01)[2019-05-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8/s3129/201704/t20170401_301696.html.

[2]张世良.怎样炼成好干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90-91

[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99-200

[4]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EB/OL].(2016-12-02)[2019-05-2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2/02/content_5142197.htm.

[5]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17-12-24)[2019-05-23].http://www.gov.cn/zhengce/2017-12/24/content_5250001.htm.

[6]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通过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EB/OL].(2018-11-21)[2019-05-23].http://www.moe.gov.cn/s78/A18/moe_807/201811/t20181121_355395.html

[7]李秀卿.构建旅游扶贫与普通话普及联动共进机制的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

[8]王春辉.论语言因素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J].江汉学术,2018(9)

[9]石琳.精准扶贫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深化的策略[J].社会科学家,2018(4)

[10]蒋昌忠.深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法治建设[J].语言战略研究,2019(3)

[11]海霞.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助力精准扶贫,促进民族团结[J].语言战略研究,2019(3)

[12]郭龙生.扶贫必先扶智 扶智可先通语[N].光明日报,2018-01-28

[13]郝琳.语言扶贫有助于永久脱贫[N].中国教育报,2018-05-31

【作者简介】郭珊珊(1974— ),女,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硕士,研究方向:语言文字。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