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医患双方医患关系认知研究

2019-05-20 08:10史华伟李娟申刚磊梁亚浩
医学与社会 2019年5期
关键词:医患医务人员信任

史华伟 李娟 申刚磊 梁亚浩

1 江南大学社会科学处,无锡,214122;2 无锡市中医医院,无锡,214071

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我国医患关系经历了一个微妙的变化过程,医生“吃、拿、卡、要”的负面形象渐渐与“白衣天使”的形象并存,并将医生和患者推向了对立的两端。以不同类型公立医院的医生和患者为对象,借助调研数据系统考察医患关系的研究还比较稀缺。因此,本研究调查江苏省无锡市公立医院患者和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认知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探索医患关系改善的路径。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8年6-8月,根据无锡市医院的规模等级差异抽取10所医院(6所二甲以上医院、4所社区医院),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通过经过本研究团队组员偶遇和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医务人员和成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各医院分发问卷数量的比例依据其上一年度就诊人次的比例判定,合计发放调查问卷604份(其中患者版402份,医务人员版202份),回收有效问卷588份(其中患者版393份,医务人员版1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7.5%、96.5%。

1.2 研究方法

在参考Heng Wu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认知调查问卷(患者版/医务人员版),调查内容包括:①受访对象人口学资料;②医患关系现状;③影响医患和谐的因素;④医患双方对于相互间信任度的认知情况;⑤医患双方对紧张医患关系的隐患认知情况。问卷采用克朗巴赫α信度检测,系数均大于0.75[1]。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9.0进行分析,检验水平为α=0.05 。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具体人口学资料见表1。

2.2 医患关系现状

在对当前医患关系的认识上,医患双方的观点存在差异。只有较少受访对象对当前医患关系持比较乐观的态度,态度为比较和谐以及非常和谐的比例分别只有7.4%(患者)、26.1%(医务人员);6.1%的患者和24.6%的医务人员认为当前医患关系比较和谐,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别有45.5%的患者和36.4%的医务人员认为当前医患关系一般,两者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见表2。

2.3 影响医患和谐的因素分析

在对影响医患和谐的因素的认识上,医患双方的观点存在差异。只有少数医务人员和患者认为将原因归结为当前医生职业修养(患者6.3%、医务人员5.1%);43.5%的患者和55.4%的医务人员认为医生专业能力有待提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46.8%的患者和37.5%的医务人员认为医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是影响医患和谐的因素之一,两者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超过半数的医务人员和患者双方将影响医患关系的矛头指向了媒体舆论环境和病情的不确定性。见表3。

表1 调查对象人口学资料 n(%)

表2 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表3 影响医患和谐的因素分析

2.4 医患双方对于相互间信任度的认知情况

只有8.4%的患者对医务人员持信任的态度,82.4%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停留在半信半疑以及一般的程度;13.2%的患者认为医务人员对患者持信任的态度。形成鲜明反差的是,52.3%的医务人员对患者持信任的态度,仅有5.1%的医务人员对患者持极不信任的态度;49.8%的医务人员认为患者信任医务人员。见表4。

表4 医患双方对于相互间信任度的认知情况

2.5 医患双方对紧张医患关系隐患的认知情况

在对当前紧张医患关系可能带来的隐患的认识上,医患双方也同样存在差异。29.7%的患者和40.5%的医务人员认为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影响病情诊治,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21.1%的患者和31.8%的医务人员认为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威胁着医生的人身安全,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34.4%的患者和45.6%的医务人员认为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会在患者间弥漫,从而使其他患者在正常就医时也异常谨慎,两者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见表5。

表5 医患双方对紧张医患关系的隐患认知情况

3 讨论

3.1 无锡市医患关系情况堪忧

医患双方都对目前的医患关系表达了担忧,但是患者比医务人员的情绪更悲观。一方面医院以药养医、以械养医;另一方面,医务人员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得不到有效提高,只能通过大处方、滥检查牟利。患者自然将医务人员推到了对立面,医患关系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因此,一旦医疗意外发生,患者情绪就会集中爆发,更有甚者暴力伤医,使医患关系更加恶劣。

政府应该倡导运行科学合理的支付制度,用经济杠杆来约束过度医疗行为,也可以充分利用医联体、分级诊疗、社区医生、家庭医生等模式在医患间建立长期契约,进而形成融洽的医患氛围。在公共领域内应当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医改建设,纳言献策,参考其经验和意见完善当前卫生制度[2]。

3.2 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沟通能力以促进医患和谐

医患双方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基层医生的专业能力以及医患沟通上。新医改以后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明确提出要以基层为重点,要从长远、从未来出发,一方面应当坚定不移地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道路,努力提高年轻医生的受教育程度、受训练程度,为基层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更多合格的全科医生;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基层医生在岗培训,提高基层医生在“三基”能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医疗护理技术操作等医疗技术方面的能力,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使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能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3-4]。有效的沟通能够拉近医患双方的距离、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首先医务人员应当全方位研修医患沟通类课程,并通过相关在岗培训提高人文、专业素养,提高医患沟通的主动性,改善医患沟通方式,促进医患之间的沟通[5]。医务人员还应当注重增加治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以提高患者的就医信任度[6],中国传统“医乃仁术”的理念是重建患者对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信任的基础[7]。

3.3 应着重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

医务人员更愿意相信患者,而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较低。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7年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医药卫生行业位列最不诚实的五大行业之首。由此可见医务人员的公信力已经饱受诟病,医患之间的信任日益脆弱。蓝皮书同时揭示了在北上广3个城市的公共事业部门中,医院受信任程度最低[8]。

应当在医疗领域重建公信力的制度体系,只有公益心回归,医务人员才会重新获得患者的信赖。与此同时,尊重并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技术价值,提高医务人员的阳光工资,使他们无需开大处方、大包围、大检查。在此前提下,政府应当严格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对于医德沦丧的医务人员,一律吊销执照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3.4 可通过第三方维权机构解决医患纠纷

医患双方对紧张医患关系隐患认知的差异反映在是否影响病情诊治、是否威胁医务人员安全以及是否让其他患者也恐慌,更多的医务人员认为紧张的医患关系将威胁医务人员安全以及让其他患者也恐慌,医疗维权暴力化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怪象。要使医疗维权回到理性合理的正轨,政府必须在依法严厉打击“医闹”的同时,加快节奏组建独立公正的第三方维权机构,致力于为患者维权开辟一条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当医疗纠纷发生后,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迅速出面,高效解决问题,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

猜你喜欢
医患医务人员信任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信任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